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27:51-53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5:38 和 路加福音 23:45, 48 中找到。
马太描述了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刻(马太福音 27:50),并呼吁读者思考在这个以超自然的方式标志着弥赛亚死亡的可怕时刻发生的四种现象。
这四种现象是:
马太在介绍耶稣之死伴随而来的神迹奇事部分时,用了这样一个修辞命令来向读者讲话: “看哪” (第 51a 节)。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一个现象是:圣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第 51 节)。
圣殿位于耶路撒冷。其建筑坐落在一座大山顶上,从城门外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希伯来书 13:12)。圣殿是献祭制度的中心,也是撒都该人的总部——这个祭司阶层拒绝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并非法密谋杀害他。
欲了解更多有关圣殿的资料,请参阅《圣经说》文章:“圣殿”。
出埃及记 26:31-35 描述了圣殿的幔子。幔子将圣殿的主殿分成两个独立的房间(出埃及记 26:33)。第一个房间被称为“圣所”。第二个房间位于幔子后面,被称为“至圣所”。人们认为上帝在世上的存在就存在于至圣所,因为这个房间最初放着约柜和施恩座(利未记 16:2)。
除了大祭司以外,任何人都不被允许越过圣殿的帷幕进入至圣所;而且大祭司每年只能这样做一次——赎罪日(利未记 16:2——另见利未记 16:2-19)。
圣殿的帷幔十分厚重。米什纳(犹太人的古老口头传说)描述了它的尺寸。
“幔子厚一掌宽……幔子的尺寸是:长四十肘,与圣所天花板的高度相同;宽二十肘,与入口的宽度相同。”(米示拿。舍卡林 8.5)
这些古代测量值大约相当于 60 英尺高,30 英尺宽,厚度为 4 英寸或以上。此外,这块帷幔很重。米什拿继续解释,当祭司们制作新的面纱时,“这块帷幔太重了,以至于需要三百名祭司在浸水时才能抬着它”(米什拿,舍卡林 8.5)。
圣殿的幔子非常厚,没有人能撕开它。如果有人撕开它,他们也会从下往上撕,而不是像它被撕开时那样从上往下撕。只有上帝才能这样撕开幔子。正如稍后将要解释的那样,上帝正在表明祂地上的圣殿“家”不再是一间砖房,而是祂将住在人类心中。
圣殿幔子裂成两半,这事必定让犹太人深感不安。这件事可能被解释成多种形式。
这两种解释都会让人感到沉重,沮丧和不祥——尤其是考虑到它被撕裂的时候,“黑暗降临在全地上”(马太福音27:45)。事实上,路加似乎证实了犹太人确实以消极或不祥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迹象,他写道:
“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所成的事,就都捶着胸回去了。”(路加福音 23:48)
在古代犹太文化中,捶胸顿足是哀悼,悲伤和/或恐惧的表现。
但这两种解释充其量只是部分正确。圣殿幔子裂成两半的主要和更充分的意义与恐惧和害怕相反。它意味着某种奇妙而美妙的事情!
