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讨论第六条诫命,本节描述了如果任何人有一个顽固和叛逆的儿子,需要做什么(第 18 节)。顽固(希伯来语“sārar”,“顽固”,“叛逆”)和叛逆(希伯来语“mārâ”,“不服从”,“叛逆”)这两个词构成了 hendiadys(一种使用两个不相关的词一起传达一个想法的修辞手法)。这加剧了儿子(也可能是女儿)对父母的不服从。今天,这个人可能被称为少年犯。这将是对第五条诫命(“孝敬你的父母”)的公然和不断的违反,因为这里的惩罚可能是死亡,所以它属于第六条诫命。
这个固执的儿子经常不听从父亲或母亲的话。之所以提到父母,是因为儿子必须听从父母,并认为他们很重要。此外,第五条诫命中提到要孝敬父母(申命记 5:16)。然而,这个叛逆的儿子却恰恰相反:当父母责骂他时,他根本不听。动词责骂(希伯来语“yāsar”)意味着要教导儿子正确的行为(利未记 26:18;申命记 22:18)。这意味着,即使父母用体罚来惩罚他,儿子也不会听从他们(申命记 22:18;箴言 13:24)。
在这种情况下,叛逆的儿子没有改正的希望,摩西开出了这样的补救办法:他父母就要抓住他(第 19 节)。摩西强调,叛逆儿子的父亲和母亲都要抓住他(希伯来语“tāpa”)或抓住他。提到父母双方表明他们一致认为他们的儿子是不可救药的,他们需要把他带到他家乡的门口,交给本城的长老。门口是长老们审判他们面前的民事案件的地方。
长老是以色列社区中享有很高声望的人。他们很有名(很受尊敬),经常在他们所在的城市担任权威(申命记 1:13)。他们是政治领袖。所以,父母把他们叛逆的儿子带到这些长老面前。他们要告诉他们,我们这个儿子顽固叛逆,他不会听我们的话,他是个贪吃的人和酒鬼(第 20 节)。希腊人称之为伊壁鸠鲁主义,其哲学是“吃喝玩乐,因为明天我们就要死了”。今天,这被称为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根据《箴言》,“酒鬼和贪食的人必致贫穷”(箴言 23:21)。
耶和华不希望他的子民过这样的生活,盟约社区也不能容忍这种生活。因此,摩西命令全城的人用石头将他打死(第 21 节)。在旧约时代,石刑是最常见的死刑形式(利未记 24:14;民数记 15:35;申命记 13:10),因为它允许整个以色列社区积极参与处死死刑犯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叛逆儿子所住的城市的所有人都要参与处死他。
看似严厉的审判(即杀死叛逆的儿子而不是处以较轻的惩罚)的目的有两个。首先,它将从以色列社区中清除邪恶。盟约社区的纯洁对耶和华来说极其重要(利未记 19:2;申命记 23:14)。容忍一个沉迷于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人会向社区发出一个信息,即它允许这种行为,而且(更糟的是)耶和华并不反对这种行为。
第二,当这里执行死刑时,结果将是所有以色列人都会听到它,并且感到恐惧。他们应该敬畏耶和华本人,并担心如果允许和容忍这种行为(公然违反第五条诫命),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有趣的是,没有提到这项规定曾经被执行过。反映口头传统的《塔木德》指出,这项规定从未被执行过。似乎合理的是,仅仅有这种可能性就足以改变行为。叛乱很难达到获得父母双方同意的程度,而这正是这项法规所要求的。在宣判死刑之前,长老们似乎也可能会受到要求干预并帮助管教孩子。似乎有理由推测,这项规定导致长老们向那些为如何处理难缠的孩子而苦恼的父母伸出援手。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申命记 21:18-21 含义
继续讨论第六条诫命,本节描述了如果任何人有一个顽固和叛逆的儿子,需要做什么(第 18 节)。顽固(希伯来语“sārar”,“顽固”,“叛逆”)和叛逆(希伯来语“mārâ”,“不服从”,“叛逆”)这两个词构成了 hendiadys(一种使用两个不相关的词一起传达一个想法的修辞手法)。这加剧了儿子(也可能是女儿)对父母的不服从。今天,这个人可能被称为少年犯。这将是对第五条诫命(“孝敬你的父母”)的公然和不断的违反,因为这里的惩罚可能是死亡,所以它属于第六条诫命。
这个固执的儿子经常不听从父亲或母亲的话。之所以提到父母,是因为儿子必须听从父母,并认为他们很重要。此外,第五条诫命中提到要孝敬父母(申命记 5:16)。然而,这个叛逆的儿子却恰恰相反:当父母责骂他时,他根本不听。动词责骂(希伯来语“yāsar”)意味着要教导儿子正确的行为(利未记 26:18;申命记 22:18)。这意味着,即使父母用体罚来惩罚他,儿子也不会听从他们(申命记 22:18;箴言 13:24)。
在这种情况下,叛逆的儿子没有改正的希望,摩西开出了这样的补救办法:他父母就要抓住他(第 19 节)。摩西强调,叛逆儿子的父亲和母亲都要抓住他(希伯来语“tāpa”)或抓住他。提到父母双方表明他们一致认为他们的儿子是不可救药的,他们需要把他带到他家乡的门口,交给本城的长老。门口是长老们审判他们面前的民事案件的地方。
长老是以色列社区中享有很高声望的人。他们很有名(很受尊敬),经常在他们所在的城市担任权威(申命记 1:13)。他们是政治领袖。所以,父母把他们叛逆的儿子带到这些长老面前。他们要告诉他们,我们这个儿子顽固叛逆,他不会听我们的话,他是个贪吃的人和酒鬼(第 20 节)。希腊人称之为伊壁鸠鲁主义,其哲学是“吃喝玩乐,因为明天我们就要死了”。今天,这被称为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根据《箴言》,“酒鬼和贪食的人必致贫穷”(箴言 23:21)。
耶和华不希望他的子民过这样的生活,盟约社区也不能容忍这种生活。因此,摩西命令全城的人用石头将他打死(第 21 节)。在旧约时代,石刑是最常见的死刑形式(利未记 24:14;民数记 15:35;申命记 13:10),因为它允许整个以色列社区积极参与处死死刑犯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叛逆儿子所住的城市的所有人都要参与处死他。
看似严厉的审判(即杀死叛逆的儿子而不是处以较轻的惩罚)的目的有两个。首先,它将从以色列社区中清除邪恶。盟约社区的纯洁对耶和华来说极其重要(利未记 19:2;申命记 23:14)。容忍一个沉迷于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人会向社区发出一个信息,即它允许这种行为,而且(更糟的是)耶和华并不反对这种行为。
第二,当这里执行死刑时,结果将是所有以色列人都会听到它,并且感到恐惧。他们应该敬畏耶和华本人,并担心如果允许和容忍这种行为(公然违反第五条诫命),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有趣的是,没有提到这项规定曾经被执行过。反映口头传统的《塔木德》指出,这项规定从未被执行过。似乎合理的是,仅仅有这种可能性就足以改变行为。叛乱很难达到获得父母双方同意的程度,而这正是这项法规所要求的。在宣判死刑之前,长老们似乎也可能会受到要求干预并帮助管教孩子。似乎有理由推测,这项规定导致长老们向那些为如何处理难缠的孩子而苦恼的父母伸出援手。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