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马可福音 1:4-6 含义

马克现在报道了穿着奇怪衣着的施洗约翰积极履行他的弥赛亚先驱角色,所有犹太国家都在旷野来到他身边,承认他们的罪孽,并在约旦河接受洗礼。

与这段经文平行的福音书的记载是马太福音 3:4-6;路加福音 3:1-3;约翰福音 1:6-8, 28

马可在他的福音书中首先指出耶稣是基督和上帝之子(马可福音 1:1),并引用了犹太经文中关于弥赛亚先驱的两处预言(马可福音 1:2-3),现在他又指出施洗约翰是弥赛亚的先驱。

按照马可的写作习惯,他直言不讳,不做任何铺垫。马可写道:施洗约翰出现在旷野,宣扬悔改的洗礼,以赦免罪孽。这一事实断言是马可对以赛亚和玛拉基预言的直接应验,如马可福音 1:2-3 中所述。因此,预言和随后的历史记录结合起来,形成了耶稣确实是基督的有力证据(马可福音 1:1)。

施洗者约翰是谁?

施洗者约翰,通常被称为施洗约翰,是耶稣的表弟。他的父亲是玛利亚的亲戚伊丽莎白,母亲是她的丈夫,是祭司撒迦利亚。(路加福音 1:5-25记载了宣告约翰出生的不寻常且由上帝安排的情况。)

马可的记述给人的印象是约翰和他的事工突然出现在荒野中。好像没有人知道约翰是谁,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每个人都知道了

马太也有类似记载,但是不那么戏剧性,他讲述耶路撒冷,犹太全地,以及约旦河一带所有地区的人都出来到他那里受洗,承认他们的罪,但是没有提到任何传道的事情(马太福音 3:5-6)。

但更有历史意识的福音书作者路加告诉我们,“凯撒提比略执政第十五年……在旷野,神的话语临到撒迦利亚的儿子约翰。他就来到约旦河一带地方,宣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路加福音 3:1-3 )。从路加的记述中,我们还知道,当神委派约翰开始传道时,他已经住在旷野了

根据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约翰在犹大的旷野传道,呼吁听众接受悔改的洗礼,以求得赦免罪孽

在这节经文中翻译为洗礼的希腊词来自希腊词 βάπτισμα (G908 - 发音为:“Bap-tis-ma”)。它描述了一种浸入。受洗就是沉浸在某物中。洗礼通常涉及,作为一种象征性地展示浸入的方式。我们将在本文后面探讨洗礼的其他方面。

在这节经文中被翻译为悔改的希腊词是 μετάνοια (G3341 - 发音为:“me-ta-noi-a”) 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复合词,由“meta”(意为“改变”或“转变”)和“noia”(意为“思想”或“观点”)组成。

马可(和路加)说,约翰传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路加福音 3:3),这表明约翰呼吁人们彻底改变他们对生活的看法,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样他们就不会因自己的罪孽而受到惩罚。

有趣的是,在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悔改为了赦罪,而在马太福音中,悔改是为了“天国”。在马太福音中,约翰的信息很紧迫,“你们应当悔改,因为天国近了”(马太福音 3:2)。马太福音中“为天国”悔改的语言会引起寻求天国的犹太听众的共鸣(罗马书 9:31;哥林多前书 1:22a)。路加福音和马可福音中“赦罪”悔改的语言更能引起寻求更好生活方式的外邦听众的共鸣(路加福音,希腊文;马可福音,罗马文)(罗马书 9:30;哥林多前书 1:22b)。

约翰用这种方式告诉犹大人民,君王(弥赛亚)很快就要来建立他的王国,现在正是为迎接他的到来做好准备的时候。巡回先知们通常不会宣扬个人的宽恕和宽恕的信息。宽恕只来自上帝(马可福音 2:7)。

根据当时犹太人的习俗,宽恕是通过在神的圣殿中进行正式的献祭来实现的,这些献祭由神的圣祭司按照摩西律法(大部分记载在利未记中)。因此,约翰传讲悔改以求得赦罪的信息,表明他要么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要么就是来自神的先知。