圣殿幔子裂成两半是耶稣履行律法(马太福音 5:17)和降服圣灵(马太福音 27:50)的结果,从而完成了完美而永恒的牺牲(约翰福音 19:30, 希伯来书 10:12)。请注意马太如何将弥赛亚的死亡和降服圣灵与圣殿幔子裂开联系起来,将其作为耶稣死后他记录的第一件事。
上帝正在表明,他的神圣存在将不再局限于一座石庙——上帝正在走出去。上帝新的尘世圣殿将是人类的心灵(以西结书 36-26-27, 哥林多前书 3:16)。五十天后,上帝派遣他的灵住在信徒的心中,正如耶稣在五旬节那天(使徒行传 2:1-4)所预言的那样(约翰福音 14:23,, 16:713-15,使徒行传 1:5, 8)。
希伯来书的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圣殿幔子破裂的真正意义。
摩西颁布的律法和献祭制度是好的,但还不够(希伯来书 7:18-19)。它可以指明生活方式,但除此之外,它无法消除罪恶(希伯来书 10:1-4, 11)。
但耶稣忠实地遵从上帝的旨意,至死都完美地履行了律法。他死后,建立了应许的新约和更好的约(希伯来书 7:22, 8:7-13)。他在十字架上的服从是结束所有牺牲的牺牲(希伯来书 7:27, 9:12)。事实上,耶稣之前的所有牺牲都是他完美而永恒的牺牲的影子和复制品。
希伯来书的作者似乎用比喻的方式将圣殿幔子撕裂与耶稣在十字架上被撕裂的身体和肉体联系起来。他劝告读者要凭着对耶稣的信心亲近上帝: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希伯来书 10:19-22a)
用希伯来书的话来说,耶稣为了把人类带到上帝面前,已经使祭祀制度“过时”(希伯来书 8:13)。
在本语境中,“过时”等同于没有拯救价值。过时并不意味着希伯来书的作者呼吁犹太信徒停止献祭或停止做犹太人。例如,使徒保罗(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希伯来书的作者)一生都继续遵守犹太习俗并保持犹太人身份(使徒行传 28:17)。
相反,希伯来书的作者呼吁犹太信徒不再依赖犹太习俗来获得正义,而只依赖耶稣的完美牺牲和祭司职位。
马太所写的这段话可能也暗示了圣殿祭祀因耶稣的牺牲而过时这一观点:“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忽然,圣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马太福音 27:50-51a)。
此前,马太指出耶稣是在第九个小时左右死去的(马太福音 27:46)。犹太人会认识到,这与祭司们计划为除酵节献祭的时间相同。圣殿祭祀时发生的圣殿幔子撕裂似乎表明,这次祭祀是第一个被耶稣的完美祭祀所取代的祭祀。耶稣牺牲了自己,因此不需要进一步的祭祀来赎罪(希伯来书 7:27, 9:12)。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有趣之处是,圣殿的幔子裂成两半。我们已经注意到希伯来书的作者将幔子的裂开等同于耶稣身体的裂开(希伯来书 10:19-20)。但请注意,耶稣的死亡和幔子的裂开也是在除酵节的第一天发生的。在这两次“裂开”发生的前一天晚上,耶稣在逾越节晚餐上与门徒一起撕开无酵饼,并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加福音 22:19)。
耶稣身体的破裂象征着无酵饼的破裂和圣殿幔子的破裂。两者都为人类打开了无需进一步调解即可进入上帝面前的道路(希伯来书 10:19-20)。耶稣身体的破裂和上帝不朽之子的死亡使永生成为可能,这象征着无酵饼的破裂。这也使我们能够过上上帝住在我们里面的生活,这象征着圣殿幔子的破裂。这进一步使我们能够进入上帝的面前,得到恩典,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 4:16)。
马可很大程度上遵循了马太对耶稣受难的描述,他也说:“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马可福音 15:38)。
路加比马太和马可更注重时间顺序(路加福音 1:3),他在叙述耶稣之死之前提到了圣殿幔子破裂的事件,并将其与耶稣受难时的黑暗联系起来,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因为日头被遮蔽了,殿里的幔子从中间裂为两半。”(路加福音 23:44-45)
这三本福音书都将圣殿幔子的撕裂与耶稣的死紧密联系起来,并表明这两件事实际上都是同时发生的。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二个现象是:地震动(第 51b 节)。
