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约拿开始宣告神要在"四十日"内毁灭尼尼微的计划时,尼尼微人信服神。译为信服的词指的是安全或者坚定,表达信任某人或者接受某事为真的概念(申命记 27:15-26)。
因此,尼尼微人信服神这个陈述,指的是他们把警告放在心上,严肃对待约拿的话,将其视为来自神的信息。当他们注重从先知听到的正义宣告,并相信这神圣的信息时,便宣告禁食。
禁食指的是为宗教目的而刻意戒绝食物。禁食不是一种坚持自己意志的方式,而是一种将自己向神敞开的方式,表达对罪的悲伤和悲哀,使自己重新转向神。它包括向神祈求,寻求指引和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一个引向洁净的过程(诗篇 69:10)。尼尼微人理解约拿信息的严肃性,所以他们便宣告禁食,来寻求神的宽恕和怜悯。
尼尼微人不仅禁食,而且都穿麻衣。在古代世界,哀悼的人通常以麻衣束腰,它是一种由山羊毛或骆驼毛制作的衣服。这种衣服粗糙而且不舒适。穿麻衣象征着悲伤或者绝望。例如,先知约珥要祭司们穿麻衣,哀号,以表达他们的损失,因为蝗灾已经毁坏了犹大地(约珥记 1:13)。同样地,尼尼微人用穿麻衣来表达对自己罪的悲伤。所有尼尼微人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这样做了,这种表达指的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或者年龄如何。
约拿的信息不仅触动了尼尼微人的生命,而且传到了王宫。当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灰这个词指的是物质燃烧后所留下的粉状残留物。与禁食,穿麻衣一样,灰也是忏悔和谦卑的表达,暗示着一种寻求宽恕的急切愿望。
因此,尼尼微王坐在灰中的表述显示他在哀悼和悔改(约伯记 2:8;路加福音 10:13)。他在耶和华以色列王面前谦卑下来,使自己离开权力的宝座,以麻衣取代自己的王袍。这样做时,他便承认神是全能者,怀着一颗破碎且痛悔的心来到祂面前。接着,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
在希伯来文中,尼尼微王使人遍告通城的字面意思是"他呼求"。动词"呼求"经常表示求救,描述人在剧烈的痛苦中寻求拯救(创世记 27:34)。这个含义清楚地表明,尼尼微王理解情况的严重性。他知道,如果状况保持不变的话,神会在四十日内毁灭大城尼尼微;他也知道,他一个人不可能做出必要的改变。所以,他向城中百姓发出请求,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甚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尼尼微王积极地回应了约拿的布道。他与他的大臣一起颁布法令,宣布全城禁食,强化百姓的决定(5节)。但是,这个法令要求极度严格,因为王禁止人和动物品尝任何东西。他们不能吃,也不能喝水;他们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神那里,向祂祈求宽恕和怜悯。
人和动物不仅要限制吃喝,也要有谦卑的姿态,向神寻求宽恕。王建议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换句话说,尼尼微人要穿麻衣,并且要在他们所有的动物身上披上麻衣。百姓这样做,是要表达他们对罪的悲痛和悲伤,使自己重新转向神。因为王宣布,人要切切求告神。
译为求告的动词是希伯来文中的 "qāraʾ",它在前两章多次出现(约拿书 1:2, 6, 14, 2:2)。在圣经中,该动词经常指向神发出的哀歌(诗篇79:6, 116:4)。在前一章,约拿因痛苦呼求神(约拿书2:2);这里,尼尼微王命令他的百姓呼求神。
尼尼微人不仅呼求神,而且是切切地呼求。译为切切的词其字面意思是"以力量"或者"用力量"。这个词在别处用来指极度的身体力量或者精力。例如在士师记中,我们知道有一个叫"耶宾"的迦南王大大欺压以色列人"二十年"(士师记 4:3;士师记 8:1, 撒母耳记上 2:16)。此处,在我们的经文中,这个词描述一种属灵上的强烈努力。尼尼微人要真诚坚定地寻求神,就像一个勇士,用他的力量和技巧去打仗,为要使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动词离开描绘了方向的改变,离开既定路线。译为恶的词是希伯来文中的 "raʿah",指的是邪恶的事情。在我们的语境中,尼尼微人的道是恶的。道一词是希伯来文单词 "derek",表示道路或小道。这里,它从比喻的角度来描述尼尼微人的邪恶状况,王进一步将其描述为强暴。
译为强暴的词在希伯来文是 "chāmās",其范围从谋杀和强奸到邪恶和流血(俄巴底亚书 1:10)。这个描述适合尼尼微,因为它是古代世界中最残暴的城市之一(那鸿书3章)。因此,王要求百姓停止他们的恶行和强暴。王并不知道神会怎样回应他们的恳求,便宣告,或者神转意后悔。
或者一词是表达希望的谦卑方式(约珥记 2:14),暗示没有人知道神要做什么,因为祂是神。简单地说,神的行为并不依赖于人的需求。神就是神,"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诗篇 115:3下)。尽管王不知道神会怎样回应这个恳求,但他推测,神也许会显出祂的怜悯,后悔所发出的审判。
动词后悔指的是放弃强烈的意图或者残忍的对待,也就是说,神要改变祂的行动方案。祂不会毁灭尼尼微人,却会改变心意,不发烈怒,使他们不致灭亡。实质上,神会在尼尼微人身上施怜悯。
询问圣经说
