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事件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马可福音10:17-22和路加福音18:18-25。
当耶稣离开称为犹太境内约旦河外的地方,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时,有一个人带着一个恳切的问题来见他。
这人是一个少年人,产业很多。路加说,他是个官,很富有(路加福音18:18, 23)。作为官员,他是有权柄和影响力的人;他也品行端正,遵守诫命。这富有的少年官可能以虔诚闻名。没有多少有钱有势的人来见耶稣,但这人做到了。而且,不像尼哥底母是在夜里悄悄来见耶稣(约翰福音3:1-2),这人并不怕公开表露自己对耶稣的敬仰和极大的尊重。
马可描述了这富有少年官的热情和谦卑,他“跑来,跪在他面前”(马可福音10:17)。一位重要人物追着耶稣跑的画面,很可能会引起注意。犹太男人并不跑,而跑被看为是有失尊严或丧失自尊的表现。当他追上耶稣时,就跪在他面前,向众人显明,耶稣比他大。
这虔诚的少年人认出并称呼耶稣为具有伟大道德权威的人。他称耶稣为“良善的夫子”(马可福音10:17;路加福音18:18)。希腊文夫子一词是“Didaskalos”。“Didaskalos”是对希伯来文“拉比”的希腊用词(约翰福音1:38)。拉比在犹太文化中是受尊重的;拉比是一个荣誉称号;拉比是律法和先知的专家。他们教导应当如何应用神的诫命。
这富有,谦卑,品行端正,有影响力,年少的官员大胆地,恳切地,实际地跑在耶稣后面。他这样做是因为相信耶稣能够回答他最重要的问题。
他惊人的举动,内心和对耶稣的信心表明,这人要么相信耶稣是弥赛亚,要么至少希望他是弥赛亚。
他的问题是“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就他问耶稣的问题而言,马可和路加比马太更加具体。他们写到,“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马可福音10:17;路加福音18:18)。
“得”某物意味着得到或获取它。得是一个通用术语。得某物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是买来,发现或找到,赚取,给予,建造,继承或承受等。承受某物是得东西的一个具体方式。承受,意味着从家人或捐助者手中得到,继承或接受某物。产业是传承给一个人的东西,是合法属于一个人的东西,但传承或拥有这份产业的实际行动可能还未发生。得到一份产业是在指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条件满足时。
这人是在问耶稣:“我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得到我的永生基业?”
但是,这富有少年官所说的永生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进天堂,永远活着”?还是指“进入天国”?问题中永生的含义是理解的一个关键性词汇。
有人说,这位少年官是在问如何进入天堂,并永远住在那里。圣经教导说,人是通过相信耶稣而获得永生的恩赐,也说我们的好行为与接受这份礼物无关。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
耶稣告诉尼哥底母,永生的恩赐是相信他是神的儿子。他告诉尼哥底母,要获得永生的恩赐需要有足够的信心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盼望从罪的毒害中获救(约翰福音3:14-16)。
永生的恩赐是纯粹的恩典和单纯的信心。然而,永生也是一个赏赐,是可以承受的东西。这一点在罗马书2章比较清楚,保罗说,在审判之时,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罗马书2:6-7)。
我们在这节经文看到,永生是一份赏赐,是因行善,寻求讨神喜悦,寻求从祂而非从世界而来的尊贵,荣耀和不朽。