综合起来,约翰的信息是悔改,罪得赦免,弥赛亚王国即将到来,正如马太,马可和路加所记录的,这是呼吁人们停止按照这个世界的腐败制度生活,按照弥赛亚的良善原则生活。本质上,约翰是在说:“你们要改掉你们的旧习惯,因为掌权的人即将彻底改变。”

谁掌权谁就制定规则。一般认为,遵守当权者的规则是明智之举,即使不是正确和明智的做法。

在公元一世纪的犹大,主要有两个当权者:罗马和犹太宗教权威。罗马在犹大省拥有政治权力。罗马对被征服者实行法治,并用军事力量残酷地执行法治。许多被征服的民族欢迎罗马统治,因为罗马的制度虽然严苛,但却带来了秩序和稳定,带来了比部落封建制度混乱更大的繁荣。罗马并不比当地暴君更糟糕,而且在许多其他方面都被视为一种进步。

很多犹太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罗马是压迫者,并对其所推崇的异教习俗感到震惊,因为这些习俗是上帝所憎恶的。犹太人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感到羞耻。但由于罗马的军事优势,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服从罗马的权力。

宗教权威(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主要的文化影响者。法利赛人在当地犹太教堂里教授犹太经文和犹太传统。法利赛人被许多犹太人视为文化英雄,因其正义和知识而受到广泛尊重。撒都该人管理耶路撒冷的圣殿。这两个群体共同成为犹太社会的文化守门人。

对于一世纪的犹太人来说,成功(即使不是生存)往往意味着与罗马统治和/或犹太律法妥协。

但耶稣来不是要与任何人妥协。他来不是要遵循或融入任何人为的制度。他来是要建立自己的王国。约翰悔改信息是呼吁人们与即将到来的弥赛亚结盟,而不是与罗马帝国或当时的宗教领袖结盟。

约翰再次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现在是改变思想的时候了。现在是改变方式的时候了。现在是改变行为和忠诚的时候了,因为上帝即将迎来他的王国。”这将是一个弥赛亚王国,这一事实显而易见,因为约翰宣称这个王国将属于天堂(马太福音 3:2)。你一直在等待的时刻即将到来。这样的信息将在犹太人中引起深刻的共鸣。

犹太全地的人和耶路撒冷的众人都出去归附他。

约翰的悔改信息在整个犹大引起了广泛共鸣。人群聚集在一起,想看看这个陌生人,听听他要说什么。他们从遥远的耶路撒冷(向西约二十英里)和犹大全地赶来。在这种情况下,犹大指的是耶路撒冷城内及周边的罗马行省中南部地区(而不是从死海西岸延伸到加利利海以北的整个罗马犹太人行省)。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马太在描述这一运动时使用了“地区”这个词(马太福音 3:5)。犹大区位于撒马利亚区以南,约旦河(耶利哥城和流入死海的约旦河谷)以西,以土买区以北。它不仅包括首都耶路撒冷,还包括伯大尼,伯利恒和耶利哥等城镇。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必须有决心和决心才能踏上寻找约翰并聆听他的布道之旅。来的人如此之多,以致约翰被冠以“施洗约翰”的绰号,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施洗者约翰”。上帝让约翰传道的信息吸引了不同信仰,不同背景和不同地区的犹太人。

约翰的众人听到他“悔改”的信息时,他们就这么做了。马可告诉我们,他们在约旦河接受他的洗礼,承认他们的罪孽。洗礼的意思就是浸入水中。约翰约旦河水中为他们洗礼(浸入水中),作为受洗者承认罪孽的标志(即同意他们过去的生活方式不适合他们希望进入的即将到来的天国)。

和马太一样,马可用“不完美”希腊动词时态来描述第五节的主要动作:“出去”和“受洗”(马太福音 3:5)。这种时态表明这些动作不是一次性发生的单一事件,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发生。耶路撒冷出去迎接他,人们不断地接受他的洗礼。