马太福音是四本福音书中唯一一本提到接下来三种现象的书:地震,岩石崩裂和死去的圣徒复活。
正如上帝抛弃他的儿子时天空在三个小时内陷入黑暗(马太福音 27:45-46)一样,当上帝之子死后大自然似乎再次做出了反应,大地震动了。
马太提到的地震似乎是第十一个事件,是有关弥赛亚之死的预言的实现。
耶稣的死是审判之日。他死时大地震动,应验了先知约珥所预言的审判之日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他们面前,大地震动,天空震动,太阳和月亮都变暗了星星也失去了光辉。”(约珥书 2:10)
除了圣经的记载外,还有两个二手古代记载可能描述了耶稣受难日的地震。
《圣经说》对马太福音 27:45 的注释在讨论耶稣受难的黑暗时提到了这两个故事。
第一篇记述来自著名的早期教会人物杰罗姆 (347-420 年)。杰罗姆的资料来自特拉勒斯的弗勒贡,他是编年史家《奥林匹克运动会》,记录了可追溯到第一届奥运会时期的历史和重大自然事件。弗勒贡在罗马皇帝哈德良 (117-138 年) 统治期间写下了这段话。弗勒贡的直接引用似乎已在历史中遗失,但杰罗姆引用了弗勒贡的话说:
“然而在第 202 届奥运会的第四年,发生了一次日食,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强烈,更壮观;在第六个小时,白天变成了黑夜,天空中可以看到星星,比提尼亚的一场地震摧毁了尼西亚城的许多建筑物。”(杰罗姆, 《历代志》 .奥林匹克竞赛 202)
耶稣的死亡最有可能发生在公元 30 年或公元 33 年 第 202届奥运会的第一年应该是公元 30 年 第四年应该是公元 33 年,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耶稣被钉死的那一年。如果正确的话,耶稣受难时的黑暗和地震与 Phlegon 报告的比提尼亚地震和中午黑暗的同一年相吻合。即使耶稣是在公元 33 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Phlegon 也可能指的是一个单独的事件,而杰罗姆误以为这是耶稣死亡时出现的惊人迹象。
如果这些是相同的事件,这就意味着地球在距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路撒冷城约 900 英里的地方发生了震动。
第二个记载也是二手的。它来自古代基督教作家尤利乌斯·阿非利加努斯(约 160 年—约 240 年)。阿非利加努斯总结了塔鲁斯( 1-2世纪历史学家)的叙述,他提到了十字架伴随的所有三个自然迹象:
Africanus 对 Thallus 的总结如下:
“整个世界笼罩在最可怕的黑暗之中;地震使岩石碎裂,犹地亚和其他地区的许多地方都倒塌了。塔鲁斯在他的《历史》第三卷中将这种黑暗称为日食,在我看来这毫无道理。”(Julius Africanus,《现存的编年史残篇 18》)
塔鲁斯描述的事件没有注明具体日期,但他指出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犹地亚”——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区——“和其他地区”,大概在犹地亚附近。朱利叶斯·阿非利加努斯推断,这些迹象与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出现的迹象相同。
杰罗姆和阿非利加努斯的记载都不应被忽视,但它们都不是像圣经那样受到启发的(提摩太后书 3:16)。因此它们不应被视为绝对正确。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三个现象是:岩石崩裂(第 51c 节)。
圣经中关于耶稣死后岩石裂开现象的记载仅在马太福音中找到。
当犹太人看到或听到岩石裂开时,他们会立即想到旷野中的摩西。当他带领以色列人穿越沙漠荒野时,摩西击打岩石,耶和华奇迹般地让生命之水涌出,让人们和他们的牲畜自由饮用(出埃及记 17:5-6, 民数记 20:10-11)。这些奇妙的事件在旧约中被多次重述(诗篇 78:15,,, 78:20105:41114:7-8,以赛亚书 48:21)。
没有任何报道称耶稣死后岩石裂开时有水流出,但我们知道,耶稣是第二个摩西,他提供了活水,即在罪恶的沙漠中为精神生活提供精神之水。
耶稣告诉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