当我们思考耶稣如何理解和回答这位相信之人的问题时,就看到它是基于忠心,是对行善的赏赐,而非基于救恩的信心。耶稣回答他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如果耶稣告诉他的是他需要做什么才能永远住在天堂的话,那他的回答就与他在约翰福音3:14-16所告诉尼哥底母的相矛盾。
更有可能的是,耶稣是在回答,这人需要做什么才能进入天国,接受其福气。
鉴于马太福音以国度为中心的背景;考虑到这位富有,年少,虔诚,相信之人的身份;明白耶稣对这人问题的回答;思考耶稣和门徒之后就这次交流的讨论(马太福音19:23-26),那这人所问耶稣问题的本质就毫无疑问了,即他是在问他需要做什么才能进入天国。
马太福音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向犹太人确认耶稣是弥赛亚,君王,拥有可以凭信心之举进入的国度。耶稣在马太福音被强调为:
马太所描述耶稣的事工是宣讲天国(马太福音4:17)。耶稣对那些相信他之人的目标是让他们通过忠心的生活进入国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领受天国的福气。
耶稣的教导是有关天国的(马太福音5-7章;8:10-12;10:5-42;12:25;13:52;16:24-28;17:25-27;18:3-4;19:12;19:14;20:20-28;26:29)。
耶稣的比喻几乎都是在描绘天国内的事(马太福音13:19;;;;;;;;;;; 13:2413:3113:3313:4413:4513:4718:2320:122:225:125:14)。
耶稣的主要劝勉,从“先求神的国”(马太福音6:33)到“大使命”(马太福音28:18-20)都是考虑天国而发出的。我们通过寻求天国而进入天国,通过顺从大使命而寻求天国。
在马太福音的语境中,得永生是以下术语的同义词:
留意这些劝勉中四个含有进入的;也要留意进入永生(马太福音19:17)正是耶稣用来回答这人的表达。再次留意“进神的国”(马太福音19:24)和“得救”(马太福音19:25)是耶稣和门徒用来描述这富有,少年官走开时所错失的东西。在此,“得救”指的是从失去生命的最大赏赐中获救。
耶稣明确指出,进入圆满永生的方式就是进入天国;是获得在今生可以获得之最大祝福的方式。跟随耶稣,按他的方式行事是我们进入天国的途径。
耶稣在回答富有少年官的开头提了另一个问题和评述: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马可和路加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马可福音10:18;路加福音18:19)。
神是唯一良善的那位。耶稣的反问是对这位有影响力和敬畏神之官员的挑战和邀请。对这位虔诚少年人是挑战和邀请,而他可能已经相信耶稣是弥赛亚,甚至走得更远,承认耶稣也是神。
耶稣是良善的道德夫子。自他升天后的两千年中,许多人认为他的道德教训,即甚至要从心里爱我们的仇敌,是世界上所见过最崇高的道德体系。但耶稣远不止是良善的道德夫子,他不允许这人只是称他为良善。如果他要称他为良善,就必须也称他为神,没有中间地带。如果我们要谈论何为善事,就应当意识到且准备好承认我们是在谈论神的事。
耶稣告诉他,他必须做什么,才能在神的国得和继承永生。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重要的是要留意,在此耶稣将得永生和进入永生/生命(译者注:原文直译是“进入生命”,没有“永”这一形容词)等同起来。这再次强调,这里的主题不是如何通过重生获取永生的恩赐,而是如何进入永生/生命,意思是如何获取今生可得的最大祝福,这也显然是少年官所希望的。耶稣明确指出,从生命中获取最大利益是按照神的诫命而活。神知道什么对我们最有益。祂的诫命是为我们的最大利益而赐。所以,如果我们遵循神的诫命,那我们就能从生命中得到最好的东西。
我们从耶稣与法利赛人的互动中得知,他们用诫命覆盖了以色列(马太福音23:4, 23)。对此问题少年人回答说,什么诫命?
