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节中,保罗解释了我们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的含义。
保罗经历了当前艰难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忠诚的服从将在天堂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使他继续专注于忠诚,即使他更愿意在天堂更好的地方。鉴于这一现实,保罗得出结论:“因此,无论是住在里面,离开外面,我们也要立志讨主的喜悦”(第 9 节)。
翻译为“志向远大”的希腊词是“philotimeomai”。意思是努力争取荣誉。保罗认为,他在传道工作中忍受的困难是“暂时,轻微的苦恼”,相比之下,他正在获得“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 4:17)。这种荣耀来自于取悦他的主。当权威认可你的成就时,你就获得了荣誉和荣耀。购买别人赢得的奥运奖牌并不能带来荣耀,因为它不伴随着奥委会权威的认可。
当我们取悦基督时,我们获得了最大的荣耀。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提到了这一点,他说,关于上帝面前行为的必然审判,如果我们“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的福分”(罗马书 2:7),我们就可以期待得到“永生”作为奖励。保罗有一个野心,要从一个永恒的地方寻求荣耀,尊贵和不朽坏:从基督那里。这样做的代价是今生被人拒绝。他认为与收益相比,这个代价微不足道。
我们可以在今生获得荣耀,但荣耀终将消逝。我们也可以在此生获得荣誉,甚至永生,也许会被选入名人堂。尽管如此,我们终将被遗忘。但在天堂,情况并非如此。在天堂,我们得到的所有奖赏都将永存。正如耶稣所说: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偷窃。” (马太福音 6:20)
保罗正在将这一劝告付诸实践,寻求取悦我们被造来取悦的那位。保罗的目标是取悦基督,无论在家还是不在。保罗可能指的是在天堂,他真正的家,或者远离他真正的家,这意味着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的那段时间远离天堂,正如他在第 8 节中所描述的那样。
保罗的意思也可能是住在肉身里,远离主,正如他在第 6 节中所描述的那样。无论哪种情况,意思都是一样的;保罗的目标就是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生活在这里还是在天堂,都要讨神的喜悦。
保罗这样说,呼应了耶稣的模范祷告中所推断的内容,即天堂是实现上帝旨意的地方,他说:
“愿你的旨意成就,天上如此,地上亦如此。” (马太福音 6:10)
保罗完全期望在天堂度过他的时光,寻求上帝的喜悦。因此,他献身于在今生做天堂里总是发生的事情:上帝的旨意。对于保罗或任何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的信徒来说,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天堂带到人间,因为天堂是上帝旨意得以实现的地方。保罗断言,上帝对每个信徒的旨意是让他们圣洁或远离罪恶和世界,并按照上帝的设计生活,让他们彼此相爱,彼此服务(帖撒罗尼迦前书 4:3)。
保罗的思想根基十分牢固,他认为他真正的家是在天堂,在来世(《腓立比书》 3:20)。
我们可以有好的野心,也可以有坏的野心。在腓立比书 1:17 中,保罗描述一些传道人教导耶稣基督是出于“自私的野心,而不是出于纯洁的动机”。他在第 9 节中宣称的是一种具有纯洁动机的野心;为了取悦上帝。这与罗马书 2 中的段落相似,其中展示了那些寻求上帝的荣誉和荣耀的人与那些“自私的野心,不顺从真理”的人之间的对比(罗马书 2:8)。
好的野心寻求取悦上帝,坏的野心寻求取悦自己。骄傲是信仰的对立面(哈巴谷书 2:4)。
雅各告诉我们,“自我”才是导致我们毁灭的因素(雅各书 1:13-16)。保罗写道,他发现他的本性自我,他的“肉体”,里面没有任何好东西(罗马书 7:18)。服务自我会导致死亡。死亡就是分离,当我们服务自我时,我们就会将自己与上帝赋予我们的设计分离。另一方面,服务上帝会带来生命。正如耶稣在向他的父亲祈祷时所说: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约翰福音 17:3)
当我们凭着信念行事时,我们就会通过信念认识上帝,这将使我们获得最大程度的人生经验。
保罗渴望侍奉上帝,无论在天上还是不在天上(住在地上的帐篷里)。换句话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实现特定目标的愿望,而是一种现在以及在我们永恒的家中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一句短语或一个美好的想法或我们希望在某个时候能做的事情,而是一种雄心壮志。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认为“看不见的事物”比我们在这个正在消逝的世界上可以看到的事物更真实,更持久。可以说,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的真正结束是当我们因在地球上生活时所做的事而得到回报时: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第 10 节)。