“你们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们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们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们活水。”(约翰福音 4:10)
他继续向她解释道:
“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 4:13)
耶稣还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宣告: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 7:37-38)
此外,耶稣在启示录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将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生命泉的水喝。”(启示录 21:6b)
这种永生的精神饮料在弥赛亚死后开始免费提供给每个人,而它的可用性似乎是通过岩石裂开来表示的。
弥赛亚死时岩石裂开的另一个可能含义是,大自然认出了耶稣是弥赛亚和造物主,而他的人民却没有认出他(约翰福音 1:10-11)。几天前,法利赛人责备耶稣允许众人赞美他,因为他胜利地进入了耶路撒冷,耶稣回答说:
“我告诉你们,如果这些石头不再说话,它们就会哭出来!”(路加福音 19:40)
在“所有人”的支持下,他们现在都保持沉默,并且他们的声音被用来谴责他(马太福音 27:25),石头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哭喊——证明了耶稣的真实身份——因为岩石被劈开了。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四个现象是:坟墓被打开,许多已睡圣徒的身体复活(第 52 节)。
在马太提到的四个神迹中,这也许是最引人注目的。这个现象分两个阶段发生。首先,坟墓被打开。这是耶稣死时发生的;圣殿的幔子裂成两半,大地震动,岩石崩裂。
这一现象的第二个部分也是更引人注目的部分发生在三天后——耶稣复活之后(第 53 节)。第二部分是许多死去的圣徒复活(第 52b 节) ,耶稣复活后,他们从坟墓中出来,进入圣城,向众人显现(第 53 节)。
马太记载,那些睡了的圣徒的身体复活了。
睡着了这个词表明这些人已经死了。一方面,这种表达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一种巧妙地谈论严酷可怕的现实的修辞手法。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种表达准确地描述了属于主的人的死亡状态——因为死亡不是终点(帖撒罗尼迦前书 4:14)。上帝会让他们复活,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这就像他们睡了一段时间一样。当上帝唤醒他们(和我们)时,我们将再次在一起(帖撒罗尼迦前书 5:9-10)。
马太说圣徒的身体这一事实表明这些圣徒恢复了肉体,自然的生命——而不是最终复活进入永恒状态。这些圣徒的复活类似于睚鲁的女儿的复活(马可福音 5:22-23, 25-43——另见:马太福音 9:18-19, 23-25 和 路加福音 8:41-42, 49-56);拿因城寡妇的儿子的复活(路加福音 7:11-17)和拉撒路的复活(约翰福音 11:38-46)。由于我们没有被告知这些圣徒以新的灵体复活,我们可以推测所有这些圣徒最终都会再次死去。
马太福音和历史都没有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这些圣徒的事——只说他们从坟墓中出来,活了一段时间,因为他们进入了圣城,向众人显现。假设他们(再次)死了,他们将是耶稣第二次降临时被永远召回的人之一(帖撒罗尼迦前书 4:17, 哥林多前书 15:51-52)。
此外,马太福音还明确指出圣徒复活了。圣徒的意思是“圣洁的人”。圣经用它来描述忠实的信徒和上帝的追随者。马太福音没有提到不信者或不忠实的信徒经历了这种复活。他没有提到这件事的最可能原因是,这件事没有发生,只有圣徒复活了。
马太使用“圣徒”一词,很可能是指那些相信上帝并希望在动荡和纷争时期信守上帝派遣弥赛亚的诺言的信徒。这些人可能是旧约中的圣徒,也可能是两约之间时期的圣徒,直到耶稣在罗马占领,祭司腐败和法利赛人剥削期间的圣徒。马太明确表示,这些圣徒中有许多人复活了。
此外,马太的记述似乎表明,这些圣徒的复活仅限于圣城耶路撒冷周围的地区,他们在那里显现并被许多人看见。