有人说,这人并无道德原则,而是在试图寻找漏洞。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耶稣貌似不这么认为。耶稣通常会指出假冒为善,而他在此对诚实和最恳切的问题给出了诚实的回答。耶稣明确告诉他,他必须遵守的诫命:
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
这些是通过摩西所赐十诫中的第五条到第九条诫命(出埃及记20:13-16;申命记5:17-20)。这些都必与对待他人有关。耶稣用之后称为“第二大诫命”总结了这些诫命,又当爱人如己(利未记19:18;马太福音22:39)。
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 (马可福音10:20;路加福音18:21)。
这也是真实的答案。耶稣接受了他诚实坦率的回复。他并未挑战或忽视,正如他经常对那些怀疑的人(马太福音11:4-6;马可福音9:23),欺骗的人(约翰福音4:16-18),假冒为善伪装的人(马太福音9:4;;; 16:421:24-2522:18;路加福音23:9;约翰福音6:26;; 7:338:19)所做的那样。
相反,耶稣知道这位少年人是真诚的。
他知道,他如何竭力遵守耶稣刚刚提到的诫命。他看到,他正处在完成神圣命定和承受神圣产业的尖端。他几乎完全了,已做好准备进入天国了。他真的已经遵守了诫命,现在在问耶稣他还能做什么来得永生。
马可说,当耶稣听到这人的回答,看着他的眼睛,“就爱他”(马可福音10:21)。这人真的了不起。他表现出耶稣所寻找的那种热心和忠诚,表达了跟随耶稣的极大兴趣。可是,少年人向耶稣表达说,他觉得自己依然缺少什么。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感知,那就是生命远比他经历的更多。所以,基于这样的饥渴和少年人所表达的恳切愿望,耶稣给了他一个直截了当的回答。
耶稣的回答以“你还缺少一件”开始(马可福音10:21;路加福音18:22)。马太写到,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完全的希腊文单词是“teleios”,意思是“完美”或“满足”。“Teleios”具有成就感或实现目标或目的的含义。这与耶稣在登山宝训所说“要完全”是同一个词。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马太福音5:48)
这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它意味着耶稣的回答应用于任何一个清楚地问“我要如何在今生获取所能获取的最大绝对值”的人。
这位富有的少年官有道德,也很富有,但他谦卑地知道自己依然缺乏。否则,他就不会来到耶稣面前问这一问题。耶稣完全愿意他做完全人,并告诉他,你若真的愿意作完全人,以下是你可以做的善事: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耶稣的回答是要将少年人的投资时间框架从今生转向来生,从在地上获取财宝转向在天上的财宝。一如既往,这是充满悖论的。在今生获取最大值是要放弃在今生的一切,以预备来生。
如果少年人刚刚说,“好吧,那我是良善的”,耶稣可能会说,“很高兴遇到你,很开心你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但这富有的少年官问耶稣,如何才能获取生命的最大值。耶稣知道,尽管这位少年人很虔诚,但要在生命中获取最大收获,他还有一个障碍。这人拥有很多世上的财宝,它们稍纵即逝。耶稣是在告诉他,如何用这些来储存财宝在天上(马太福音6:19-20)。
耶稣说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耶稣似乎是字面意义上的变卖一切,分给穷人,自己变成穷人。眼下就有机会成为基督在地上的门徒。或许他会成为主要门徒之一,甚至可能取代犹大的位置。耶稣很快就会死,他的门徒会分散。财产和其它责任会成为在世界各地传福音的一个障碍。
耶稣实际上是在要求这人变卖一切。重要的是要留意,耶稣不是说“变卖你所有的,献与我的事工”。难道这是一个普遍命令,要求其他人也要确实地变卖他们所有的财产,分给穷人吗?显然不是。否则,整个基督教社会就像是玩烫手山芋的游戏一样,陷入无休止的财产流失循环中。这样的顺服只会造成混乱和无序,而非和谐和人类繁荣,也会违背神赐给男人女人生养众多和忠心管理的创造命令(创世记1:28)。
然而,耶稣对少年官的劝诫确实适用于所有的信徒。
在劝诫他变卖和分散所有的财产时,耶稣是在邀请他将全心献给天国(马太福音6:21)。他是在邀请他为他的缘故失去自己的“psuche”(生命),好在基督里找到生命(马太福音16:25)。他是在邀请他通过窄门进入永生(马太福音7:13)。这段经文邀请每位信徒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转托”给神,让祂看为合适地来使用。它是一份邀请,让我们像管家一样地生活,管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像为神的国管理一样。有时,这可能包括交出所有,或很大的一部分。神已经将一切赐给我们享有(提摩太前书6:17)。但金钱是一个严苛的主人,如果我们事奉他,它就导致我们失去喜乐。这正是为什么保罗指示所有富有之人要慷慨(提摩太前书6:18)。
