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节中,保罗强调了以永恒的视角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记住,我们今生所做的一切都会在来世受到审判。我们将因今生所做的而得到回报,无论是好是坏(哥林多后书 5:10)。我们生活在暂时的地上住所,也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地上身体就像帐篷,因为它们是暂时的住所,而我们要在复活的身体中寻找永久的住所。
与此同时,当我们住在地上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瓦器里的宝贝”(哥林多后书4:7)。这个“宝贝”存在于我们里面,因为上帝把我们变成了新造的人,正如保罗在第17节中所说的: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哥林多后书 5:17)
前一部分以第 10-11 节结束,保罗说他本着敬畏主的心态行事,将他的事奉显明给神,又指望他们的良心,知道他是顺服基督的。现在他断言我们不是又向你们举荐自己,乃是给你们一个为我们骄傲的机会,好叫你们对那只凭外貌骄傲而不凭内心骄傲的人有话可说(第 12 节) 。
保罗的重点是上帝将要审判的:内心。上帝审判内心的思念和意图(希伯来书 4:12)。保罗呼吁哥林多人的良心,他们的内心,而不是外表。保罗说他的生活是为主而活,是为了取悦他,这并不是在向你们推荐我们自己。相反,他是在给哥林多人提供指导,以便他们能够回答那些以外表而不是内心为傲的人。
推论是,保罗的批评者们关注的是外表,而不是内心,而内心才是上帝所看重的。保罗向哥林多的追随者提供事实数据,以便他们能够向那些关注外表的人辩护保罗的内心。我们在这封信的后面部分得到了这种批评的暗示,保罗说:
“因为他们说:‘他的信又沉重又有力,他的人品却不怎么样,他的言语也卑鄙无耻。’”(哥林多后书 10:10)
“你们是看事物的外表”(哥林多后书10:7a)。
保罗受到对手的批评(这些人很可能试图破坏他的权威,用自己的权威取而代之),因为他个人表现不佳。但保罗在这里谈论的是他在上一节(哥林多后书 5:11)中所说的“我们显露在神面前”, 这意味着保罗相信他的行为将得到耶稣的审判(哥林多后书 5:10)。
这是一个大胆的主张。但保罗重复了他在哥林多后书 3:1 中所说的话,“我们又开始向你们举荐自己吗?”他说:我们不是又向你们举荐自己。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看到保罗的真实身份,他的骄傲(为我们感到骄傲)来自于他对基督的服从和取悦,以及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哥林多后书 2:4)。
保罗的批评者似乎以他为傲,但保罗并没有这样描述。我们可以推测,保罗的反对者也同样为宗教骄傲,耶稣曾因此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他说:
“但他们(宗教领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们把经文戴得宽了,衣服的穗子加长了。他们喜爱筵席上的尊位和会堂里的高位,也喜爱在市场上受人尊敬地问安,被人称为拉比。”(马太福音 23:5-8)
耶稣斥责这些宗教领袖是虚伪的,他们剥削而不是服侍那些他们被任命为牧羊人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同样,保罗也称批评他的人是“假使徒”,正如保罗在这封信的后面这样评价他的对手:
“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哥林多后书 11:13)
接下来,保罗的声明可能表明他被批评者指责为精神不健全:我们若癫狂,是为神;我们若谨守,是为你们(v13) 。
希腊文中翻译为“失去理智”的意思与“心智健全”相对。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惊讶”,但在马可福音中也有类似的翻译,当耶稣被涌向他的人群淹没时,他的家人说:“他失去了理智”(马可福音 3:21)。
这可能是哥林多批评者对他的指控,所以保罗似乎用这个来清楚地概述他的事工重点:这是为上帝,也是为你。这与保罗的精神状态无关。保罗断言,无论他是精神错乱还是头脑健全, 他的动机没有改变。保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悦上帝(为了上帝)。保罗通过为哥林多信徒的最大福祉而工作来取悦上帝(为了你们)。
他的一生都在基督里度过,这决定了他的信心,紧迫感,动机,观点,信念,信息,事工和使命。这种生活无疑是“超凡脱俗的”,保罗说:“因为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腓立比书 3:20),并在本章中说他“切慕那从天上来的居所,好叫你们穿上衣服”(哥林多后书 5:2)。
毫不奇怪,有人会说他疯了或精神错乱了,因为他在如此的敌意下依然毫不动摇。然而,对保罗和那些信奉基督的人来说,这是心智健全的标志,他们明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取悦基督,在审判之日,他将审判我们的行为(哥林多后书 5:10) 。
如果保罗的想法有所不同,他的解释是这样的: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 (第 14 节) 。
这就可以解释保罗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他像为主而活(他的公民身份在天上)同时服侍哥林多信徒(正如他被指定要做的那样,他所做的是为了取悦上帝)。
