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路加福音 4:2-4 含义

魔鬼对耶稣施行了三次诱惑中的第一次。他要求耶稣在旷野禁食四十天四十夜后,使用他的神力将石头变成面包。耶稣用圣经驳斥了魔鬼。

与这段经文平行的福音书记载的是马太福音 4:2-4马可福音 1:12

耶稣在旷野逗留了四十天,魔鬼的试探。那四十天他什么也没吃,四十天过后,他就饿了(第 2 节)。

耶稣“旷野”禁食路加福音 4:1)。

禁食是一种精神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个人有意剥夺自己的一些有限的利益(通常是食物),以便更多地依赖终极利益——上帝(而减少对有限的利益的依赖)。

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耶稣禁食,因为路加告诉我们,那些日子里,他什么都没吃。禁食是一种精神锻炼,需要并增强谦卑自制的美德。在严酷的荒野中禁食四十天四十夜(马太福音4:2),需要严格的纪律。耶稣感到的饥饿感可能会越来越强烈。这是耶稣深切感受到人性的脆弱和无力的时刻。在脆弱中,耶稣选择了谦卑:顺从圣灵,信靠并依靠上帝。

耶稣的禁食持续了四十天四十夜,这并非毫无意义。在犹太文化中,四十是一个象征考验和纪律的数字。在旧约中,四十天以及四十天四十夜的时期反复出现。

旧约中四十四十天和四十夜的一些引用(以及可能的弥赛亚相似之处)如下:

  • 洪水——四十天四十夜是上帝降下大雨在地上的确切时间(创世记 7:12)。上帝因不顺服而审判世界。耶稣是拯救人类免遭审判的方舟。
  • 探子——十二个探子搜寻应许之地的时间恰好是四十天四十夜(《民数记》13:25)。其中十个探子看到这片土地很好,但当他们看到前方的困难时,他们变得害怕,拒绝相信上帝的承诺。撒旦会通过向耶稣展示捷径来考验他,绕过他面临的所有困难,试图让他不相信上帝的承诺。
  • 以利亚的禁食——四十天四十夜正是以利亚在前往“何烈山,即神的山”(何烈山是西奈山的另一个名字,列王纪上 19:8)的途中禁食的时间。正如大卫被犹太人视为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一样,以利亚也被视为以色列最伟大的先知。耶稣的奇迹在数量和威力上与以利亚的奇迹相当,甚至超过以利亚的奇迹。
  • 以西结的示范——四十天四十夜正是先知以西结侧卧以象征性地“承担犹大家的罪孽”的确切时间(以西结书 4:6)。耶稣来是为了承担犹大(和世界)的罪孽。
  • 约拿的传道——四十天四十夜正是先知约拿向尼尼微人传讲上帝警告的时间(约拿书3:4)。耶稣也传讲悔改的福音,让人们避免毁灭。
  • 四十是以色列人在进入应许之地之前在旷野流浪的年数(出埃及记 16:35;民数记 32:13;申命记 29:5)。这是他们进入应许之地的准备时间。耶稣被引到旷野接受试探,也是准备时间。
  • 四十也是以色列前三位国王统治的年数:扫罗(使徒行传 13:21),大卫(列王纪上 2:11)和所罗门(列王纪上 11:42)。耶稣作为犹太人之王降临。

魔鬼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就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第 3 节)

禁食四十天四十夜,他饿了。就在那时,当耶稣饥饿且身体虚弱时,魔鬼试探那个引诱夏娃违背上帝命令的现在来考验耶稣

这次诱惑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魔鬼选择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来诱惑耶稣:当耶稣身体虚弱的时候。耶稣禁食四十天四十夜后感到饥饿。实验表明,人类的意志力是一种资源,最终会因疲劳或饥饿而耗尽。撒旦选择了一个耶稣很可能没有人类力量抵抗的时候来诱惑必须谦卑自己,完全依靠圣灵。

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魔鬼选择的第一个考验耶稣场景是食物。耶稣饥饿的时候,魔鬼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就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吧。” (第 3 节)

