在《哥林多后书》9:6 中,保罗继续敦促哥林多人履行他们先前承诺的捐款,以满足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信徒的需要。保罗为这种奉献的恩典奠定了基础。现在,他用旧约中一些支持的谚语的总结或重述来证实他对哥林多人慷慨的鼓励(箴言 11:24, 22:8-9):
我说: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第 6 节)。
播种和收获的原则贯穿整本圣经。基本思想是上帝在他的创造中建立了因果关系。某些行为会产生可预测的后果。例如,植物从种子中生长出来。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丰收(丰收),那么我们需要种植很多种子(播种)。这适用于农场(物质),也适用于事工(精神)。
保罗在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信中表达了同样的原则: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什么,收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拉太书 6:7-9)
播种和收割的例子在保罗时代很常见,因为当时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保罗说,上帝会给予那些慷慨支持他在地上工作的人丰厚的回报。耶稣在地上传道期间多次阐述了这一原则。以下是几个例子:
在哥林多后书 9:6 的收割和播种经文中,“播种”的机会是通过满足另一个国家的信徒的需要。在加拉太书 6:7-9 的经文中,上下文表明“播种”的机会是为那些教导上帝之道的人提供经济支持。
这一原则似乎广泛应用于任何对他人的仁慈行为,正如《箴言》第 11 章中的诗句所表明的那样:
“谁不收割粮食,人民就会诅咒他,但卖的人却会得到祝福。殷勤求善的,就求得恩惠,但那寻求邪恶的人,邪恶就会降临到他身上。倚靠财富的人必跌倒,但义人却要如绿叶般茂盛。”(箴言 11:26-28)
扣留粮食与出售粮食似乎适用于以公平价格出售粮食,而不是将其从市场上撤下。因此,这适用于公平地做生意,为客户谋福利。行善是一个广泛的应用,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事。
保罗祈求上帝保佑阿尼色弗,因为他在狱中主动寻找保罗,所以这是一份时间和专注的礼物,而不是金钱。歌罗西书 3:23-24 表明,信徒为上帝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回报。
保罗现在谈到了奉献的正确动机。上帝在世上建立了互惠原则。怜悯他人的人,上帝也会怜悯他们(马太福音 5:7)。慷慨播种的人会收获丰盛。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如何最好地管理自己的资源。
看来,只要我们怀着善意,上帝就会认可我们如何使用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保罗这样表达了这一原则: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第 7 节)。
虽然保罗在整封信中一直在谈论财务捐赠,主要体现在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但他现在关注的是行动背后的内心和动机,他说上帝喜爱乐意奉献的人。这表明,奉献本质上是属灵的事。正如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所说,我们要“顺着圣灵撒种”(加拉太书 5:16-17)。
从使徒行传 3:1-10 中彼得和约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乐意奉献的人可能也包括非金钱行为。两人遇到一个乞丐要钱。彼得回答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你起来行走吧!”(使徒行传 3:6)那些“在基督里”的人内心有圣灵,也有机会在精神上服务,以造福他人。
心中有目的这一概念承认每个人都为自己做决定。而心是做决定的地方。上帝希望人们透明并按照自己的目的行事。他不喜欢虚伪。
但上帝想要的是乐于奉献的人。这有两个方面:乐于奉献和乐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原因是知道上帝会用丰厚的回报奖励所有播种善行的人。如果我们有机会进行一项重大的金融投资,并期望获得丰厚的回报,这应该让我们感到高兴。同样,参与上帝在地球上的事工也应该让我们感到高兴。
另一个值得高兴的原因是,能够参与上帝的工作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真是不可思议。
译为欢快的希腊词是“hilaros”(英语使用者可能会觉得好笑)。当上帝赋予他的子民将他托付给他们的资源投入到他在地上的工作中时,他们应该感到无比的欢欣。当信徒对奉献有这种欢欣的态度时,上帝会爱那个人。这并不是说上帝爱礼物。而是说他爱带着欢欣这样做的赠予者。在“上帝爱乐于奉献的人”这句话中,希腊语中翻译为“爱”的单词是“agapao”。“Agape”爱是一种选择的爱。圣经中的“agape”是指选择以寻求他人最大利益的方式行事,以顺服上帝的方式行事。
“Agape” 也是上帝选择“agapao”(爱)世界的一种爱,他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为我们的罪而死(约翰福音 3:16)。鉴于哥林多后书 9:7 中上帝喜爱乐于奉献的人的背景,这表明上帝选择给予乐于奉献的人丰收,让他们播下的种子获得丰收。
慷慨的关键是要按照有目的的计划和特定的理由(正如他所计划的那样)愉快地给予。这里很清楚,上帝允许人们在如何慷慨方面做出很大的选择。关键是要有目的,愉快地给予,避免被迫给予。
这将导致我们对所有诉诸罪恶感或胁迫的经济支持主张说“不”。
有趣的是,在这段关于奉献的经文中,保罗使用了许多方法,这些方法已被研究人类信仰的学者观察和记录下来。这些技巧可以用来强迫人们,因此,当用于这种目的时,应该抵制。
但是保罗使用这些说服技巧来引导人们走向他们真正的最佳利益,这是一个很好的应用。
下面列出了保罗所采用的一些已知的说服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应用这一点:我们应该明智地说服别人,但只能用真正能祝福他们的方式来说服别人。我们可以向他们指出上帝的道路,即通往生命的窄门和艰难的道路(马太福音 7:14)。
对于保罗来说,他的动机早在《哥林多后书》中就已经表达出来了:
“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哥林多后书 5:9)
保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悦主。在下一节,哥林多后书 5:10 中,保罗指出,每个人在审判之日都会站在基督面前,接受他们所做之事的报应,无论善恶,这都应导致对主的敬畏。所以保罗的动机是选择所有取悦主的行为。他想播下耶稣会喜欢的慷慨的种子。