希腊语中翻译为“控制”的单词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因为它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个词“控制”在其他地方被翻译为 “约束”和“强迫”。希腊语中含有支配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保罗宣称,正是基督之爱在基督十字架上的死亡的光照下支配着他,决定了他活在基督里的动机。韦氏词典对“控制”的定义之一是“对……施加约束或指导影响”。
这当然是保罗所要走的方向,因为他说基督的爱控制着我们。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展现的爱,已成为保罗人生的伟大结论——已经得出结论(第 14b 节)——或信念。正是这个结论和信念指导着保罗的人生和事工,一人为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第 14c 节) 。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如果一个人为所有人而死,那么所有人都死了”。这个想法似乎是,耶稣必须为所有人而死(一个人死了)的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是灵性死亡的(所有人都死了,罗马书 5:12)。正是通过耶稣的死,所有人都能活过来(罗马书 6:4, 8:11)。
基督之爱永远存在的现实控制并引导保罗得出以下结论: “并且基督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第 15 节)。
对于保罗来说,很明显,凭着基督为我们而死的信念生活就是被基督的爱所控制或驱使。这意味着我们不再为自己而活。这又是一个悖论。保罗刚刚告诫每个人要这样生活,以便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得到基督的认可。现在他说,获得对我们最好的东西的方法是不再为自己而活。这类似于耶稣在传道期间教导的悖论,即获得对我们自己最美好生活的方法就是献出我们的生命(马太福音 16:24-26)。
这种信念,信仰和爱有效地使保罗专注于永恒的视角。他在这封信中传达的信息是迫切的呼唤和恳求哥林多信徒以同样的方式定位和激励自己。保罗渴望为那位死而复活的他而活。
保罗始终坚信,他的目标是取悦上帝,上帝死而复活,让我们得以永生。上帝也将审判保罗的行为和动机(哥林多后书 5:10)。
在第 14 节中,希腊文“基督的爱控制着我们”这个短语中翻译为“爱”的词 是“agape”。它是翻译成英文为“爱”的几个希腊词之一。“agape”一词是一种选择之爱,而不仅仅是感情之爱。基督出于对他父的服从,选择为我们受苦(腓立比书 2:5-9)。他忍受拒绝和死亡,是为了爱我们,为了我们的利益。这就是生活在“agape”之爱中的人的本性;他们不再为自己而活。
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用文字描述了“无私的爱”,他说“无私的爱”是一系列旨在为他人谋福利的行为。例子包括:
这种“无私”的爱完全违背了我们堕落的本性,保罗称其为“肉体”。保罗通常用“肉体”一词来指代利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剥夺和胁迫他人。因此,他补充说: “所以,从今以后,我们不再凭着肉体认人了” (第 16 节上)。
保罗在加拉太书 5:19-21 中列出了肉体的行为或“果实”。其中包括“嫉妒,恼怒,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以及类似的自我放纵和控制欲行为。这些都是世俗的,与“上帝的王国”无关。
保罗在加拉太书 5:22-23 中阐述的圣灵的行为或“果实”始于“agape”(爱)。这两种生活方式截然相反。肉体导致死亡和分离。圣灵带来生命和联系。保罗不再希望根据肉体来认识任何人。
希腊文中翻译为“认识”的单词通常被翻译为“看见”。第 16 节中的“因此”与前面的经文相关,前面的经文说:
保罗似乎在宣称,他不再用肉眼看待人,也就是将他们视为有用的对象。相反,现在他用基督的灵,基督的爱和基督为我们而死的完全信念来看待他们。保罗有了新的世界观——一种看待和思考世界及其万物的新方式。保罗选择了一种敬虔的视角,一种根植于信仰的视角,相信上帝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
保罗选择了一种视角,将其他人视为耶稣为之而死的人类同胞。正如他在第 14 节中所说,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我们既想一人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保罗现在用基督之爱的眼光看待他人,因为耶稣为所有人而死。
这是保罗选择的心态。保罗写腓立比书的主题是选择正确的观点/世界观/态度/心态。
希腊语单词“phroneo”(“态度”)以某种形式出现在这封短信中十次。在腓立比书 2:5 中,保罗写道:“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Phroneo”也可以翻译为“思想”或“心态”,也可以翻译为“观点”。显然,观点/心态/态度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可以明智地选择,也可以错误地选择。
由于保罗选择了这种心态——基督为所有人而死——他现在断言,所以,从今以后,我们不再凭着外貌认人了。虽然我们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他了(第 16 节) 。
如果耶稣为所有人而死,那么人类社会群体之间偏见和分裂的理由就消失了。保罗希望不再用肉体的眼光看待人。保罗曾经恨耶稣和他所有的追随者。现在他意识到这是多么错误。既然耶稣为所有人而死, 我们是谁,竟敢恨他们?