洗礼是犹太人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在来到上帝面前之前的净化。如果你今天访问以色列,你可以在圣殿看到古代洗礼池(称为“mikvahs”)的遗迹,朝圣者在进入圣殿建筑群之前会在那里沐浴。祭司家里也有洗礼池,大概是因为大祭司经常需要净化。库姆兰的艾赛尼修道院也有洗礼池。

抄写圣经的艾赛尼抄经士每次听到“耶和华”(上帝)这个词时,都会在 mikvah 中为自己洗礼,然后再写下这个词。虽然经文中没有提到艾赛尼派的名字,但我们从其他可靠的文本和考古学中得知,艾赛尼派是一个犹太教派,他们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更广泛的社会。他们摆脱了异教文化的影响;先是脱离了塞琉古人,后来又脱离了罗马。他们也没有参加撒都该人主持的圣殿仪式。艾赛尼派有限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有限的社交。他们拒绝奢侈和精致的东西,而是选择专注于学习和抄写犹太经文。众所周知,艾赛尼派曾生活在库姆兰修道院村,时间在公元前 200 年(马加比起义推翻塞琉古暴君的一代之前)到公元 70 年(罗马摧毁圣殿并强行镇压犹太人起义)。库姆兰位于耶路撒冷正东,靠近死海。1947 年,死海古卷就是在库姆兰附近的洞穴中发现的。 (施洗者约翰可能是艾赛尼派教徒)。

约翰的洗礼特别是为了表明一种内心的真实:忏悔。内心的改变。

约翰约旦河为人们施洗具有恰当的象征意义。约旦河在以色列的整个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水流从北部的加利利海流向南部的死海,绵延约一百英里。约旦河是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西奈旷野流浪四十年后进入应许之地的壮观时刻(约书亚记 3-4)。正如以色列人从旷野流浪的果时代跨越约旦河,进入上帝应许的现实,现在那些在约旦河接受约翰洗礼的人也标志着他们正在从旧的生活方式跨越到即将到来的上帝王国的应许中。

约旦河也是以利沙告诉敬畏上帝的叙利亚将军乃缦去沐浴七次以洗净麻风病的水体(列王纪下第 5 章)。正如乃缦公开信靠主洗净他的病痛一样,那些接受约翰洗礼的人也公开承认自己的罪,并信靠上帝来洗净他的病痛。

当所有的人听到他的布道时,他们悔改了(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他们承认自己的罪孽。他们在约旦河接受[约翰]的洗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公开认同即将到来的弥赛亚和他的王国。

在描述了约翰的信息和事工之后,马可接着描述了约翰的外貌。

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和野蜂蜜

从路加的记述中,我们知道当上帝委托约翰开始传道时,他已经生活在荒野中了。 犹大的荒野 位于死海以北的崎岖地带,西边是耶利哥山,东边是约旦河约翰当时已经身处旷野,再加上他极其严格的生活方式( 马太福音 3:4 ),这些都表明施洗约翰可能属于艾赛尼派。

无论约翰最初是否属于艾赛尼派,他的外表都令人吃惊。他穿着粗糙的骆驼毛衣服,腰间系着一条皮带。除了衣服外,他可能没有太多(如果有的话)财产。在传教期间,约翰很可能是一个游牧民,睡在户外,远离城镇。他在荒野中寻找食物,包括蝗虫和野蜂蜜

作为神的先知,约翰完全不关心外表的虚伪和社会的舒适。他关心的是神,并宣扬神给的信息。

耶稣后来问跟随他的人群(其中许多人寻找约翰)当他们找到约翰时他们希望找到什么或听到什么。

“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去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是风吹动的芦苇吗?你们出去是要看什么呢?是穿细软衣服的人吗?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你们出去是要看什么呢?是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并且是比先知大的。’”( 马太福音 11:7b-9

耶稣告诉他们,他们不是去看风景,也不是去看一个衣着华丽的富人。他提醒他们,他们放弃了日常职责和城里的事务,希望在犹大的荒野听到上帝的先知。耶稣告诉他们,他们想找到一个比先知更伟大的人。 (仅仅)先知,可能表明他们希望发现弥赛亚本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讽刺的是,耶稣,弥赛亚,就是告诉他们这些事情的人。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