耶稣是在告诉我们要将地上的财产看作是我们要失去的,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看作天国的资源。这是引导我们得永生或进入天国生命(也就是“获取今生生活中的最大值”)之态度的一部分。这当然需要极大的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积蓄在天上财宝的赏赐,远远超过我们凭借今生的钱财所能给予自己的回报。但是,事实证明,我们从今生所能获取的主要机会是学习凭信认识神和他人。这是我们在今生难得的宝贵机会。在来生,我们将凭眼见认识神(启示录21:22-23)。凭信认识神是一个如此奇妙的机会,以至天使都在察看教会,为要自己更多地认识神(以弗所书3:10)。
富有的少年官,你抓着这些财宝却失去自己的生命(“pusche”)和天国里的永生产业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6)。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应用这一原则,即将已经属于神的“转托”于神,以管理者的身份生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从我们的手中流逝,但我们唯一能带走的东西是我们预先送走的。
耶稣赐给少年人的伟大投资建议是:积蓄财宝在天上。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照做。
马太写到,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神爱乐意捐赠的人(哥林多后书9:7)。如果我们想要收割很大的收成,就需要在今生撒下慷慨的种子(加拉太书6:7);如果我们作管家生活,就不会害怕失去地生活,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属于神;如果我们执着于今生的事物,就会错失极大的祝福和赏赐,就像这位富有的少年官一样。
耶稣所告诉他去做的事使他极度忧愁。这了不起的少年人离开了天国最满足的祝福,因为他的心被世上的财宝所缠累。他无法离开他所拥有的一切跟从耶稣,因为他被他的产业所占有,他跟从他心的主人(马太福音6:24)。那一天,就在他即将进入最丰盛和最完整的永生经历时,这富有的少年官走了宽门和大路(马太福音7:13)。这少年官很可能获得了部分赏赐,而不是满足的赏赐。约翰在他的第二卷书信中警告他的门徒:
“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约翰二书1:8)
询问圣经说
马太福音 19:16-22 含义
这一事件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马可福音10:17-22和路加福音18:18-25。
当耶稣离开称为犹太境内约旦河外的地方,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时,有一个人带着一个恳切的问题来见他。
这人是一个少年人,产业很多。路加说,他是个官,很富有(路加福音18:18, 23)。作为官员,他是有权柄和影响力的人;他也品行端正,遵守诫命。这富有的少年官可能以虔诚闻名。没有多少有钱有势的人来见耶稣,但这人做到了。而且,不像尼哥底母是在夜里悄悄来见耶稣(约翰福音3:1-2),这人并不怕公开表露自己对耶稣的敬仰和极大的尊重。
马可描述了这富有少年官的热情和谦卑,他“跑来,跪在他面前”(马可福音10:17)。一位重要人物追着耶稣跑的画面,很可能会引起注意。犹太男人并不跑,而跑被看为是有失尊严或丧失自尊的表现。当他追上耶稣时,就跪在他面前,向众人显明,耶稣比他大。
这虔诚的少年人认出并称呼耶稣为具有伟大道德权威的人。他称耶稣为“良善的夫子”(马可福音10:17;路加福音18:18)。希腊文夫子一词是“Didaskalos”。“Didaskalos”是对希伯来文“拉比”的希腊用词(约翰福音1:38)。拉比在犹太文化中是受尊重的;拉比是一个荣誉称号;拉比是律法和先知的专家。他们教导应当如何应用神的诫命。
这富有,谦卑,品行端正,有影响力,年少的官员大胆地,恳切地,实际地跑在耶稣后面。他这样做是因为相信耶稣能够回答他最重要的问题。
他惊人的举动,内心和对耶稣的信心表明,这人要么相信耶稣是弥赛亚,要么至少希望他是弥赛亚。
他的问题是“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就他问耶稣的问题而言,马可和路加比马太更加具体。他们写到,“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马可福音10:17;路加福音18:18)。
“得”某物意味着得到或获取它。得是一个通用术语。得某物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是买来,发现或找到,赚取,给予,建造,继承或承受等。承受某物是得东西的一个具体方式。承受,意味着从家人或捐助者手中得到,继承或接受某物。产业是传承给一个人的东西,是合法属于一个人的东西,但传承或拥有这份产业的实际行动可能还未发生。得到一份产业是在指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条件满足时。
这人是在问耶稣:“我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得到我的永生基业?”