保罗进一步表示,他被“基督的爱”所驱使,因为基督为所有人而死。此外,由于耶稣为我们而死,保罗得出结论,他应该为耶稣而活(哥林多后书 5:14-15)。因此,保罗的动机既源于对他所获巨大礼物的感激,也源于上帝创造的因果性质的实际现实;我们种什么因,收什么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成为上帝所爱的乐于奉献者的道路可以来自恐惧或感恩的任何组合。我们对十字架的感谢应该足够了;耶稣成为贫穷,以便我们通过他的贫穷可以变得富有(哥林多后书 8:9)。但敬畏耶和华是知识和智慧的开端(箴言 1:7, 9:10)。认识到生命的真正后果并采取相应行动也是适当的(哥林多后书 5:11)。
当保罗教导奉献的恩典时,他现在指出基督给予信徒的充足。在哥林多后书 12:9 中,他引用了基督对他说的话:“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因此,保罗根据个人的经历和信念写道: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常常凡事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第 8 节)。
保罗断言,上帝能够为哥林多人提供的充足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相反,充足体现在一切事物上。这包括物质财富以及人力资源和所有其他需求。关于一切事物充足的具体装备是让哥林多人在每一件善事上都拥有丰盛。
希腊语中翻译为“好”的单词带有“有用”的意思。希腊语中翻译为“行为”的单词是“ergon”,也可以翻译为“工作”。(“erg”是现代世界中工作的一种量度。)意思是,无论上帝为我们安排了什么有用的行为,他都有充足的资源确保我们在每件事上都有足够的能力来抓住这些机会,在他的王国和工作中发挥作用。
保罗在这封信的前面说过,每个信徒都是基督里的新造之物(哥林多后书 5:17)。在写给以弗所人的信中,保罗坚持认为上帝创造每个新造之物都是为了做善事,这是他事先准备好的(以弗所书 2:10)。因此,上帝会为他引导任何信徒追求的每一件善事提供足够的保障。
保罗之所以会断言上帝的充足,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反驳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钱都捐给犹太人,如果出现其他需要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该需要怎么办?”保罗坚称,上帝能够给予他们做每一件善事所需要的一切。
因此,从定义上讲,上帝所供给的就是所需的一切。祂的子民所要做的就是忠实地使用他们所拥有的供给来满足他们面前的需要。上帝的子民不必解决所有问题或满足所有需要——上帝仍然是上帝,主宰着一切。每个信徒都有责任去做上帝为他们准备的工作。
新约信徒可以应用这一点,即我们应该认识到上帝有能力,并怀着感激之心接受他赐予我们管理的一切。然后,我们可以承担起对这些事物进行良好管理的责任。我们可以应用这一点,即我们应该专注于满足眼前的需要,而不是担心将来的需要。我们可以相信上帝会为每一件善事提供丰盛。因此,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需要将得到未来的供应。
这种丰盛是上帝的恩典提供的。上帝的恩典会丰富地赐予你。翻译为恩典的希腊词是“charis”,意思是“恩惠”。我们可以在路加福音 2:52 中看到这一点,耶稣在上帝和人类的“恩惠”(“charis”)中不断增长。上帝的恩惠永远是他自己选择的问题,因为没有人可以强迫上帝。但上帝爱他的子民,在这里保罗承诺,上帝的供给是,他能够为每一件善行提供丰盛。
在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希腊词“parisseuo”(第 8 节翻译为丰富)也出现在上帝丰盛的恩典(“charis”)的语境中,与他通过耶稣的死来宽恕我们的罪孽有关:
“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这恩典是神用一切智慧聪明所赐给我们的。”(以弗所书 1:7-8)
上帝呼召我们过“在基督里”的生活,去完成他预先准备好的工作。他为我们所能完成的一切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他为我们预备了要我们完成的工作(以弗所书 2:10) 。
保罗现在引用了旧约中的一段支持经文,回到我们种什么因就收什么的比喻(哥林多后书 9:6)。保罗在引述经文时引入了这段引述,他说正如经文所写的那样。然后他引用了诗篇 112:9, 他施舍,周济穷人,他的义永远长存(第 9 节)。
诗篇 112 讲到上帝会如何祝福那些“敬畏耶和华”,“喜爱他的诫命”,“有恩惠,有怜悯,有公义”的人,以及那些“心里坚定,倚靠耶和华”的人。这样的人的公义表现在他播种善行;他四处散布,周济穷人。
代词“他”和“他的”大写,因为它们是诗歌结构的第一行。诗篇 112 描述了义人将蒙福,恶人将灭亡,再次强调了上帝创造的因果性质。
散播就是在遥远的田地里播种。这意味着收获的利益要等很久才能得到。同样,施舍给穷人就是给那些今生无力偿还的人提供好处。根据耶稣关于不义管家的寓言,施舍给穷人其实是明智的,因为他们会在来世得到丰厚的回报(路加福音 16:1-13 )。
所有人因信而在上帝眼中成为义人;所有人都“在基督里”(正如哥林多后书 5:17 称呼那些相信的人)。但正义的体验或表达是通过行为发生的。义人将因信而生(哈巴谷书 2:4, 罗马书 1:16-17)。因此,一个过着正义生活的人会丰收。
保罗描述的这个人可能是出于感恩(如第 12 节) 。这个人也可能相信上帝的承诺,所以他慷慨地播种善行(例如施舍给穷人),因此期望他也会丰收。认识到上帝的恩典和他对我们的慷慨,并相信他的回报远远超过我们今生所能获得的一切,这个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上帝说他喜欢这样的人(哥林多后书 9:7, 希伯来书 11:6)。
保罗现在继续描绘播种和收获的画面,他写道,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第 10 节)。
保罗似乎再次提到了旧约,这次是出自《以赛亚书》:
“雨雪从天而降,不要回去,除非你浇灌大地。让它结出果实,并为播种者提供种子,为食用者提供面包。”(以赛亚书 55:10)
上帝通过他创造的机制为播种者提供种子。上帝带来雨水滋润大地,使种子发芽并结出谷物,然后可以制成面包。这是自然界可观察到的循环,种子被种下,雨水浇灌种子,然后作物被生产和收获。
保罗随后将这个熟悉的过程比作上帝王国的精神真理。他说你们的义行必加增(第 10b 节)。正如上帝降下雨水滋润大地并培育植物一样,他也赐予恩典,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发芽,为他的王国结出果实。