保罗现在宣称,他决心不再通过肉眼来选择对他人的看法/心态/态度,而是通过灵性的眼睛。他不会将他人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为自己而活),而是将其视为基督之爱的对象。做出这种明智选择的人将不再“为自己而活”(肉体),而是将以基督之爱对待他人。
保罗承认他曾经通过肉眼看过基督:虽然我们曾凭着肉体认识过基督,但现在我们不再这样认识他了(第 16b 节) 。
保罗第一次认识基督时,他是以法利赛人保罗的肉眼来看基督的,他是宗教领袖,也是教会的敌人。凭借这种世界观/观点,保罗认为犹太人信奉基督的到来对他和他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因此,这种肉体观点/心态/态度导致他开始通过迫害耶稣的追随者来迫害耶稣。他在给哥林多的第一封信中承认了这一点,他说: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逼迫了神的教会。”(哥林多前书 15:9)
保罗并不是独自一人克服了这种错误的心态。他通过上帝的恩典克服了这段罪恶的过去。他在《哥林多前书》的下一节中说道: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哥林多前书 15:10)
保罗认识到自己过去所造成的损害,因此更加努力地为基督劳作。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哥林多后书 5:12-16 含义
在上一节中,保罗强调了以永恒的视角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记住,我们今生所做的一切都会在来世受到审判。我们将因今生所做的而得到回报,无论是好是坏(哥林多后书 5:10)。我们生活在暂时的地上住所,也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地上身体就像帐篷,因为它们是暂时的住所,而我们要在复活的身体中寻找永久的住所。
与此同时,当我们住在地上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瓦器里的宝贝”(哥林多后书4:7)。这个“宝贝”存在于我们里面,因为上帝把我们变成了新造的人,正如保罗在第17节中所说的: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哥林多后书 5:17)
前一部分以第 10-11 节结束,保罗说他本着敬畏主的心态行事,将他的事奉显明给神,又指望他们的良心,知道他是顺服基督的。现在他断言我们不是又向你们举荐自己,乃是给你们一个为我们骄傲的机会,好叫你们对那只凭外貌骄傲而不凭内心骄傲的人有话可说(第 12 节) 。
保罗的重点是上帝将要审判的:内心。上帝审判内心的思念和意图(希伯来书 4:12)。保罗呼吁哥林多人的良心,他们的内心,而不是外表。保罗说他的生活是为主而活,是为了取悦他,这并不是在向你们推荐我们自己。相反,他是在给哥林多人提供指导,以便他们能够回答那些以外表而不是内心为傲的人。
推论是,保罗的批评者们关注的是外表,而不是内心,而内心才是上帝所看重的。保罗向哥林多的追随者提供事实数据,以便他们能够向那些关注外表的人辩护保罗的内心。我们在这封信的后面部分得到了这种批评的暗示,保罗说:
“因为他们说:‘他的信又沉重又有力,他的人品却不怎么样,他的言语也卑鄙无耻。’”(哥林多后书 10:10)
“你们是看事物的外表”(哥林多后书10:7a)。
保罗受到对手的批评(这些人很可能试图破坏他的权威,用自己的权威取而代之),因为他个人表现不佳。但保罗在这里谈论的是他在上一节(哥林多后书 5:11)中所说的“我们显露在神面前”, 这意味着保罗相信他的行为将得到耶稣的审判(哥林多后书 5:10)。
这是一个大胆的主张。但保罗重复了他在哥林多后书 3:1 中所说的话,“我们又开始向你们举荐自己吗?”他说:我们不是又向你们举荐自己。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看到保罗的真实身份,他的骄傲(为我们感到骄傲)来自于他对基督的服从和取悦,以及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哥林多后书 2:4)。
保罗的批评者似乎以他为傲,但保罗并没有这样描述。我们可以推测,保罗的反对者也同样为宗教骄傲,耶稣曾因此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他说:
“但他们(宗教领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们把经文戴得宽了,衣服的穗子加长了。他们喜爱筵席上的尊位和会堂里的高位,也喜爱在市场上受人尊敬地问安,被人称为拉比。”
(马太福音 23:5-8)