这些圣徒的复活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
“你的死者将会复活;他们的尸体将会复活。躺在尘土中的你,醒来后欢呼雀跃,因为你的露水如同黎明的露水,大地将重生逝去的灵魂。”(以赛亚书 26:19)
这个预言的背景是一首犹大之歌,呼吁犹大人民在恶人看似兴旺的危难时刻保持忠诚,因为耶和华将击败以色列的敌人并拯救犹大。
马太在耶稣死后加入了圣徒复活的情节,这是他在讲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过程中第十二次暗示弥赛亚预言的实现。
睡着的圣徒身体的复活是对初熟节的一种实现(利未记 23:10-14),也是所有相信耶稣的人永恒复活(稍后到来)的预尝(哥林多前书 15:42-44)。
据报道,耶稣死时发生的其他现象
除了马太记载的四个迹象外,犹太人自己还记载了耶稣死那年发生的另外三个不祥现象。这些都记载在犹太法典中。这些额外的迹象是: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看到监督耶稣受难的罗马百夫长在耶稣死后经历其中一些事件时如何反应。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马太福音 27:51-53 含义
马太福音 27:51-53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5:38 和 路加福音 23:45, 48 中找到。
马太描述了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刻(马太福音 27:50),并呼吁读者思考在这个以超自然的方式标志着弥赛亚死亡的可怕时刻发生的四种现象。
这四种现象是:
马太在介绍耶稣之死伴随而来的神迹奇事部分时,用了这样一个修辞命令来向读者讲话: “看哪” (第 51a 节)。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一个现象是:圣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第 51 节)。
圣殿位于耶路撒冷。其建筑坐落在一座大山顶上,从城门外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希伯来书 13:12)。圣殿是献祭制度的中心,也是撒都该人的总部——这个祭司阶层拒绝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并非法密谋杀害他。
欲了解更多有关圣殿的资料,请参阅《圣经说》文章:“圣殿”。
出埃及记 26:31-35 描述了圣殿的幔子。幔子将圣殿的主殿分成两个独立的房间(出埃及记 26:33)。第一个房间被称为“圣所”。第二个房间位于幔子后面,被称为“至圣所”。人们认为上帝在世上的存在就存在于至圣所,因为这个房间最初放着约柜和施恩座(利未记 16:2)。
除了大祭司以外,任何人都不被允许越过圣殿的帷幕进入至圣所;而且大祭司每年只能这样做一次——赎罪日(利未记 16:2——另见利未记 16:2-19)。
圣殿的帷幔十分厚重。米什纳(犹太人的古老口头传说)描述了它的尺寸。
“幔子厚一掌宽……幔子的尺寸是:长四十肘,与圣所天花板的高度相同;宽二十肘,与入口的宽度相同。”
(米示拿。舍卡林 8.5)
这些古代测量值大约相当于 60 英尺高,30 英尺宽,厚度为 4 英寸或以上。此外,这块帷幔很重。米什拿继续解释,当祭司们制作新的面纱时,“这块帷幔太重了,以至于需要三百名祭司在浸水时才能抬着它”(米什拿,舍卡林 8.5)。
圣殿的幔子非常厚,没有人能撕开它。如果有人撕开它,他们也会从下往上撕,而不是像它被撕开时那样从上往下撕。只有上帝才能这样撕开幔子。正如稍后将要解释的那样,上帝正在表明祂地上的圣殿“家”不再是一间砖房,而是祂将住在人类心中。
圣殿幔子裂成两半,这事必定让犹太人深感不安。这件事可能被解释成多种形式。
这两种解释都会让人感到沉重,沮丧和不祥——尤其是考虑到它被撕裂的时候,“黑暗降临在全地上”(马太福音27:45)。事实上,路加似乎证实了犹太人确实以消极或不祥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迹象,他写道:
“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所成的事,就都捶着胸回去了。”
(路加福音 23:48)
在古代犹太文化中,捶胸顿足是哀悼,悲伤和/或恐惧的表现。
但这两种解释充其量只是部分正确。圣殿幔子裂成两半的主要和更充分的意义与恐惧和害怕相反。它意味着某种奇妙而美妙的事情!