播种和收获是上帝王国的原则,包括我们所说和所做的。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运用了收获和播种的概念,我们可以在马太福音 13:1-23, 马可福音 4:1-20 和 路加福音 8:4-15 中找到这个比喻。耶稣在那里谈到播种上帝的话语。这些种子是否发芽结出善行的果实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就是听众的心。
耶稣的寓言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播种者慷慨地播种,甚至向那些可能不接受上帝的话语和信息的人播种。坚硬,多石或长满荆棘的土壤收获甚微,甚至根本不收获。播种是播种者的工作,而上帝会让庄稼丰收。
然而,这表明我们结出公义果实的能力与我们听见和遵行上帝话语的程度直接相关。然后,当我们听见并承诺遵行上帝的话语时,上帝就会带来丰收。
上帝应许赐福的“公义的收获”这句话也可能被认为影响了播种者的生活。除了上帝使所播种子的成果倍增之外,上帝似乎还会使公义在播种者的生命中发芽。主会尊重忠诚的心,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是心灵思想和意图的辨别者(希伯来书 4:12)。
耶稣在路加福音 6:38 中阐述了通过向他人行善来增长我们的正义这一原则,他说:“因为你们用什么尺度衡量别人,也必用什么尺度衡量你们。”这也是我们种什么因,收什么果的另一种说法。
我们在哥林多后书 5:10-11 中看到了这一点,保罗在那里断言,所有信徒都应该敬畏主,因为我们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接受我们所种下的行为的收获,无论是好是坏。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这一点,它应该引导我们尽一切可能避免因坏事而收获,因为忽视或不服从上帝的话语的种子而无法对上帝有用。
路加福音 6:38 的上下文是,耶稣刚刚定义了上帝通过我们如何衡量或评价他人来衡量我们的方式;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将决定我们将播种的种子,从而收获回报,正如上帝所说的“给予,你将得到回报”:
“但要爱你的敌人,善待那些恨你的人,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为那些虐待你的人祈祷。”(路加福音6:27-28)
“你们要慈悲,就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不要论断人,你们就不会被论断;不要定人的罪,你们就不会被定罪;要宽恕人,你们就将被宽恕。要施舍,你们就必得着。他们会把丰盛的礼物倒进你们的怀里——压实,摇动,然后溢出来。”(路加福音 6:36-38)
这种播种和收获的原则也可以称为上帝的“怜悯原则”:怜悯人的人将得到怜悯(马太福音 5:7)。在路加福音 6 章中,它可以被称为“适度的尺度原则”。 “适度的尺度原则”是指上帝将如何增加任何跟随他的人的正义收获。上帝通过增加我们为他人所做的善行来奖励我们,将其作为那些顺从并遵循他的话语的人的正义收获。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哥林多后书》这段经文的背景是保罗劝诫哥林多人要慷慨地向耶路撒冷有需要的信徒赠送礼物。耶路撒冷是希腊一个遥远国家的城市。保罗劝诫哥林多人在赠送礼物时要“在国外”播下善行的种子(第 9 节)。他一直在争论,对他人慷慨大方会取悦上帝,因此对赠予者大有裨益。
上帝会用丰收来奖励施予者。而且,收获的一部分是施予者生活中正义的产生。因此,以愉快的心情做好事会带来 360 度的益处。
保罗现在似乎要扩大乐意奉献者应得的祝福,这是本节的主要重点(哥林多后书 9:6-10)。保罗说,在奉献的事工中,你们必凡事富足,多多施舍,就因我们而生出对上帝的感谢(第 11 节)。
乐意奉献者生活中的正义果实将在各方面进一步丰富,最终乐意奉献者可能有能力更加慷慨(一切慷慨)。这种慷慨的循环让保罗和他的事工伙伴(我们)对上帝怀有深深的感恩。
这与圣经的主题一致,即更大的责任是上帝给予忠实管家的主要奖励。以下是一些其他段落,它们证明了这一原则:
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了这样一个原则:上帝会奖励那些忠实服务的人,给他们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服务机会。当我们考虑到你们会在所有慷慨中得到丰富时,经文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服务的越多,我们就会越富有。但在这种情况下,丰富意味着服务更多。在世界体系中,被赋予更多的服务责任将被视为一种惩罚。
在世俗制度中,权力越大往往意味着财富越多,声望越高,而不是服务他人的机会越多。例如,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拥有最大的责任和权力,薪水也最高。但上帝的经济体系却有着不同的奖励制度。
在神的国度里,重要的是祂的仆人用他们的恩赐和地位为他人服务的程度。祂的仆人服务得越多,他们得到服务的机会就越多。他们服务得越多,他们在天上积攒的财富就越多,这些财富不会被锈蚀或蛀虫破坏(马太福音 6:20)。哥林多人在奉献,但供应的增加和公义的收获导致对他人的慷慨是神的作为。
保罗继续解释说,哥林多人的慷慨奉献不仅满足了耶路撒冷信徒的事工需要,也带来了许多感谢上帝的机会:因为这供给的事,不但补圣徒的缺乏,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神(12节)。
哥林多人的捐献完全供给了圣徒的需要,这本身就足以成为捐献的理由。但保罗还谈到了另一个理由,即激励其他教会向上帝表达无限的感恩。
有趣的是,保罗使用了“这事奉的事工”这个短语。这不仅仅是被动地传递奉献盘;这是一项事奉。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很重要,但保罗用它来进一步发展奉献的恩典,这就是事奉。而为他人的需要奉献是侍奉上帝的事情。
同样,在当今的教会中,我们可以将奉献视为一种事工。在旧约中,当我们看到“奉献”这个词时,它通常与敬拜行为有关。上帝希望奉献行为与服侍之心联系在一起,这是令他喜悦的。当人们在没有改变心意的情况下进行敬拜时,上帝会拒绝他们的奉献(玛拉基书 2:13-14)。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心。同样,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明确表示,上帝喜欢乐意奉献的人(哥林多后书 9:7)。
把奉献的恩典视为一种事工,应该会让人心生感激。能够参与上帝的工作是一种巨大的特权。他不需要我们的贡献,但他渴望我们的贡献,因为他爱我们。通过参与他为我们设定的善举,我们正在完成他在我们身上的创造工作(以弗所书 2:10, 哥林多后书 5:17)。