真正的诱惑是什么?撒旦本可以说:“你为什么不把这些石头变成面包,这样你就不会死了?”但撒旦并不关注单纯的肉体生存。他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价值——耶稣的核心身份。撒旦以一个条件短语开始他的诱惑:“如果你是上帝之子” 。在诱惑的开场攻击中,撒旦要求耶稣证明他是谁。撒旦似乎在说:“如果真的是上帝之子,那么你就不会在这里挨饿,你会用你的力量来养活自己。一定不是你所说的那个人。”

魔鬼完全知道耶稣是神。但他也看到,经过四十天四十夜的禁食,耶稣的身体已经虚弱了。诱惑者的建议是命令这些石头变成面包,以证明耶稣神的儿子魔鬼试图让耶稣犯下的是依靠自己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通过跟随圣灵来信靠他的父。

作为神的儿子,耶稣有能力和权威把石头变成面包,以满足他的饥饿。事实上,耶稣最终会在他的奇迹之一中创造面包,那时用几个面包喂饱了五千人(马太福音14:13-21)。当耶稣在那个例子中创造面包时,这并不是罪过。撒旦哄骗耶稣犯下的罪是简单地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不是遵循上帝的引导。耶稣在约翰福音中谈到了化身为人时所接受的限制: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除非他看见父所做的事;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
约翰福音 5:19

“我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我怎样听见,就怎样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旨意,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旨意。”
约翰福音 5:30

撒旦的诱惑是让耶稣做一件违背天父指示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喂饱自己。因此,如果耶稣按照撒旦的建议行事,那将是一种罪过,因为那不是天父指示的行为。

上帝之子成为人,以人的身份履行律法,而这就要求圣子服从天父的意志,而不是追随自己的胃口和欲望。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第 4 节)

马太对耶稣回应的记述包括所引用经文的对照。对照是“但论到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为他的犹太听众引用了更详细的参考资料。路加为他的希腊听众简要介绍了参考资料。

耶稣用圣经中的真理抵挡魔鬼的诱惑。耶稣告诉魔鬼,不能只靠填饱肚子来维持生命,而要靠信靠上帝和服从他的命令。服从上帝的每一句话才是生命的真正源泉。

这句话证明了男人和女人不仅仅是肉体,正如身体需要面包来滋养身体一样,他们的灵魂需要上帝的话语来滋养精神。耶稣用来驳斥魔鬼的经文来自摩西五经《申命记》。

“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申命记 8:3

《申命记》是摩西将领导权移交给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之前的告别演讲。在这节经文中,摩西解释了上帝将以色列人带入旷野的部分目的,他们在那里吃了四十年的吗哪(出埃及记 16:35)。耶稣引用这段经文时宣称,上帝正在给祝福,让有机会通过经验学到宝贵的教训。

耶稣在人性中学会了顺服(希伯来书 5:8)。他对魔鬼第一次诱惑的反应表明了三件事。首先,耶稣意识到他在旷野的经历是学习顺服的机会。其次,耶稣选择接受申命记 8:3 中的观点,即这种困难的情况是一种祝福,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第三,耶稣认识到撒旦在诱惑违背天父的意愿来创造自己的处境。天父总是选择对我们最有利的事情,而耶稣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就是拒绝上帝的领导。

像他的弟兄以色列人一样,耶稣在旷野中因饥饿而被上帝的灵所感动。上帝为以色列人提供了奇迹般神秘地从天上出现的吗哪。上帝这样做是为了让以色列人知道,他们的生命是通过服从上帝而得以维持的。通过引用这段经文,耶稣提醒魔鬼这个现实。他选择了服从和生命的道路,而不是罪恶和死亡。基督拒绝了魔鬼的诱惑,应该表现得好像是自给自足的。相反,选择依靠他的父亲。当我们回想起耶稣作为上帝确实是自给自足的,但基督为了服从他的父亲而放弃了他的自给自足,并相信圣灵会在他软弱的时候支持时,的谦卑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耶稣克服了这种诱惑时,表明自己比摩西更伟大,实现了摩西在申命记 18:15 中的预言。摩西在旷野带领以色列人,击打岩石使水流出,而不是按照指示对岩石说话,他犯了自力更生的罪。结果,摩西不被允许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民数记 20:2-13)。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