但是,这富有少年官所说的永生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进天堂,永远活着”?还是指“进入天国”?问题中永生的含义是理解的一个关键性词汇。
有人说,这位少年官是在问如何进入天堂,并永远住在那里。圣经教导说,人是通过相信耶稣而获得永生的恩赐,也说我们的好行为与接受这份礼物无关。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以弗所书2:8-9)
耶稣告诉尼哥底母,永生的恩赐是相信他是神的儿子。他告诉尼哥底母,要获得永生的恩赐需要有足够的信心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盼望从罪的毒害中获救(约翰福音3:14-16)。
永生的恩赐是纯粹的恩典和单纯的信心。然而,永生也是一个赏赐,是可以承受的东西。这一点在罗马书2章比较清楚,保罗说,在审判之时,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罗马书2:6-7)。
我们在这节经文看到,永生是一份赏赐,是因行善,寻求讨神喜悦,寻求从祂而非从世界而来的尊贵,荣耀和不朽。
当我们思考耶稣如何理解和回答这位相信之人的问题时,就看到它是基于忠心,是对行善的赏赐,而非基于救恩的信心。耶稣回答他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如果耶稣告诉他的是他需要做什么才能永远住在天堂的话,那他的回答就与他在约翰福音3:14-16所告诉尼哥底母的相矛盾。
更有可能的是,耶稣是在回答,这人需要做什么才能进入天国,接受其福气。
鉴于马太福音以国度为中心的背景;考虑到这位富有,年少,虔诚,相信之人的身份;明白耶稣对这人问题的回答;思考耶稣和门徒之后就这次交流的讨论(马太福音19:23-26),那这人所问耶稣问题的本质就毫无疑问了,即他是在问他需要做什么才能进入天国。
马太福音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向犹太人确认耶稣是弥赛亚,君王,拥有可以凭信心之举进入的国度。耶稣在马太福音被强调为:
马太所描述耶稣的事工是宣讲天国(马太福音4:17)。耶稣对那些相信他之人的目标是让他们通过忠心的生活进入国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领受天国的福气。
耶稣的教导是有关天国的(马太福音5-7章;8:10-12;10:5-42;12:25;13:52;16:24-28;17:25-27;18:3-4;19:12;19:14;20:20-28;26:29)。
耶稣的比喻几乎都是在描绘天国内的事(马太福音13:19;;;;;;;;;;; 13:2413:3113:3313:4413:4513:4718:2320:122:225:125:14)。
耶稣的主要劝勉,从“先求神的国”(马太福音6:33)到“大使命”(马太福音28:18-20)都是考虑天国而发出的。我们通过寻求天国而进入天国,通过顺从大使命而寻求天国。
在马太福音的语境中,得永生是以下术语的同义词:
留意这些劝勉中四个含有进入的;也要留意进入永生(马太福音19:17)正是耶稣用来回答这人的表达。再次留意“进神的国”(马太福音19:24)和“得救”(马太福音19:25)是耶稣和门徒用来描述这富有,少年官走开时所错失的东西。在此,“得救”指的是从失去生命的最大赏赐中获救。
耶稣明确指出,进入圆满永生的方式就是进入天国;是获得在今生可以获得之最大祝福的方式。跟随耶稣,按他的方式行事是我们进入天国的途径。
耶稣在回答富有少年官的开头提了另一个问题和评述: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马可和路加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马可福音10:18;路加福音18:19)。
神是唯一良善的那位。耶稣的反问是对这位有影响力和敬畏神之官员的挑战和邀请。对这位虔诚少年人是挑战和邀请,而他可能已经相信耶稣是弥赛亚,甚至走得更远,承认耶稣也是神。
耶稣是良善的道德夫子。自他升天后的两千年中,许多人认为他的道德教训,即甚至要从心里爱我们的仇敌,是世界上所见过最崇高的道德体系。但耶稣远不止是良善的道德夫子,他不允许这人只是称他为良善。如果他要称他为良善,就必须也称他为神,没有中间地带。如果我们要谈论何为善事,就应当意识到且准备好承认我们是在谈论神的事。