这份慷慨的礼物将因许多次对神的感恩而满溢。耶路撒冷的信徒将感谢神供应他们的需要。他们也将感谢哥林多教会。哥林多人将感谢神赐予他们恩典,让他们参与这项事业。他们也将谦卑地接受耶路撒冷教会向他们表达的感恩。
众多对上帝的感恩也将表达给其他教会,他们将感激哥林多人的慷慨。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8:24 中提到了这一点,当时他劝告哥林多人要“在众教会面前公开奉献”,“向他们表明你们爱的证明”以及保罗对他们的信任。
现在,保罗谈到其他城市的旁观教会,他们将因哥林多人的忠诚服从而荣耀上帝,正如他们慷慨地捐助犹太信徒的需要所体现的那样。
他们因这职事所显的凭据,便因你们顺服所承认的福音,和你们多多的捐输给他们和众人,就将荣耀归给神。他们也因神在你们心里所赐的莫大的恩,切切地想念你们,为你们祈祷(13-14节)。
这项事工所给予的证明是指立下誓言,然后收集并交付誓言以帮助有需要的犹太信徒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个证明或榜样,其他教会的信徒会受到启发。由于他们的启发,他们会因哥林多人所表现出的服从而荣耀上帝。
这显然是保罗希望哥林多人公开这一礼物的原因(哥林多后书 8:24)。耶稣教导说,最好是秘密地给予,这样我们的父可能会奖励我们,而不是得到别人的奉承奖励。在天上得到奖赏比在地上得到奖赏更好(马太福音 6:3-4)。然而,似乎也有公开给予的时候,因为这可以激励他人。树立一个好榜样也可以是一种重要的服务行为。
正如第 8 章前面所表达的那样,保罗确信哥林多人不是出于义务而参与这次募捐的——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8:8 中所说,“我说这话,不是要吩咐,乃是要借着别人的热心,察验你们爱心是真实的。”他们的顺服是发自内心的,是对上帝的顺服。保罗现在将这些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会因你们对基督福音的承认而荣耀上帝(第 13b 节)。
哥林多教会所树立的公开榜样将使其他人荣耀上帝。这表明捐赠是为了指向上帝而不是为了抬高自己。希腊语中翻译为荣耀的词根来自荣耀(“doxa”),它指的是所观察到的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在哥林多前书 15:40-41 中看到这一点,其中说太阳和月亮有不同的荣耀,因为它们的本质不同。
保罗在这里说,当哥林多人慷慨地顺服上帝时,他们对基督福音的承认就表明了上帝的本质。上帝的品格可以通过他们的服务事工来观察。同样,当耶稣来到地上服务时,他展示了上帝的本质。
尽管耶稣作为神,拥有统治和审判的权力,但他首先选择以人类的身份来到世上服务。他服务并献出生命作为多人的赎金(马太福音 20:28)。然后,因为他的服务,他被赋予了一切权力作为回报(马太福音 28:18)。基督的好消息或福音包括这样的好消息:堕落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信仰和服务来逆转。通过“死亡的痛苦”,人类在堕落中失去的管理地球的“荣耀和荣誉”通过基督得到了恢复(希伯来书 2:8-10)。
保罗表示相信教会会将这次募捐视为一种忏悔。提摩太前书 6:13 用同一个词翻译为忏悔,指耶稣在彼拉多面前的忏悔。耶稣勇敢地在彼拉多面前为真理辩护。希伯来书 3:1 称耶稣为“我们所承认的使徒和大祭司”。保罗将慷慨捐赠的事工与他们对基督的承诺联系起来。
上帝将因你们顺服的奉献和你们对他们及众人的慷慨而得到荣耀(第 13c 节)。哥林多人慷慨地向犹大圣徒奉献,从而活出了保罗在第 7 节中写的:“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
短语“你们对他们和众人的奉献”中的“他们”似乎是指接受奉献的犹太信徒。短语“和众人”可能是指保罗所说的其他教会,他们与哥林多人一起分享这份礼物(哥林多后书 8:1-4),也感谢哥林多人的服从(哥林多后书 9:12-13)。
在“你们慷慨捐献”这个短语中, “捐献”一词来自希腊语“koinonia”,通常翻译成英文是“团契”或“分享”。这表明哥林多教会被认为参与了教会中更大的团契和分享。保罗提到了其他教会和哥林多教会在祷告中的这种共同联系,他说:他们也因神在你们身上所赐的莫大的恩,为你们祷告,切切地想念你们(第 14 节)。
第 14 节中的“他们”似乎是指其他教会,“你们”中的“你们”则是指哥林多教会。对保罗来说,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情况,尽管它很重要。这是教会之间团队努力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他写给罗马教会的信中看到这一点:
“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捐钱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他们乐意这样做,并且也应该在物质上供给他们。”(罗马书 15:26-27)
这种奉献的使命在教会之间编织了一条团结的纽带,使人们产生了一种为彼此祈祷的渴望。
希腊语单词“koinonia”(“团契”)在罗马书 15:26 中被翻译为贡献。对穷人的贡献创造了一种团契,一种与穷人的纽带。它也在捐赠者之间创造了一种团契或纽带。行善使信徒之间的相互信仰焕发活力,并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头即基督的带领下团结起来(雅各书 2:14, 26, 哥林多前书 12:12, 27)。
保罗在传道期间,不断强调教会的合一,即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团契(加拉太书 3:28)。在外邦人向犹太人传授这种恩典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互惠关系,因为犹太人将上帝的圣言传给了外邦人(罗马书 3:2)。外邦人就像野橄榄枝,嫁接到以色列这棵树的根上(罗马书 11:17)。外邦人现在正在满足犹太信徒的需要。这种相互的服务也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联系在一起;在基督里,所有人都是一体的。
在接受哥林多信徒的慷慨礼物时,耶路撒冷的圣徒以及其他教会的圣徒会不断为他们祈祷。据说他们渴望你们。希腊语中翻译为渴望的词也可以译为“渴望”或“盼望”。推论是,礼物的接受者和送礼者之间都有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或渴望是因为上帝在你们身上无与伦比的恩典而被激发起来的。
看来上帝正在激励每个信徒渴望/渴望那些与他们一起事奉的人得到祝福和好处。对队友之间有一种爱的团队化学反应。
尽管他们没有见过面,但他们在精神上对上帝表示感谢,并因共同的事工而对基督里的兄弟姐妹怀有渴望或感情。他们的慷慨(第 13 节)证明了他们的忏悔,耶路撒冷教会再次提到这一点,因为你们身上有上帝无与伦比的恩典。
再者,奉献的职责是以一种明显的方式为上帝服务,而不是在人前炫耀。教会或信徒能得到什么比知道别人能从我们身上看到上帝无与伦比的恩典更高的赞美呢?