约拿书 3:5-9 解释
当约拿开始宣告神要在"四十日"内毁灭尼尼微的计划时,尼尼微人信服神。译为信服的词指的是安全或者坚定,表达信任某人或者接受某事为真的概念(申命记 27:15-26)。
因此,尼尼微人信服神这个陈述,指的是他们把警告放在心上,严肃对待约拿的话,将其视为来自神的信息。当他们注重从先知听到的正义宣告,并相信这神圣的信息时,便宣告禁食。
禁食指的是为宗教目的而刻意戒绝食物。禁食不是一种坚持自己意志的方式,而是一种将自己向神敞开的方式,表达对罪的悲伤和悲哀,使自己重新转向神。它包括向神祈求,寻求指引和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一个引向洁净的过程(诗篇 69:10)。尼尼微人理解约拿信息的严肃性,所以他们便宣告禁食,来寻求神的宽恕和怜悯。
尼尼微人不仅禁食,而且都穿麻衣。在古代世界,哀悼的人通常以麻衣束腰,它是一种由山羊毛或骆驼毛制作的衣服。这种衣服粗糙而且不舒适。穿麻衣象征着悲伤或者绝望。例如,先知约珥要祭司们穿麻衣,哀号,以表达他们的损失,因为蝗灾已经毁坏了犹大地(约珥记 1:13)。同样地,尼尼微人用穿麻衣来表达对自己罪的悲伤。所有尼尼微人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这样做了,这种表达指的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或者年龄如何。
约拿的信息不仅触动了尼尼微人的生命,而且传到了王宫。当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灰这个词指的是物质燃烧后所留下的粉状残留物。与禁食,穿麻衣一样,灰也是忏悔和谦卑的表达,暗示着一种寻求宽恕的急切愿望。
因此,尼尼微王坐在灰中的表述显示他在哀悼和悔改(约伯记 2:8;路加福音 10:13)。他在耶和华以色列王面前谦卑下来,使自己离开权力的宝座,以麻衣取代自己的王袍。这样做时,他便承认神是全能者,怀着一颗破碎且痛悔的心来到祂面前。接着,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
在希伯来文中,尼尼微王使人遍告通城的字面意思是"他呼求"。动词"呼求"经常表示求救,描述人在剧烈的痛苦中寻求拯救(创世记 27:34)。这个含义清楚地表明,尼尼微王理解情况的严重性。他知道,如果状况保持不变的话,神会在四十日内毁灭大城尼尼微;他也知道,他一个人不可能做出必要的改变。所以,他向城中百姓发出请求,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甚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尼尼微王积极地回应了约拿的布道。他与他的大臣一起颁布法令,宣布全城禁食,强化百姓的决定(5节)。但是,这个法令要求极度严格,因为王禁止人和动物品尝任何东西。他们不能吃,也不能喝水;他们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神那里,向祂祈求宽恕和怜悯。
人和动物不仅要限制吃喝,也要有谦卑的姿态,向神寻求宽恕。王建议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换句话说,尼尼微人要穿麻衣,并且要在他们所有的动物身上披上麻衣。百姓这样做,是要表达他们对罪的悲痛和悲伤,使自己重新转向神。因为王宣布,人要切切求告神。
译为求告的动词是希伯来文中的 "qāraʾ",它在前两章多次出现(约拿书 1:2, 6, 14, 2:2)。在圣经中,该动词经常指向神发出的哀歌(诗篇79:6, 116:4)。在前一章,约拿因痛苦呼求神(约拿书2:2);这里,尼尼微王命令他的百姓呼求神。
尼尼微人不仅呼求神,而且是切切地呼求。译为切切的词其字面意思是"以力量"或者"用力量"。这个词在别处用来指极度的身体力量或者精力。例如在士师记中,我们知道有一个叫"耶宾"的迦南王大大欺压以色列人"二十年"(士师记 4:3;士师记 8:1, 撒母耳记上 2:16)。此处,在我们的经文中,这个词描述一种属灵上的强烈努力。尼尼微人要真诚坚定地寻求神,就像一个勇士,用他的力量和技巧去打仗,为要使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动词离开描绘了方向的改变,离开既定路线。译为恶的词是希伯来文中的 "raʿah",指的是邪恶的事情。在我们的语境中,尼尼微人的道是恶的。道一词是希伯来文单词 "derek",表示道路或小道。这里,它从比喻的角度来描述尼尼微人的邪恶状况,王进一步将其描述为强暴。
译为强暴的词在希伯来文是 "chāmās",其范围从谋杀和强奸到邪恶和流血(俄巴底亚书 1:10)。这个描述适合尼尼微,因为它是古代世界中最残暴的城市之一(那鸿书3章)。因此,王要求百姓停止他们的恶行和强暴。王并不知道神会怎样回应他们的恳求,便宣告,或者神转意后悔。
或者一词是表达希望的谦卑方式(约珥记 2:14),暗示没有人知道神要做什么,因为祂是神。简单地说,神的行为并不依赖于人的需求。神就是神,"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诗篇 115:3下)。尽管王不知道神会怎样回应这个恳求,但他推测,神也许会显出祂的怜悯,后悔所发出的审判。
动词后悔指的是放弃强烈的意图或者残忍的对待,也就是说,神要改变祂的行动方案。祂不会毁灭尼尼微人,却会改变心意,不发烈怒,使他们不致灭亡。实质上,神会在尼尼微人身上施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