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士师记 5:12-18 含义

底波拉和巴拉克的胜利之歌继续唱着,赞扬那些参加战斗的部落,批评那些留在后面的部落。

士师记 5:12-18 改变了视角,恳求以色列人民承认底波拉和巴拉的领导地位。

“醒来,醒来,黛博拉;
醒过来,醒过来,唱歌吧!
巴拉啊,亚比挪庵的儿子,你起来,带走你的俘虏。”
(第 12 节)

第 12 节号召底波拉巴拉采取行动,激励他们继续赞美并纪念胜利。圣经中经常使用重复的唤醒命令来恳求上帝的子民庆祝和赞美(以赛亚书 52:1;诗篇 57:8)。它也被用来提示睁开眼睛,责备或激励某人去战斗和考验(诗篇 35:23;哈巴谷书 2:19)。

在呼唤巴拉克时,这首歌告诉他带走他的俘虏,庆祝战胜西西拉和他的军队。这节经文既反映了胜利的喜悦,也反映了以色列领导人在战斗后加强人民的责任。上帝在人民中做了伟大的工作;他们现在要庆祝并履行上帝胜利的承诺(士师记 4:6-7)。

“然后幸存者来到了贵族那里;
耶和华的子民都像战士一样来到我这里”
(第 13 节)。

幸存者,或者在其他版本中称为“余民”,通常是指那些继续信靠主的以色列人。以赛亚预言了余民:

“到那日,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和雅各家所逃脱的,不再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却要诚实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雅各所剩下的,必归回全能的神。以色列啊,你的百姓虽多如海沙,其中必有剩下的归回;必有毁灭,必有公义涌流。”
以赛亚书 10:20-22

10,000 名以色列幸存者压倒性地战胜了迦南人的“大军”,预示着余民将在基督里战胜邪恶,正如上帝从一开始就向亚伯拉罕许诺的那样(创世记 12:1-3)。正如以赛亚书 10 章所说,尽管以色列的人数“多如海沙”,但剩下的只是“余民”(以赛亚书 10:22)。

随着士师记 5 的歌声继续,幸存者——那些忍受压迫的人——现在承担了为上帝而战的崇高角色。从受压迫的人到胜利的战士的转变表明了上帝的力量,使他的子民能够克服不可能的困难(士师记 4:3)。幸存者也被称为主的子民,这进一步证实了预示的现实,即以色列的残余将继续服从上帝,他们将看到真正的胜利。

“从以法莲而来的,是根在亚玛力人中,
便雅悯啊,你和你的人民要跟随你。
有将领从玛吉下来,
西布伦有拿杖的。”
(第 14 节)

底波拉记述了那些忠实响应战斗号召的部落。以法莲,便雅悯和西布伦因他们的参与而受到赞扬。那些根植于亚玛力的人很可能指的是居住在亚玛力领土附近的以法莲人,这表明即使是那些来自脆弱边境地区的人也来参战。提到那些挥舞着西布伦权杖的人,强调了平民和贵族在战斗中团结一致。这表明以色列的胜利是集体努力的结果,领导人和普通民众都加入了进来(尼希米记 3:6-12)。

“以萨迦的首领与底波拉在一起;
以萨迦怎样,巴拉也怎样;
他们冲进山谷,追赶他的脚步”
(第 15 节)。

萨迦支派以忠诚和与底波拉和巴拉结盟而闻名。他们不仅与底波拉站在一起,还跟随巴拉进入山谷,显示出他们在激烈战斗中的勇气。他们愿意跟随和战斗,反映了他们强大的领导力和实现上帝计划的决心。

与参与战斗的部落相比,吕便部落因犹豫不决而受到斥责:

“在吕便支派中
他内心有着伟大的决心。
你为何坐在羊圈中间,
聆听羊群的鸣叫?
在吕便支派中
他们心里寻思着什么呢?”
(15-16节)

虽然鲁本决心坚定,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动地留下来照看羊群。反问句“你们为什么坐在羊圈里? ”尖锐地批评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无所作为。他们内心可能在争论是否要加入战斗,但最终他们还是留在了自己舒服的地方。他们的懒惰与其他部落的勇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闲散部落的描述如下:

“基列仍在约旦河对岸;
那么丹为什么留在船上呢?
亚设坐在海边,
并停在岸边”
(第 17 节)。

吕便类似, 列支派(可能代表迦得和玛拿西的部分地区),但支派和亚设支派也因缺席而受到批评。基列支派留在约旦河以东的领土上,而但支派则留在船上。支派被分配到地中海沿岸的土地,显然他们建造了许多船只用于捕鱼和贸易。亚设支派也留在海岸上,留在他们的登陆点附近,没有参加战斗。这些支派不愿参战,这说明以色列内部存在分歧,有些人选择个人安全或经济利益,而不是加入争取自由的集体斗争。虽然上帝明确表示西布伦和拿弗他利要与巴拉一同上去(士师记 4:6),但似乎以色列所有支派都有机会加入,而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显然忽视了人民的需要。

“西布伦人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民族,
拿弗他利也在田野的高处。”
(第 18 节)

与消极被动的部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因在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而受到赞扬。这些部落在战场的高地作战,这里指的是战斗发生的危险地形。他们愿意面对危险并牺牲生命,表明他们坚定地致力于将以色列从迦南人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他们的勇敢尤其重要,因为他们位于冲突的中心地带,承受了战斗的冲击(士师记 4:6, 10)。

士师记 5:12-18 强调了以色列各支派在与西西拉的冲突中反应的不同。一些支派勇敢而坚定地响应了战斗的号召,而其他支派则犹豫不决或选择关注自己的安全或利益。这种参与和不参与的混合反映了士师记中以色列更广泛的精神斗争,忠诚和勇敢的时期往往伴随着自满和偶像崇拜。然而,幸存者作为主的子民保持忠诚(第 13 节)。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