第九章的结尾,保罗说: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难以言喻的礼物(第 15 节)。
这种难以形容的礼物很可能指的是直接的背景,即上帝在你身上给予的无与伦比的恩典。
再次,翻译为恩典的希腊词是“charis”,意思是“恩惠”。上帝对他的子民的恩惠有很多方面,可以归纳为一种难以描述的礼物。
哥林多人有幸作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向犹大的教会表达慷慨。当保罗在这里说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难以言喻的礼物时,他似乎指的是这种奉献行为以及从这些善行中流露出的感恩之情。所有这些都是哥林多人对你们承认基督福音的顺服的表现(第 13 节) 。
翻译为福音的希腊词是“euangelion”,意思是“好消息”或“喜讯”。我们可以在《撒母耳记下》第 4 章第 10 节的希腊文旧约译本中看到这一点,当信使报告扫罗的死讯时(结果却因此丧命),他误以为他带来的是“好消息”(“euangelion”)。
关于耶稣的“好消息”是全面的。耶稣拯救每个信徒脱离堕落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信仰和服从提供一条通往完全救赎的道路。
我们可以用以下时态来思考耶稣拯救或救赎的“好消息”:
对于生活在这个充满罪恶和死亡的堕落世界中的所有人来说,都有无数的好消息。但是(与我们堕落,自我中心的状态相反)我们摆脱罪恶的魔爪需要通过向自我死去,向上帝活着。
哥林多人慷慨地参与照顾他人财务需要的事工,他们成为上帝恩典的工具,为自己谋取了巨大的利益,从而荣耀了上帝。他们为上帝,为教会,为自己播下了丰收的种子。
我们从第 8 章和第 9 章中可以看出,向上帝王国的事工提供资金是一项极好的投资,无论是在今生和未来,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给予他人有助于我们培养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就可以像保罗一样感叹: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难以言表的礼物!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哥林多后书 9:6-15 含义
在《哥林多后书》9:6 中,保罗继续敦促哥林多人履行他们先前承诺的捐款,以满足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信徒的需要。保罗为这种奉献的恩典奠定了基础。现在,他用旧约中一些支持的谚语的总结或重述来证实他对哥林多人慷慨的鼓励(箴言 11:24, 22:8-9):
我说: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第 6 节)。
播种和收获的原则贯穿整本圣经。基本思想是上帝在他的创造中建立了因果关系。某些行为会产生可预测的后果。例如,植物从种子中生长出来。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丰收(丰收),那么我们需要种植很多种子(播种)。这适用于农场(物质),也适用于事工(精神)。
保罗在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信中表达了同样的原则: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什么,收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加拉太书 6:7-9)
播种和收割的例子在保罗时代很常见,因为当时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保罗说,上帝会给予那些慷慨支持他在地上工作的人丰厚的回报。耶稣在地上传道期间多次阐述了这一原则。以下是几个例子:
在哥林多后书 9:6 的收割和播种经文中,“播种”的机会是通过满足另一个国家的信徒的需要。在加拉太书 6:7-9 的经文中,上下文表明“播种”的机会是为那些教导上帝之道的人提供经济支持。
这一原则似乎广泛应用于任何对他人的仁慈行为,正如《箴言》第 11 章中的诗句所表明的那样:
“谁不收割粮食,人民就会诅咒他,
但卖的人却会得到祝福。
殷勤求善的,就求得恩惠,
但那寻求邪恶的人,邪恶就会降临到他身上。
倚靠财富的人必跌倒,
但义人却要如绿叶般茂盛。”
(箴言 11:26-28)
扣留粮食与出售粮食似乎适用于以公平价格出售粮食,而不是将其从市场上撤下。因此,这适用于公平地做生意,为客户谋福利。行善是一个广泛的应用,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事。
保罗祈求上帝保佑阿尼色弗,因为他在狱中主动寻找保罗,所以这是一份时间和专注的礼物,而不是金钱。歌罗西书 3:23-24 表明,信徒为上帝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回报。
保罗现在谈到了奉献的正确动机。上帝在世上建立了互惠原则。怜悯他人的人,上帝也会怜悯他们(马太福音 5:7)。慷慨播种的人会收获丰盛。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如何最好地管理自己的资源。
看来,只要我们怀着善意,上帝就会认可我们如何使用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保罗这样表达了这一原则: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第 7 节)。
虽然保罗在整封信中一直在谈论财务捐赠,主要体现在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但他现在关注的是行动背后的内心和动机,他说上帝喜爱乐意奉献的人。这表明,奉献本质上是属灵的事。正如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所说,我们要“顺着圣灵撒种”(加拉太书 5:16-17)。
从使徒行传 3:1-10 中彼得和约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乐意奉献的人可能也包括非金钱行为。两人遇到一个乞丐要钱。彼得回答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你起来行走吧!”(使徒行传 3:6)那些“在基督里”的人内心有圣灵,也有机会在精神上服务,以造福他人。
心中有目的这一概念承认每个人都为自己做决定。而心是做决定的地方。上帝希望人们透明并按照自己的目的行事。他不喜欢虚伪。
但上帝想要的是乐于奉献的人。这有两个方面:乐于奉献和乐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原因是知道上帝会用丰厚的回报奖励所有播种善行的人。如果我们有机会进行一项重大的金融投资,并期望获得丰厚的回报,这应该让我们感到高兴。同样,参与上帝在地球上的事工也应该让我们感到高兴。
另一个值得高兴的原因是,能够参与上帝的工作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真是不可思议。
译为欢快的希腊词是“hilaros”(英语使用者可能会觉得好笑)。当上帝赋予他的子民将他托付给他们的资源投入到他在地上的工作中时,他们应该感到无比的欢欣。当信徒对奉献有这种欢欣的态度时,上帝会爱那个人。这并不是说上帝爱礼物。而是说他爱带着欢欣这样做的赠予者。
在“上帝爱乐于奉献的人”这句话中,希腊语中翻译为“爱”的单词是“agapao”。“Agape”爱是一种选择的爱。圣经中的“agape”是指选择以寻求他人最大利益的方式行事,以顺服上帝的方式行事。
“Agape” 也是上帝选择“agapao”(爱)世界的一种爱,他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为我们的罪而死(约翰福音 3:16)。鉴于哥林多后书 9:7 中上帝喜爱乐于奉献的人的背景,这表明上帝选择给予乐于奉献的人丰收,让他们播下的种子获得丰收。
