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继续叙述在耶路撒冷的大会,提到了那些有名望的,但明确表示他个人不关心人之间的等级,因为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人前有名望的,是耶路撒冷的长老和使徒,其中包括耶稣的兄弟雅各,他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首席长老,而且可能也是雅各书的作者;也包括耶稣的使徒:彼得和约翰。基督教里没有更高的名,这些重要领袖虽然有崇高的地位,但他们并没有加增保罗甚么。他们没有指导他或者纠正他的福音。保罗从耶稣直接领受的福音,是被完全证实的。
在保罗向耶路撒冷长老解释了他的教导后(加拉太书2:2),他们没有对保罗所说的添加任何东西。他们都一致同意。使徒行传由路加所撰写,他是保罗的盟友和事工伙伴。路加写作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部分动机,可能是要帮助支持保罗作为使徒的权柄,以及他在福音中的权柄。
路加叙述彼得在耶路撒冷大会上的陈述,完全肯定保罗的恩典福音:"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藉著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现在为甚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使徒行传15:7-11)。
在向耶路撒冷大会的陈述中,彼得肯定保罗的主张,即犹太宗教规条在救恩上没有益处。他们的心由信心所洁净,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另外,神明确表示,祂藉着赐给他们圣灵已经洁净了他们的心,不需要任何割礼或遵行规条。"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指的是犹太人的规条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事实,因此坚持外邦人也要遵行这些行不通的规条,是要"试探神"。
耶路撒冷的权威在安提阿没有与保罗的对手们站在一边。耶路撒冷的长老反倒正确地看见保罗已经受主托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保罗已经开展了独立于这些人的事工。雅各是耶稣的兄弟(1:19);彼得在耶稣事工期间与他密切服事,且是耶稣的教会成长的基石(马太福音16:18);约翰是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福音的作者(约翰福音21:24)。这些人都非常了解耶稣,与他一同服事和受苦。
然而,保罗是在耶稣返回天上后相信他的。保罗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到了耶稣的显现(1:16)。保罗在转变后只了解彼得(也称矶法)和雅各两个星期(1:18-19),之前与他们分离了十四年,传他从耶稣所领受的福音。然而,尽管这些时间和空间的分隔,在耶路撒冷大会上关于福音方面依然是合一的,起码现在是的。但这样的合一没有持续多久。
使徒和耶路撒冷大会上的那些人都一致同意,保罗从神而来的使命是往外邦人那里去给未受割礼的,即外邦人传讲耶稣。使徒知道所赐给保罗的恩典。就是这个人,神通过他在作工,把救恩带给外邦人。福音已经从耶稣直接赐给他了(1:12)。
因此,雅各,矶法,约翰,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和领袖,给保罗和他的同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此时,这些人都是一致的,教导相同的福音,捍卫唯独在耶稣和他恩典里的信心,驳回外邦人需要遵循律法或受割礼才能得救的观点。耶路撒冷的使徒支持保罗对非犹太人的事工,并且依然致力于向犹太人教导福音: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
使徒愿意保罗去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纪念穷人,这已经在保罗的心上,这也是他本来热心去行的。我们在使徒行传11章中看到,一位名叫亚迦布的信徒准确预言了一场饥荒,因此在安提阿的外邦信徒捐钱,通过保罗和巴拿巴送去供给犹太的基督徒进行救助:"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使徒行传11:29-30)。
然而,耶路撒冷大会的合一似乎没有持续多久。我们并没有被告知它是如何解散的,但人可以想象,在耶路撒冷大会上输掉这场争论的法利赛人要去破坏已经达成的决定;并且他们一定很有说服力,因为好像没过很久,使徒彼得前来拜访安提阿,保罗正在那里传道,保罗不得不与彼得对质,因为彼得没有忠于自己在耶路撒冷大会上所说的话。
询问圣经说
加拉太书2:6-10 含义
保罗继续叙述在耶路撒冷的大会,提到了那些有名望的,但明确表示他个人不关心人之间的等级,因为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人前有名望的,是耶路撒冷的长老和使徒,其中包括耶稣的兄弟雅各,他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首席长老,而且可能也是雅各书的作者;也包括耶稣的使徒:彼得和约翰。基督教里没有更高的名,这些重要领袖虽然有崇高的地位,但他们并没有加增保罗甚么。他们没有指导他或者纠正他的福音。保罗从耶稣直接领受的福音,是被完全证实的。
在保罗向耶路撒冷长老解释了他的教导后(加拉太书2:2),他们没有对保罗所说的添加任何东西。他们都一致同意。使徒行传由路加所撰写,他是保罗的盟友和事工伙伴。路加写作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部分动机,可能是要帮助支持保罗作为使徒的权柄,以及他在福音中的权柄。
路加叙述彼得在耶路撒冷大会上的陈述,完全肯定保罗的恩典福音:"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藉著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现在为甚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使徒行传15:7-11)。
在向耶路撒冷大会的陈述中,彼得肯定保罗的主张,即犹太宗教规条在救恩上没有益处。他们的心由信心所洁净,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另外,神明确表示,祂藉着赐给他们圣灵已经洁净了他们的心,不需要任何割礼或遵行规条。"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指的是犹太人的规条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事实,因此坚持外邦人也要遵行这些行不通的规条,是要"试探神"。
耶路撒冷的权威在安提阿没有与保罗的对手们站在一边。耶路撒冷的长老反倒正确地看见保罗已经受主托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保罗已经开展了独立于这些人的事工。雅各是耶稣的兄弟(1:19);彼得在耶稣事工期间与他密切服事,且是耶稣的教会成长的基石(马太福音16:18);约翰是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福音的作者(约翰福音21:24)。这些人都非常了解耶稣,与他一同服事和受苦。
然而,保罗是在耶稣返回天上后相信他的。保罗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到了耶稣的显现(1:16)。保罗在转变后只了解彼得(也称矶法)和雅各两个星期(1:18-19),之前与他们分离了十四年,传他从耶稣所领受的福音。然而,尽管这些时间和空间的分隔,在耶路撒冷大会上关于福音方面依然是合一的,起码现在是的。但这样的合一没有持续多久。
使徒和耶路撒冷大会上的那些人都一致同意,保罗从神而来的使命是往外邦人那里去给未受割礼的,即外邦人传讲耶稣。使徒知道所赐给保罗的恩典。就是这个人,神通过他在作工,把救恩带给外邦人。福音已经从耶稣直接赐给他了(1:12)。
因此,雅各,矶法,约翰,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和领袖,给保罗和他的同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此时,这些人都是一致的,教导相同的福音,捍卫唯独在耶稣和他恩典里的信心,驳回外邦人需要遵循律法或受割礼才能得救的观点。耶路撒冷的使徒支持保罗对非犹太人的事工,并且依然致力于向犹太人教导福音: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
使徒愿意保罗去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纪念穷人,这已经在保罗的心上,这也是他本来热心去行的。我们在使徒行传11章中看到,一位名叫亚迦布的信徒准确预言了一场饥荒,因此在安提阿的外邦信徒捐钱,通过保罗和巴拿巴送去供给犹太的基督徒进行救助:"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使徒行传11:29-30)。
然而,耶路撒冷大会的合一似乎没有持续多久。我们并没有被告知它是如何解散的,但人可以想象,在耶路撒冷大会上输掉这场争论的法利赛人要去破坏已经达成的决定;并且他们一定很有说服力,因为好像没过很久,使徒彼得前来拜访安提阿,保罗正在那里传道,保罗不得不与彼得对质,因为彼得没有忠于自己在耶路撒冷大会上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