圣殿幔子裂成两半是耶稣履行律法(马太福音 5:17)和降服圣灵(马太福音 27:50)的结果,从而完成了完美而永恒的牺牲(约翰福音 19:30, 希伯来书 10:12)。请注意马太如何将弥赛亚的死亡和降服圣灵与圣殿幔子裂开联系起来,将其作为耶稣死后他记录的第一件事。
上帝正在表明,他的神圣存在将不再局限于一座石庙——上帝正在走出去。上帝新的尘世圣殿将是人类的心灵(以西结书 36-26-27, 哥林多前书 3:16)。五十天后,上帝派遣他的灵住在信徒的心中,正如耶稣在五旬节那天(使徒行传 2:1-4)所预言的那样(约翰福音 14:23,, 16:713-15,使徒行传 1:5, 8)。
希伯来书的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圣殿幔子破裂的真正意义。
摩西颁布的律法和献祭制度是好的,但还不够(希伯来书 7:18-19)。它可以指明生活方式,但除此之外,它无法消除罪恶(希伯来书 10:1-4, 11)。
但耶稣忠实地遵从上帝的旨意,至死都完美地履行了律法。他死后,建立了应许的新约和更好的约(希伯来书 7:22, 8:7-13)。他在十字架上的服从是结束所有牺牲的牺牲(希伯来书 7:27, 9:12)。事实上,耶稣之前的所有牺牲都是他完美而永恒的牺牲的影子和复制品。
希伯来书的作者似乎用比喻的方式将圣殿幔子撕裂与耶稣在十字架上被撕裂的身体和肉体联系起来。他劝告读者要凭着对耶稣的信心亲近上帝: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
(希伯来书 10:19-22a)
用希伯来书的话来说,耶稣为了把人类带到上帝面前,已经使祭祀制度“过时”(希伯来书 8:13)。
在本语境中,“过时”等同于没有拯救价值。过时并不意味着希伯来书的作者呼吁犹太信徒停止献祭或停止做犹太人。例如,使徒保罗(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希伯来书的作者)一生都继续遵守犹太习俗并保持犹太人身份(使徒行传 28:17)。
相反,希伯来书的作者呼吁犹太信徒不再依赖犹太习俗来获得正义,而只依赖耶稣的完美牺牲和祭司职位。
马太所写的这段话可能也暗示了圣殿祭祀因耶稣的牺牲而过时这一观点:“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忽然,圣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马太福音 27:50-51a)。
此前,马太指出耶稣是在第九个小时左右死去的(马太福音 27:46)。犹太人会认识到,这与祭司们计划为除酵节献祭的时间相同。圣殿祭祀时发生的圣殿幔子撕裂似乎表明,这次祭祀是第一个被耶稣的完美祭祀所取代的祭祀。耶稣牺牲了自己,因此不需要进一步的祭祀来赎罪(希伯来书 7:27, 9:12)。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有趣之处是,圣殿的幔子裂成两半。我们已经注意到希伯来书的作者将幔子的裂开等同于耶稣身体的裂开(希伯来书 10:19-20)。但请注意,耶稣的死亡和幔子的裂开也是在除酵节的第一天发生的。在这两次“裂开”发生的前一天晚上,耶稣在逾越节晚餐上与门徒一起撕开无酵饼,并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加福音 22:19)。
耶稣身体的破裂象征着无酵饼的破裂和圣殿幔子的破裂。两者都为人类打开了无需进一步调解即可进入上帝面前的道路(希伯来书 10:19-20)。耶稣身体的破裂和上帝不朽之子的死亡使永生成为可能,这象征着无酵饼的破裂。这也使我们能够过上上帝住在我们里面的生活,这象征着圣殿幔子的破裂。这进一步使我们能够进入上帝的面前,得到恩典,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 4:16)。
马可很大程度上遵循了马太对耶稣受难的描述,他也说:“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马可福音 15:38)。
路加比马太和马可更注重时间顺序(路加福音 1:3),他在叙述耶稣之死之前提到了圣殿幔子破裂的事件,并将其与耶稣受难时的黑暗联系起来,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因为日头被遮蔽了,殿里的幔子从中间裂为两半。”
(路加福音 23:44-45)
这三本福音书都将圣殿幔子的撕裂与耶稣的死紧密联系起来,并表明这两件事实际上都是同时发生的。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二个现象是:地震动(第 51b 节)。
马太福音是四本福音书中唯一一本提到接下来三种现象的书:地震,岩石崩裂和死去的圣徒复活。
正如上帝抛弃他的儿子时天空在三个小时内陷入黑暗(马太福音 27:45-46)一样,当上帝之子死后大自然似乎再次做出了反应,大地震动了。
马太提到的地震似乎是第十一个事件,是有关弥赛亚之死的预言的实现。
耶稣的死是审判之日。他死时大地震动,应验了先知约珥所预言的审判之日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他们面前,大地震动,
天空震动,
太阳和月亮都变暗了
星星也失去了光辉。”