慷慨的关键是要按照有目的的计划和特定的理由(正如他所计划的那样)愉快地给予。这里很清楚,上帝允许人们在如何慷慨方面做出很大的选择。关键是要有目的,愉快地给予,避免被迫给予。
这将导致我们对所有诉诸罪恶感或胁迫的经济支持主张说“不”。
有趣的是,在这段关于奉献的经文中,保罗使用了许多方法,这些方法已被研究人类信仰的学者观察和记录下来。这些技巧可以用来强迫人们,因此,当用于这种目的时,应该抵制。
但是保罗使用这些说服技巧来引导人们走向他们真正的最佳利益,这是一个很好的应用。
下面列出了保罗所采用的一些已知的说服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应用这一点:我们应该明智地说服别人,但只能用真正能祝福他们的方式来说服别人。我们可以向他们指出上帝的道路,即通往生命的窄门和艰难的道路(马太福音 7:14)。
对于保罗来说,他的动机早在《哥林多后书》中就已经表达出来了:
“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
(哥林多后书 5:9)
保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悦主。在下一节,哥林多后书 5:10 中,保罗指出,每个人在审判之日都会站在基督面前,接受他们所做之事的报应,无论善恶,这都应导致对主的敬畏。所以保罗的动机是选择所有取悦主的行为。他想播下耶稣会喜欢的慷慨的种子。
保罗进一步表示,他被“基督的爱”所驱使,因为基督为所有人而死。此外,由于耶稣为我们而死,保罗得出结论,他应该为耶稣而活(哥林多后书 5:14-15)。因此,保罗的动机既源于对他所获巨大礼物的感激,也源于上帝创造的因果性质的实际现实;我们种什么因,收什么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成为上帝所爱的乐于奉献者的道路可以来自恐惧或感恩的任何组合。我们对十字架的感谢应该足够了;耶稣成为贫穷,以便我们通过他的贫穷可以变得富有(哥林多后书 8:9)。但敬畏耶和华是知识和智慧的开端(箴言 1:7, 9:10)。认识到生命的真正后果并采取相应行动也是适当的(哥林多后书 5:11)。
当保罗教导奉献的恩典时,他现在指出基督给予信徒的充足。在哥林多后书 12:9 中,他引用了基督对他说的话:“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因此,保罗根据个人的经历和信念写道: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常常凡事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第 8 节)。
保罗断言,上帝能够为哥林多人提供的充足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相反,充足体现在一切事物上。这包括物质财富以及人力资源和所有其他需求。关于一切事物充足的具体装备是让哥林多人在每一件善事上都拥有丰盛。
希腊语中翻译为“好”的单词带有“有用”的意思。希腊语中翻译为“行为”的单词是“ergon”,也可以翻译为“工作”。(“erg”是现代世界中工作的一种量度。)意思是,无论上帝为我们安排了什么有用的行为,他都有充足的资源确保我们在每件事上都有足够的能力来抓住这些机会,在他的王国和工作中发挥作用。
保罗在这封信的前面说过,每个信徒都是基督里的新造之物(哥林多后书 5:17)。在写给以弗所人的信中,保罗坚持认为上帝创造每个新造之物都是为了做善事,这是他事先准备好的(以弗所书 2:10)。因此,上帝会为他引导任何信徒追求的每一件善事提供足够的保障。
保罗之所以会断言上帝的充足,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反驳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钱都捐给犹太人,如果出现其他需要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该需要怎么办?”保罗坚称,上帝能够给予他们做每一件善事所需要的一切。
因此,从定义上讲,上帝所供给的就是所需的一切。祂的子民所要做的就是忠实地使用他们所拥有的供给来满足他们面前的需要。上帝的子民不必解决所有问题或满足所有需要——上帝仍然是上帝,主宰着一切。每个信徒都有责任去做上帝为他们准备的工作。
新约信徒可以应用这一点,即我们应该认识到上帝有能力,并怀着感激之心接受他赐予我们管理的一切。然后,我们可以承担起对这些事物进行良好管理的责任。我们可以应用这一点,即我们应该专注于满足眼前的需要,而不是担心将来的需要。我们可以相信上帝会为每一件善事提供丰盛。因此,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需要将得到未来的供应。
这种丰盛是上帝的恩典提供的。上帝的恩典会丰富地赐予你。翻译为恩典的希腊词是“charis”,意思是“恩惠”。我们可以在路加福音 2:52 中看到这一点,耶稣在上帝和人类的“恩惠”(“charis”)中不断增长。上帝的恩惠永远是他自己选择的问题,因为没有人可以强迫上帝。但上帝爱他的子民,在这里保罗承诺,上帝的供给是,他能够为每一件善行提供丰盛。
在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希腊词“parisseuo”(第 8 节翻译为丰富)也出现在上帝丰盛的恩典(“charis”)的语境中,与他通过耶稣的死来宽恕我们的罪孽有关:
“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这恩典是神用一切智慧聪明所赐给我们的。”
(以弗所书 1:7-8)
上帝呼召我们过“在基督里”的生活,去完成他预先准备好的工作。他为我们所能完成的一切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他为我们预备了要我们完成的工作(以弗所书 2:10) 。
保罗现在引用了旧约中的一段支持经文,回到我们种什么因就收什么的比喻(哥林多后书 9:6)。保罗在引述经文时引入了这段引述,他说正如经文所写的那样。然后他引用了诗篇 112:9, 他施舍,周济穷人,他的义永远长存(第 9 节)。
诗篇 112 讲到上帝会如何祝福那些“敬畏耶和华”,“喜爱他的诫命”,“有恩惠,有怜悯,有公义”的人,以及那些“心里坚定,倚靠耶和华”的人。这样的人的公义表现在他播种善行;他四处散布,周济穷人。
代词“他”和“他的”大写,因为它们是诗歌结构的第一行。诗篇 112 描述了义人将蒙福,恶人将灭亡,再次强调了上帝创造的因果性质。
散播就是在遥远的田地里播种。这意味着收获的利益要等很久才能得到。同样,施舍给穷人就是给那些今生无力偿还的人提供好处。根据耶稣关于不义管家的寓言,施舍给穷人其实是明智的,因为他们会在来世得到丰厚的回报(路加福音 16:1-13 )。
所有人因信而在上帝眼中成为义人;所有人都“在基督里”(正如哥林多后书 5:17 称呼那些相信的人)。但正义的体验或表达是通过行为发生的。义人将因信而生(哈巴谷书 2:4, 罗马书 1:16-17)。因此,一个过着正义生活的人会丰收。
保罗描述的这个人可能是出于感恩(如第 12 节) 。这个人也可能相信上帝的承诺,所以他慷慨地播种善行(例如施舍给穷人),因此期望他也会丰收。认识到上帝的恩典和他对我们的慷慨,并相信他的回报远远超过我们今生所能获得的一切,这个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上帝说他喜欢这样的人(哥林多后书 9:7, 希伯来书 11:6)。
保罗现在继续描绘播种和收获的画面,他写道,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第 10 节)。
保罗似乎再次提到了旧约,这次是出自《以赛亚书》:
“雨雪从天而降,
不要回去,除非你浇灌大地。
让它结出果实,
并为播种者提供种子,为食用者提供面包。”
(以赛亚书 55:10)
上帝通过他创造的机制为播种者提供种子。上帝带来雨水滋润大地,使种子发芽并结出谷物,然后可以制成面包。这是自然界可观察到的循环,种子被种下,雨水浇灌种子,然后作物被生产和收获。
保罗随后将这个熟悉的过程比作上帝王国的精神真理。他说你们的义行必加增(第 10b 节)。正如上帝降下雨水滋润大地并培育植物一样,他也赐予恩典,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发芽,为他的王国结出果实。