耶稣斥责这些宗教领袖是虚伪的,他们剥削而不是服侍那些他们被任命为牧羊人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同样,保罗也称批评他的人是“假使徒”,正如保罗在这封信的后面这样评价他的对手:
“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
(哥林多后书 11:13)
接下来,保罗的声明可能表明他被批评者指责为精神不健全:我们若癫狂,是为神;我们若谨守,是为你们(v13) 。
希腊文中翻译为“失去理智”的意思与“心智健全”相对。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惊讶”,但在马可福音中也有类似的翻译,当耶稣被涌向他的人群淹没时,他的家人说:“他失去了理智”(马可福音 3:21)。
这可能是哥林多批评者对他的指控,所以保罗似乎用这个来清楚地概述他的事工重点:这是为上帝,也是为你。这与保罗的精神状态无关。保罗断言,无论他是精神错乱还是头脑健全, 他的动机没有改变。保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悦上帝(为了上帝)。保罗通过为哥林多信徒的最大福祉而工作来取悦上帝(为了你们)。
他的一生都在基督里度过,这决定了他的信心,紧迫感,动机,观点,信念,信息,事工和使命。这种生活无疑是“超凡脱俗的”,保罗说:“因为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腓立比书 3:20),并在本章中说他“切慕那从天上来的居所,好叫你们穿上衣服”(哥林多后书 5:2)。
毫不奇怪,有人会说他疯了或精神错乱了,因为他在如此的敌意下依然毫不动摇。然而,对保罗和那些信奉基督的人来说,这是心智健全的标志,他们明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取悦基督,在审判之日,他将审判我们的行为(哥林多后书 5:10) 。
如果保罗的想法有所不同,他的解释是这样的: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 (第 14 节) 。
这就可以解释保罗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他像为主而活(他的公民身份在天上)同时服侍哥林多信徒(正如他被指定要做的那样,他所做的是为了取悦上帝)。
希腊语中翻译为“控制”的单词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因为它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个词“控制”在其他地方被翻译为 “约束”和“强迫”。希腊语中含有支配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保罗宣称,正是基督之爱在基督十字架上的死亡的光照下支配着他,决定了他活在基督里的动机。韦氏词典对“控制”的定义之一是“对……施加约束或指导影响”。
这当然是保罗所要走的方向,因为他说基督的爱控制着我们。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展现的爱,已成为保罗人生的伟大结论——已经得出结论(第 14b 节)——或信念。正是这个结论和信念指导着保罗的人生和事工,一人为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第 14c 节) 。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如果一个人为所有人而死,那么所有人都死了”。这个想法似乎是,耶稣必须为所有人而死(一个人死了)的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是灵性死亡的(所有人都死了,罗马书 5:12)。正是通过耶稣的死,所有人都能活过来(罗马书 6:4, 8:11)。
基督之爱永远存在的现实控制并引导保罗得出以下结论: “并且基督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第 15 节)。
对于保罗来说,很明显,凭着基督为我们而死的信念生活就是被基督的爱所控制或驱使。这意味着我们不再为自己而活。这又是一个悖论。保罗刚刚告诫每个人要这样生活,以便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得到基督的认可。现在他说,获得对我们最好的东西的方法是不再为自己而活。这类似于耶稣在传道期间教导的悖论,即获得对我们自己最美好生活的方法就是献出我们的生命(马太福音 16:24-26)。
这种信念,信仰和爱有效地使保罗专注于永恒的视角。他在这封信中传达的信息是迫切的呼唤和恳求哥林多信徒以同样的方式定位和激励自己。保罗渴望为那位死而复活的他而活。
保罗始终坚信,他的目标是取悦上帝,上帝死而复活,让我们得以永生。上帝也将审判保罗的行为和动机(哥林多后书 5:10)。