(约珥书 2:10)
除了圣经的记载外,还有两个二手古代记载可能描述了耶稣受难日的地震。
《圣经说》对马太福音 27:45 的注释在讨论耶稣受难的黑暗时提到了这两个故事。
第一篇记述来自著名的早期教会人物杰罗姆 (347-420 年)。杰罗姆的资料来自特拉勒斯的弗勒贡,他是编年史家《奥林匹克运动会》,记录了可追溯到第一届奥运会时期的历史和重大自然事件。弗勒贡在罗马皇帝哈德良 (117-138 年) 统治期间写下了这段话。弗勒贡的直接引用似乎已在历史中遗失,但杰罗姆引用了弗勒贡的话说:
“然而在第 202 届奥运会的第四年,发生了一次日食,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强烈,更壮观;在第六个小时,白天变成了黑夜,天空中可以看到星星,比提尼亚的一场地震摧毁了尼西亚城的许多建筑物。”
(杰罗姆, 《历代志》 .奥林匹克竞赛 202)
耶稣的死亡最有可能发生在公元 30 年或公元 33 年 第 202届奥运会的第一年应该是公元 30 年 第四年应该是公元 33 年,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耶稣被钉死的那一年。如果正确的话,耶稣受难时的黑暗和地震与 Phlegon 报告的比提尼亚地震和中午黑暗的同一年相吻合。即使耶稣是在公元 33 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Phlegon 也可能指的是一个单独的事件,而杰罗姆误以为这是耶稣死亡时出现的惊人迹象。
如果这些是相同的事件,这就意味着地球在距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路撒冷城约 900 英里的地方发生了震动。
第二个记载也是二手的。它来自古代基督教作家尤利乌斯·阿非利加努斯(约 160 年—约 240 年)。阿非利加努斯总结了塔鲁斯( 1-2世纪历史学家)的叙述,他提到了十字架伴随的所有三个自然迹象:
Africanus 对 Thallus 的总结如下:
“整个世界笼罩在最可怕的黑暗之中;地震使岩石碎裂,犹地亚和其他地区的许多地方都倒塌了。塔鲁斯在他的《历史》第三卷中将这种黑暗称为日食,在我看来这毫无道理。”
(Julius Africanus,《现存的编年史残篇 18》)
塔鲁斯描述的事件没有注明具体日期,但他指出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犹地亚”——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区——“和其他地区”,大概在犹地亚附近。朱利叶斯·阿非利加努斯推断,这些迹象与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出现的迹象相同。
杰罗姆和阿非利加努斯的记载都不应被忽视,但它们都不是像圣经那样受到启发的(提摩太后书 3:16)。因此它们不应被视为绝对正确。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三个现象是:岩石崩裂(第 51c 节)。
圣经中关于耶稣死后岩石裂开现象的记载仅在马太福音中找到。
当犹太人看到或听到岩石裂开时,他们会立即想到旷野中的摩西。当他带领以色列人穿越沙漠荒野时,摩西击打岩石,耶和华奇迹般地让生命之水涌出,让人们和他们的牲畜自由饮用(出埃及记 17:5-6, 民数记 20:10-11)。这些奇妙的事件在旧约中被多次重述(诗篇 78:15,,, 78:20105:41114:7-8,以赛亚书 48:21)。
没有任何报道称耶稣死后岩石裂开时有水流出,但我们知道,耶稣是第二个摩西,他提供了活水,即在罪恶的沙漠中为精神生活提供精神之水。
耶稣告诉井边的撒玛利亚妇人:
“你们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们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们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们活水。”
(约翰福音 4:10)
他继续向她解释道:
“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约翰福音 4:13)
耶稣还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宣告: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约翰福音 7:37-38)
此外,耶稣在启示录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将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生命泉的水喝。”
(启示录 21:6b)
这种永生的精神饮料在弥赛亚死后开始免费提供给每个人,而它的可用性似乎是通过岩石裂开来表示的。
弥赛亚死时岩石裂开的另一个可能含义是,大自然认出了耶稣是弥赛亚和造物主,而他的人民却没有认出他(约翰福音 1:10-11)。几天前,法利赛人责备耶稣允许众人赞美他,因为他胜利地进入了耶路撒冷,耶稣回答说:
“我告诉你们,如果这些石头不再说话,它们就会哭出来!”