播种和收获是上帝王国的原则,包括我们所说和所做的。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运用了收获和播种的概念,我们可以在马太福音 13:1-23, 马可福音 4:1-20 和 路加福音 8:4-15 中找到这个比喻。耶稣在那里谈到播种上帝的话语。这些种子是否发芽结出善行的果实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就是听众的心。
耶稣的寓言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播种者慷慨地播种,甚至向那些可能不接受上帝的话语和信息的人播种。坚硬,多石或长满荆棘的土壤收获甚微,甚至根本不收获。播种是播种者的工作,而上帝会让庄稼丰收。
然而,这表明我们结出公义果实的能力与我们听见和遵行上帝话语的程度直接相关。然后,当我们听见并承诺遵行上帝的话语时,上帝就会带来丰收。
上帝应许赐福的“公义的收获”这句话也可能被认为影响了播种者的生活。除了上帝使所播种子的成果倍增之外,上帝似乎还会使公义在播种者的生命中发芽。主会尊重忠诚的心,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是心灵思想和意图的辨别者(希伯来书 4:12)。
耶稣在路加福音 6:38 中阐述了通过向他人行善来增长我们的正义这一原则,他说:“因为你们用什么尺度衡量别人,也必用什么尺度衡量你们。”这也是我们种什么因,收什么果的另一种说法。
我们在哥林多后书 5:10-11 中看到了这一点,保罗在那里断言,所有信徒都应该敬畏主,因为我们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接受我们所种下的行为的收获,无论是好是坏。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这一点,它应该引导我们尽一切可能避免因坏事而收获,因为忽视或不服从上帝的话语的种子而无法对上帝有用。
路加福音 6:38 的上下文是,耶稣刚刚定义了上帝通过我们如何衡量或评价他人来衡量我们的方式;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将决定我们将播种的种子,从而收获回报,正如上帝所说的“给予,你将得到回报”:
“但要爱你的敌人,善待那些恨你的人,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为那些虐待你的人祈祷。”
(路加福音6:27-28)
“你们要慈悲,就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不要论断人,你们就不会被论断;不要定人的罪,你们就不会被定罪;要宽恕人,你们就将被宽恕。要施舍,你们就必得着。他们会把丰盛的礼物倒进你们的怀里——压实,摇动,然后溢出来。”
(路加福音 6:36-38)
这种播种和收获的原则也可以称为上帝的“怜悯原则”:怜悯人的人将得到怜悯(马太福音 5:7)。在路加福音 6 章中,它可以被称为“适度的尺度原则”。 “适度的尺度原则”是指上帝将如何增加任何跟随他的人的正义收获。上帝通过增加我们为他人所做的善行来奖励我们,将其作为那些顺从并遵循他的话语的人的正义收获。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哥林多后书》这段经文的背景是保罗劝诫哥林多人要慷慨地向耶路撒冷有需要的信徒赠送礼物。耶路撒冷是希腊一个遥远国家的城市。保罗劝诫哥林多人在赠送礼物时要“在国外”播下善行的种子(第 9 节)。他一直在争论,对他人慷慨大方会取悦上帝,因此对赠予者大有裨益。
上帝会用丰收来奖励施予者。而且,收获的一部分是施予者生活中正义的产生。因此,以愉快的心情做好事会带来 360 度的益处。
保罗现在似乎要扩大乐意奉献者应得的祝福,这是本节的主要重点(哥林多后书 9:6-10)。保罗说,在奉献的事工中,你们必凡事富足,多多施舍,就因我们而生出对上帝的感谢(第 11 节)。
乐意奉献者生活中的正义果实将在各方面进一步丰富,最终乐意奉献者可能有能力更加慷慨(一切慷慨)。这种慷慨的循环让保罗和他的事工伙伴(我们)对上帝怀有深深的感恩。
这与圣经的主题一致,即更大的责任是上帝给予忠实管家的主要奖励。以下是一些其他段落,它们证明了这一原则:
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了这样一个原则:上帝会奖励那些忠实服务的人,给他们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服务机会。当我们考虑到你们会在所有慷慨中得到丰富时,经文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服务的越多,我们就会越富有。但在这种情况下,丰富意味着服务更多。在世界体系中,被赋予更多的服务责任将被视为一种惩罚。
在世俗制度中,权力越大往往意味着财富越多,声望越高,而不是服务他人的机会越多。例如,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拥有最大的责任和权力,薪水也最高。但上帝的经济体系却有着不同的奖励制度。
在神的国度里,重要的是祂的仆人用他们的恩赐和地位为他人服务的程度。祂的仆人服务得越多,他们得到服务的机会就越多。他们服务得越多,他们在天上积攒的财富就越多,这些财富不会被锈蚀或蛀虫破坏(马太福音 6:20)。哥林多人在奉献,但供应的增加和公义的收获导致对他人的慷慨是神的作为。
保罗继续解释说,哥林多人的慷慨奉献不仅满足了耶路撒冷信徒的事工需要,也带来了许多感谢上帝的机会:
因为这供给的事,不但补圣徒的缺乏,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神(12节)。
哥林多人的捐献完全供给了圣徒的需要,这本身就足以成为捐献的理由。但保罗还谈到了另一个理由,即激励其他教会向上帝表达无限的感恩。
有趣的是,保罗使用了“这事奉的事工”这个短语。这不仅仅是被动地传递奉献盘;这是一项事奉。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很重要,但保罗用它来进一步发展奉献的恩典,这就是事奉。而为他人的需要奉献是侍奉上帝的事情。
同样,在当今的教会中,我们可以将奉献视为一种事工。在旧约中,当我们看到“奉献”这个词时,它通常与敬拜行为有关。上帝希望奉献行为与服侍之心联系在一起,这是令他喜悦的。当人们在没有改变心意的情况下进行敬拜时,上帝会拒绝他们的奉献(玛拉基书 2:13-14)。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心。同样,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明确表示,上帝喜欢乐意奉献的人(哥林多后书 9:7)。
把奉献的恩典视为一种事工,应该会让人心生感激。能够参与上帝的工作是一种巨大的特权。他不需要我们的贡献,但他渴望我们的贡献,因为他爱我们。通过参与他为我们设定的善举,我们正在完成他在我们身上的创造工作(以弗所书 2:10, 哥林多后书 5:17)。
这份慷慨的礼物将因许多次对神的感恩而满溢。耶路撒冷的信徒将感谢神供应他们的需要。他们也将感谢哥林多教会。哥林多人将感谢神赐予他们恩典,让他们参与这项事业。他们也将谦卑地接受耶路撒冷教会向他们表达的感恩。
众多对上帝的感恩也将表达给其他教会,他们将感激哥林多人的慷慨。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8:24 中提到了这一点,当时他劝告哥林多人要“在众教会面前公开奉献”,“向他们表明你们爱的证明”以及保罗对他们的信任。
现在,保罗谈到其他城市的旁观教会,他们将因哥林多人的忠诚服从而荣耀上帝,正如他们慷慨地捐助犹太信徒的需要所体现的那样。
他们因这职事所显的凭据,便因你们顺服所承认的福音,和你们多多的捐输给他们和众人,就将荣耀归给神。他们也因神在你们心里所赐的莫大的恩,切切地想念你们,为你们祈祷(13-14节)。
这项事工所给予的证明是指立下誓言,然后收集并交付誓言以帮助有需要的犹太信徒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个证明或榜样,其他教会的信徒会受到启发。由于他们的启发,他们会因哥林多人所表现出的服从而荣耀上帝。