耶稣告诉他,他必须做什么,才能在神的国得和继承永生。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重要的是要留意,在此耶稣将得永生和进入永生/生命(译者注:原文直译是“进入生命”,没有“永”这一形容词)等同起来。这再次强调,这里的主题不是如何通过重生获取永生的恩赐,而是如何进入永生/生命,意思是如何获取今生可得的最大祝福,这也显然是少年官所希望的。耶稣明确指出,从生命中获取最大利益是按照神的诫命而活。神知道什么对我们最有益。祂的诫命是为我们的最大利益而赐。所以,如果我们遵循神的诫命,那我们就能从生命中得到最好的东西。
我们从耶稣与法利赛人的互动中得知,他们用诫命覆盖了以色列(马太福音23:4, 23)。对此问题少年人回答说,什么诫命?
有人说,这人并无道德原则,而是在试图寻找漏洞。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耶稣貌似不这么认为。耶稣通常会指出假冒为善,而他在此对诚实和最恳切的问题给出了诚实的回答。耶稣明确告诉他,他必须遵守的诫命:
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
这些是通过摩西所赐十诫中的第五条到第九条诫命(出埃及记20:13-16;申命记5:17-20)。这些都必与对待他人有关。耶稣用之后称为“第二大诫命”总结了这些诫命,又当爱人如己(利未记19:18;马太福音22:39)。
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 (马可福音10:20;路加福音18:21)。
这也是真实的答案。耶稣接受了他诚实坦率的回复。他并未挑战或忽视,正如他经常对那些怀疑的人(马太福音11:4-6;马可福音9:23),欺骗的人(约翰福音4:16-18),假冒为善伪装的人(马太福音9:4;;; 16:421:24-2522:18;路加福音23:9;约翰福音6:26;; 7:338:19)所做的那样。
相反,耶稣知道这位少年人是真诚的。
他知道,他如何竭力遵守耶稣刚刚提到的诫命。他看到,他正处在完成神圣命定和承受神圣产业的尖端。他几乎完全了,已做好准备进入天国了。他真的已经遵守了诫命,现在在问耶稣他还能做什么来得永生。
马可说,当耶稣听到这人的回答,看着他的眼睛,“就爱他”(马可福音10:21)。这人真的了不起。他表现出耶稣所寻找的那种热心和忠诚,表达了跟随耶稣的极大兴趣。可是,少年人向耶稣表达说,他觉得自己依然缺少什么。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感知,那就是生命远比他经历的更多。所以,基于这样的饥渴和少年人所表达的恳切愿望,耶稣给了他一个直截了当的回答。
耶稣的回答以“你还缺少一件”开始(马可福音10:21;路加福音18:22)。马太写到,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完全的希腊文单词是“teleios”,意思是“完美”或“满足”。“Teleios”具有成就感或实现目标或目的的含义。这与耶稣在登山宝训所说“要完全”是同一个词。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马太福音5:48)
这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它意味着耶稣的回答应用于任何一个清楚地问“我要如何在今生获取所能获取的最大绝对值”的人。
这位富有的少年官有道德,也很富有,但他谦卑地知道自己依然缺乏。否则,他就不会来到耶稣面前问这一问题。耶稣完全愿意他做完全人,并告诉他,你若真的愿意作完全人,以下是你可以做的善事: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耶稣的回答是要将少年人的投资时间框架从今生转向来生,从在地上获取财宝转向在天上的财宝。一如既往,这是充满悖论的。在今生获取最大值是要放弃在今生的一切,以预备来生。
如果少年人刚刚说,“好吧,那我是良善的”,耶稣可能会说,“很高兴遇到你,很开心你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但这富有的少年官问耶稣,如何才能获取生命的最大值。耶稣知道,尽管这位少年人很虔诚,但要在生命中获取最大收获,他还有一个障碍。这人拥有很多世上的财宝,它们稍纵即逝。耶稣是在告诉他,如何用这些来储存财宝在天上(马太福音6:19-20)。