在第 14 节中,希腊文“基督的爱控制着我们”这个短语中翻译为“爱”的词 是“agape”。它是翻译成英文为“爱”的几个希腊词之一。“agape”一词是一种选择之爱,而不仅仅是感情之爱。基督出于对他父的服从,选择为我们受苦(腓立比书 2:5-9)。他忍受拒绝和死亡,是为了爱我们,为了我们的利益。这就是生活在“agape”之爱中的人的本性;他们不再为自己而活。
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用文字描述了“无私的爱”,他说“无私的爱”是一系列旨在为他人谋福利的行为。例子包括:
这种“无私”的爱完全违背了我们堕落的本性,保罗称其为“肉体”。保罗通常用“肉体”一词来指代利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剥夺和胁迫他人。因此,他补充说: “所以,从今以后,我们不再凭着肉体认人了” (第 16 节上)。
保罗在加拉太书 5:19-21 中列出了肉体的行为或“果实”。其中包括“嫉妒,恼怒,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以及类似的自我放纵和控制欲行为。这些都是世俗的,与“上帝的王国”无关。
保罗在加拉太书 5:22-23 中阐述的圣灵的行为或“果实”始于“agape”(爱)。这两种生活方式截然相反。肉体导致死亡和分离。圣灵带来生命和联系。保罗不再希望根据肉体来认识任何人。
希腊文中翻译为“认识”的单词通常被翻译为“看见”。第 16 节中的“因此”与前面的经文相关,前面的经文说:
保罗似乎在宣称,他不再用肉眼看待人,也就是将他们视为有用的对象。相反,现在他用基督的灵,基督的爱和基督为我们而死的完全信念来看待他们。保罗有了新的世界观——一种看待和思考世界及其万物的新方式。保罗选择了一种敬虔的视角,一种根植于信仰的视角,相信上帝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
保罗选择了一种视角,将其他人视为耶稣为之而死的人类同胞。正如他在第 14 节中所说,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我们既想一人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保罗现在用基督之爱的眼光看待他人,因为耶稣为所有人而死。
这是保罗选择的心态。保罗写腓立比书的主题是选择正确的观点/世界观/态度/心态。
希腊语单词“phroneo”(“态度”)以某种形式出现在这封短信中十次。在腓立比书 2:5 中,保罗写道:“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Phroneo”也可以翻译为“思想”或“心态”,也可以翻译为“观点”。显然,观点/心态/态度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可以明智地选择,也可以错误地选择。
由于保罗选择了这种心态——基督为所有人而死——他现在断言,所以,从今以后,我们不再凭着外貌认人了。虽然我们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他了(第 16 节) 。
如果耶稣为所有人而死,那么人类社会群体之间偏见和分裂的理由就消失了。保罗希望不再用肉体的眼光看待人。保罗曾经恨耶稣和他所有的追随者。现在他意识到这是多么错误。既然耶稣为所有人而死, 我们是谁,竟敢恨他们?
保罗现在宣称,他决心不再通过肉眼来选择对他人的看法/心态/态度,而是通过灵性的眼睛。他不会将他人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为自己而活),而是将其视为基督之爱的对象。做出这种明智选择的人将不再“为自己而活”(肉体),而是将以基督之爱对待他人。
保罗承认他曾经通过肉眼看过基督:虽然我们曾凭着肉体认识过基督,但现在我们不再这样认识他了(第 16b 节) 。
保罗第一次认识基督时,他是以法利赛人保罗的肉眼来看基督的,他是宗教领袖,也是教会的敌人。凭借这种世界观/观点,保罗认为犹太人信奉基督的到来对他和他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因此,这种肉体观点/心态/态度导致他开始通过迫害耶稣的追随者来迫害耶稣。他在给哥林多的第一封信中承认了这一点,他说: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逼迫了神的教会。”
(哥林多前书 15:9)
保罗并不是独自一人克服了这种错误的心态。他通过上帝的恩典克服了这段罪恶的过去。他在《哥林多前书》的下一节中说道: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
(哥林多前书 15:10)
保罗认识到自己过去所造成的损害,因此更加努力地为基督劳作。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