这显然是保罗希望哥林多人公开这一礼物的原因(哥林多后书 8:24)。耶稣教导说,最好是秘密地给予,这样我们的父可能会奖励我们,而不是得到别人的奉承奖励。在天上得到奖赏比在地上得到奖赏更好(马太福音 6:3-4)。然而,似乎也有公开给予的时候,因为这可以激励他人。树立一个好榜样也可以是一种重要的服务行为。
正如第 8 章前面所表达的那样,保罗确信哥林多人不是出于义务而参与这次募捐的——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8:8 中所说,“我说这话,不是要吩咐,乃是要借着别人的热心,察验你们爱心是真实的。”他们的顺服是发自内心的,是对上帝的顺服。保罗现在将这些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会因你们对基督福音的承认而荣耀上帝(第 13b 节)。
哥林多教会所树立的公开榜样将使其他人荣耀上帝。这表明捐赠是为了指向上帝而不是为了抬高自己。希腊语中翻译为荣耀的词根来自荣耀(“doxa”),它指的是所观察到的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在哥林多前书 15:40-41 中看到这一点,其中说太阳和月亮有不同的荣耀,因为它们的本质不同。
保罗在这里说,当哥林多人慷慨地顺服上帝时,他们对基督福音的承认就表明了上帝的本质。上帝的品格可以通过他们的服务事工来观察。同样,当耶稣来到地上服务时,他展示了上帝的本质。
尽管耶稣作为神,拥有统治和审判的权力,但他首先选择以人类的身份来到世上服务。他服务并献出生命作为多人的赎金(马太福音 20:28)。然后,因为他的服务,他被赋予了一切权力作为回报(马太福音 28:18)。基督的好消息或福音包括这样的好消息:堕落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信仰和服务来逆转。通过“死亡的痛苦”,人类在堕落中失去的管理地球的“荣耀和荣誉”通过基督得到了恢复(希伯来书 2:8-10)。
保罗表示相信教会会将这次募捐视为一种忏悔。提摩太前书 6:13 用同一个词翻译为忏悔,指耶稣在彼拉多面前的忏悔。耶稣勇敢地在彼拉多面前为真理辩护。希伯来书 3:1 称耶稣为“我们所承认的使徒和大祭司”。保罗将慷慨捐赠的事工与他们对基督的承诺联系起来。
上帝将因你们顺服的奉献和你们对他们及众人的慷慨而得到荣耀(第 13c 节)。哥林多人慷慨地向犹大圣徒奉献,从而活出了保罗在第 7 节中写的:“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
短语“你们对他们和众人的奉献”中的“他们”似乎是指接受奉献的犹太信徒。短语“和众人”可能是指保罗所说的其他教会,他们与哥林多人一起分享这份礼物(哥林多后书 8:1-4),也感谢哥林多人的服从(哥林多后书 9:12-13)。
在“你们慷慨捐献”这个短语中, “捐献”一词来自希腊语“koinonia”,通常翻译成英文是“团契”或“分享”。这表明哥林多教会被认为参与了教会中更大的团契和分享。保罗提到了其他教会和哥林多教会在祷告中的这种共同联系,他说:他们也因神在你们身上所赐的莫大的恩,为你们祷告,切切地想念你们(第 14 节)。
第 14 节中的“他们”似乎是指其他教会,“你们”中的“你们”则是指哥林多教会。对保罗来说,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情况,尽管它很重要。这是教会之间团队努力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他写给罗马教会的信中看到这一点:
“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捐钱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他们乐意这样做,并且也应该在物质上供给他们。”
(罗马书 15:26-27)
这种奉献的使命在教会之间编织了一条团结的纽带,使人们产生了一种为彼此祈祷的渴望。
希腊语单词“koinonia”(“团契”)在罗马书 15:26 中被翻译为贡献。对穷人的贡献创造了一种团契,一种与穷人的纽带。它也在捐赠者之间创造了一种团契或纽带。行善使信徒之间的相互信仰焕发活力,并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头即基督的带领下团结起来(雅各书 2:14, 26, 哥林多前书 12:12, 27)。
保罗在传道期间,不断强调教会的合一,即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团契(加拉太书 3:28)。在外邦人向犹太人传授这种恩典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互惠关系,因为犹太人将上帝的圣言传给了外邦人(罗马书 3:2)。外邦人就像野橄榄枝,嫁接到以色列这棵树的根上(罗马书 11:17)。外邦人现在正在满足犹太信徒的需要。这种相互的服务也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联系在一起;在基督里,所有人都是一体的。
在接受哥林多信徒的慷慨礼物时,耶路撒冷的圣徒以及其他教会的圣徒会不断为他们祈祷。据说他们渴望你们。希腊语中翻译为渴望的词也可以译为“渴望”或“盼望”。推论是,礼物的接受者和送礼者之间都有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或渴望是因为上帝在你们身上无与伦比的恩典而被激发起来的。
看来上帝正在激励每个信徒渴望/渴望那些与他们一起事奉的人得到祝福和好处。对队友之间有一种爱的团队化学反应。
尽管他们没有见过面,但他们在精神上对上帝表示感谢,并因共同的事工而对基督里的兄弟姐妹怀有渴望或感情。他们的慷慨(第 13 节)证明了他们的忏悔,耶路撒冷教会再次提到这一点,因为你们身上有上帝无与伦比的恩典。
再者,奉献的职责是以一种明显的方式为上帝服务,而不是在人前炫耀。教会或信徒能得到什么比知道别人能从我们身上看到上帝无与伦比的恩典更高的赞美呢?
第九章的结尾,保罗说: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难以言喻的礼物(第 15 节)。
这种难以形容的礼物很可能指的是直接的背景,即上帝在你身上给予的无与伦比的恩典。
再次,翻译为恩典的希腊词是“charis”,意思是“恩惠”。上帝对他的子民的恩惠有很多方面,可以归纳为一种难以描述的礼物。
哥林多人有幸作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向犹大的教会表达慷慨。当保罗在这里说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难以言喻的礼物时,他似乎指的是这种奉献行为以及从这些善行中流露出的感恩之情。所有这些都是哥林多人对你们承认基督福音的顺服的表现(第 13 节) 。
翻译为福音的希腊词是“euangelion”,意思是“好消息”或“喜讯”。我们可以在《撒母耳记下》第 4 章第 10 节的希腊文旧约译本中看到这一点,当信使报告扫罗的死讯时(结果却因此丧命),他误以为他带来的是“好消息”(“euangelion”)。
关于耶稣的“好消息”是全面的。耶稣拯救每个信徒脱离堕落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信仰和服从提供一条通往完全救赎的道路。
我们可以用以下时态来思考耶稣拯救或救赎的“好消息”:
对于生活在这个充满罪恶和死亡的堕落世界中的所有人来说,都有无数的好消息。但是(与我们堕落,自我中心的状态相反)我们摆脱罪恶的魔爪需要通过向自我死去,向上帝活着。
哥林多人慷慨地参与照顾他人财务需要的事工,他们成为上帝恩典的工具,为自己谋取了巨大的利益,从而荣耀了上帝。他们为上帝,为教会,为自己播下了丰收的种子。
我们从第 8 章和第 9 章中可以看出,向上帝王国的事工提供资金是一项极好的投资,无论是在今生和未来,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给予他人有助于我们培养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就可以像保罗一样感叹: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难以言表的礼物!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