(路加福音 19:40)
在“所有人”的支持下,他们现在都保持沉默,并且他们的声音被用来谴责他(马太福音 27:25),石头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哭喊——证明了耶稣的真实身份——因为岩石被劈开了。
马太列出的标志着弥赛亚耶稣死亡的第四个现象是:坟墓被打开,许多已睡圣徒的身体复活(第 52 节)。
在马太提到的四个神迹中,这也许是最引人注目的。这个现象分两个阶段发生。首先,坟墓被打开。这是耶稣死时发生的;圣殿的幔子裂成两半,大地震动,岩石崩裂。
这一现象的第二个部分也是更引人注目的部分发生在三天后——耶稣复活之后(第 53 节)。第二部分是许多死去的圣徒复活(第 52b 节) ,耶稣复活后,他们从坟墓中出来,进入圣城,向众人显现(第 53 节)。
马太记载,那些睡了的圣徒的身体复活了。
睡着了这个词表明这些人已经死了。一方面,这种表达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一种巧妙地谈论严酷可怕的现实的修辞手法。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种表达准确地描述了属于主的人的死亡状态——因为死亡不是终点(帖撒罗尼迦前书 4:14)。上帝会让他们复活,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这就像他们睡了一段时间一样。当上帝唤醒他们(和我们)时,我们将再次在一起(帖撒罗尼迦前书 5:9-10)。
马太说圣徒的身体这一事实表明这些圣徒恢复了肉体,自然的生命——而不是最终复活进入永恒状态。这些圣徒的复活类似于睚鲁的女儿的复活(马可福音 5:22-23, 25-43——另见:马太福音 9:18-19, 23-25 和 路加福音 8:41-42, 49-56);拿因城寡妇的儿子的复活(路加福音 7:11-17)和拉撒路的复活(约翰福音 11:38-46)。由于我们没有被告知这些圣徒以新的灵体复活,我们可以推测所有这些圣徒最终都会再次死去。
马太福音和历史都没有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这些圣徒的事——只说他们从坟墓中出来,活了一段时间,因为他们进入了圣城,向众人显现。假设他们(再次)死了,他们将是耶稣第二次降临时被永远召回的人之一(帖撒罗尼迦前书 4:17, 哥林多前书 15:51-52)。
此外,马太福音还明确指出圣徒复活了。圣徒的意思是“圣洁的人”。圣经用它来描述忠实的信徒和上帝的追随者。马太福音没有提到不信者或不忠实的信徒经历了这种复活。他没有提到这件事的最可能原因是,这件事没有发生,只有圣徒复活了。
马太使用“圣徒”一词,很可能是指那些相信上帝并希望在动荡和纷争时期信守上帝派遣弥赛亚的诺言的信徒。这些人可能是旧约中的圣徒,也可能是两约之间时期的圣徒,直到耶稣在罗马占领,祭司腐败和法利赛人剥削期间的圣徒。马太明确表示,这些圣徒中有许多人复活了。
此外,马太的记述似乎表明,这些圣徒的复活仅限于圣城耶路撒冷周围的地区,他们在那里显现并被许多人看见。
这些圣徒的复活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
“你的死者将会复活;
他们的尸体将会复活。
躺在尘土中的你,醒来后欢呼雀跃,
因为你的露水如同黎明的露水,
大地将重生逝去的灵魂。”
(以赛亚书 26:19)
这个预言的背景是一首犹大之歌,呼吁犹大人民在恶人看似兴旺的危难时刻保持忠诚,因为耶和华将击败以色列的敌人并拯救犹大。
马太在耶稣死后加入了圣徒复活的情节,这是他在讲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过程中第十二次暗示弥赛亚预言的实现。
睡着的圣徒身体的复活是对初熟节的一种实现(利未记 23:10-14),也是所有相信耶稣的人永恒复活(稍后到来)的预尝(哥林多前书 15:42-44)。
据报道,耶稣死时发生的其他现象
除了马太记载的四个迹象外,犹太人自己还记载了耶稣死那年发生的另外三个不祥现象。这些都记载在犹太法典中。这些额外的迹象是: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看到监督耶稣受难的罗马百夫长在耶稣死后经历其中一些事件时如何反应。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