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马太福音 2:17-18 解释

马太指出,伯利恒城里被杀小孩的悲剧是对耶利米书预言的应验,再一次确认耶稣就是所期待的弥赛亚。

这一事件在福音书中没有明显的对应记载。

马太说,这一悲惨事件 (通常被称为 "希律杀害无辜") 以及随后的哀悼应验了耶利米在耶利米书 31:15 的预言 (这是马太所引用耶稣是弥赛亚之先知预言的第四个直接应验)。马太直接引用了先知:

在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
是拉结哭她儿女,
不肯受安慰,
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拉玛是位于在耶路撒冷北部的一个村庄;伯利恒是位于耶路撒冷南部的一个村庄。马太在此所引用耶利米的部分预言最初应验于被掳巴比伦之时。被掳之前,拉玛属于便雅悯支派,而拉结是便雅悯的母亲,所以她为拉玛的毁灭而哭泣,在诗意上是合适的。但是,马太说耶利米的预言在希律屠杀期间拥有第二次的应验。对于预言而言,通常会有即时应验和将来应验。

在此,拉结代表被杀害孩童的母亲;拉结也是约瑟的母亲,而约瑟是基督在旧约的一个预表。约瑟也下到了埃及,也在世界性饥荒期间,通过提供食物,拯救了以色列。约瑟的家人认为他死了很长时间,之后他又意外地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拯救他们脱离饥荒。他甚至可能向他们展示了他的伤疤,他的割礼,来证明他的身份,类似于所预言耶稣再临地上时的以色列:

"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 (撒迦利亚书 12:10)。

马太将要呈现耶稣为预言性的第二个摩西,应验了申命记 18:15 的预言。他不仅要带领他的百姓脱离罪的奴役,也要从山上传递一套活的律法,通告一个新约,是写在我们心上的。当马太描述耶稣小时候所面临恶王的可怕危险时,这与摩西的经历相似,他在篮子中漂浮,以避免类似的王室死刑判决。

希律搜寻和消灭伯利恒男婴的任务与出埃及记 1 章和 2 章摩西出生时,法老对希伯来男婴的屠杀相似。与立法者摩西一样,耶稣也幸免于暴君的愤怒。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