耶稣说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耶稣似乎是字面意义上的变卖一切,分给穷人,自己变成穷人。眼下就有机会成为基督在地上的门徒。或许他会成为主要门徒之一,甚至可能取代犹大的位置。耶稣很快就会死,他的门徒会分散。财产和其它责任会成为在世界各地传福音的一个障碍。
耶稣实际上是在要求这人变卖一切。重要的是要留意,耶稣不是说“变卖你所有的,献与我的事工”。难道这是一个普遍命令,要求其他人也要确实地变卖他们所有的财产,分给穷人吗?显然不是。否则,整个基督教社会就像是玩烫手山芋的游戏一样,陷入无休止的财产流失循环中。这样的顺服只会造成混乱和无序,而非和谐和人类繁荣,也会违背神赐给男人女人生养众多和忠心管理的创造命令(创世记1:28)。
然而,耶稣对少年官的劝诫确实适用于所有的信徒。
在劝诫他变卖和分散所有的财产时,耶稣是在邀请他将全心献给天国(马太福音6:21)。他是在邀请他为他的缘故失去自己的“psuche”(生命),好在基督里找到生命(马太福音16:25)。他是在邀请他通过窄门进入永生(马太福音7:13)。这段经文邀请每位信徒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转托”给神,让祂看为合适地来使用。它是一份邀请,让我们像管家一样地生活,管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像为神的国管理一样。有时,这可能包括交出所有,或很大的一部分。神已经将一切赐给我们享有(提摩太前书6:17)。但金钱是一个严苛的主人,如果我们事奉他,它就导致我们失去喜乐。这正是为什么保罗指示所有富有之人要慷慨(提摩太前书6:18)。
耶稣是在告诉我们要将地上的财产看作是我们要失去的,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看作天国的资源。这是引导我们得永生或进入天国生命(也就是“获取今生生活中的最大值”)之态度的一部分。这当然需要极大的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积蓄在天上财宝的赏赐,远远超过我们凭借今生的钱财所能给予自己的回报。但是,事实证明,我们从今生所能获取的主要机会是学习凭信认识神和他人。这是我们在今生难得的宝贵机会。在来生,我们将凭眼见认识神(启示录21:22-23)。凭信认识神是一个如此奇妙的机会,以至天使都在察看教会,为要自己更多地认识神(以弗所书3:10)。
富有的少年官,你抓着这些财宝却失去自己的生命(“pusche”)和天国里的永生产业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6)。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应用这一原则,即将已经属于神的“转托”于神,以管理者的身份生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从我们的手中流逝,但我们唯一能带走的东西是我们预先送走的。
耶稣赐给少年人的伟大投资建议是:积蓄财宝在天上。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照做。
马太写到,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神爱乐意捐赠的人(哥林多后书9:7)。如果我们想要收割很大的收成,就需要在今生撒下慷慨的种子(加拉太书6:7);如果我们作管家生活,就不会害怕失去地生活,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属于神;如果我们执着于今生的事物,就会错失极大的祝福和赏赐,就像这位富有的少年官一样。
耶稣所告诉他去做的事使他极度忧愁。这了不起的少年人离开了天国最满足的祝福,因为他的心被世上的财宝所缠累。他无法离开他所拥有的一切跟从耶稣,因为他被他的产业所占有,他跟从他心的主人(马太福音6:24)。那一天,就在他即将进入最丰盛和最完整的永生经历时,这富有的少年官走了宽门和大路(马太福音7:13)。这少年官很可能获得了部分赏赐,而不是满足的赏赐。约翰在他的第二卷书信中警告他的门徒:
“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
(约翰二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