福音(基督的好消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责任感。上帝无条件地因信称义,接纳我们为祂的孩子(约翰福音 3:14-15, 以弗所书 2:8-9)。这与我们的行为无关。然后,作为君王的孩子,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而责任则伴随着责任。接纳是无条件的,我们被上帝接纳为祂的孩子完全是因为耶稣的工作,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工作。然而,正如一位慈爱的父亲应该做的那样,只有当我们的行为对我们有益时,上帝才会认可我们的行为——一种符合我们计划的方式。
罪就是违背上帝赋予我们的计划而行。当我们违背我们的计划而行时,我们会伤害自己和他人。上帝不会赞成我们伤害自己和他人,并会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管理负责。保罗在写给哥林多的第一封信中多次提到这种责任。
在《哥林多前书》第 3 章中,保罗说,我们站在基督面前,我们在地上所行的一切就像我们提前送到天堂的建筑材料。如果我们行为的“房子”是用金银等持久的材料建造的,那么审判之火将使它变得纯净,并永远存在。然后我们得到奖励。但如果我们行为的“房子”是用木头和干草等暂时的材料建造的,它们就会被烧毁,我们在地上生活的管理工作将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将经历“损失”(《哥林多前书》3:12-15)。
这与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所说的积攒财宝在天上的劝诫是一致的: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马太福音 6:19-21)
保罗在他的第一封信中也说,上帝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奖赏是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哥林多前书 2:9)。他进一步将自己的精神之旅描述为像奥运会运动员为比赛训练一样。他的目标是获胜。而获胜意味着放下自我,勤奋工作以取悦上帝,遵循他对保罗生命的呼召(哥林多前书 9:17, 24-27)。
我们都将面对耶稣,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管理职责作出解释。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这句话中的“我们众人都必须”似乎是指保罗和哥林多的所有信徒;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从广义上讲,它适用于所有信徒。它也可能适用于所有人。看来,即使是非信徒也会因其行为而受到审判,正如启示录中告诉我们的那样: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启示录 20:12)
基督对信徒的审判将决定永恒的奖赏。那些像耶稣一样得胜的信徒将获得巨大的奖赏,正如启示录 1-3 章所述。可以说,最终的奖赏是分享基督统治新世界的权威(启示录 3:21)。似乎与基督一起统治,分享他的王国,是我们设计的完全恢复,因此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我们从才干的比喻中得到了一些暗示,耶稣对那些忠实的管家说“做得好”,并给予他们双倍责任的奖励。耶稣称之为“你主人的喜乐”(马太福音 25:21)。
在希伯来书中,我们被告知耶稣通过“受死的苦难”将“荣耀和尊贵”恢复给人类,使他们统治地球(希伯来书 2:9)。耶稣因顺服父而被赋予作为人类的一切权柄(腓立比书 2:8-9, 马太福音 28:18)。似乎他最大的快乐就是与同为“儿子”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他将带领他们获得与他从父那里获得的荣耀一样的荣耀(希伯来书 2:10)。
尚不清楚为何非信徒会因其行为而受到审判,但我们得到了一些迹象。耶稣断言,邪恶之城所多玛受到的审判将比见证耶稣奇迹的城市轻,因为它们的责任较少(来自上帝的启示较少)(马太福音 11:24)。这表明上帝对非信徒的审判有不同程度的严厉性。
所有非信徒都会被火湖吞噬(启示录 20:15)。但似乎这个火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这可能是互惠原则适用,每个人都会得到他们希望别人得到的,这导致审判程度的差异(马太福音 6:14-15)。
信息很明确:我们都要对上帝负责,为我们一生中做过或没做过的事负责。不信的人将在审判之火中被吞噬,信的人将在审判之火中被提炼和净化。所有信徒都将符合基督的形象(罗马书 8:29)。但似乎每个信徒都可以选择,是让他们的信仰通过今生的考验通过忠实的服从来提炼,以获得巨大的回报,还是让他们的信仰在基督的审判中被净化,失去回报(雅各书 1:2-3, 12,哥林多前书 3:13-15)。
我们可以从以弗所书 2:8-10 的上下文中理解保罗的断言“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 。我们因信,因恩典成为神的儿女(以弗所书 2:8-9)。但神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 5:17)是有原因的:去做祂为我们每个人预备的工作(以弗所书 2:10)。尽管神事先预备了这些工作,但当我们照着去做时,祂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每一个信徒都受到审判,以便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善是恶,得到相应的报应(第 10b 节)。
从上下文中可以看出,做好事会得到好的回报,坏事会得到坏的回报。希腊语单词“komizo”翻译为“可能会得到报偿”,可以翻译为“可能会收到”或“可能会得到偿还”。行为这个词是译者添加的,因为它是从希腊语单词“他已经做了”推断出来的,它表示基于决定的行动(行为)。我们决定和采取行动的事情将受到评判,我们将根据我们的决定和行动获得好的或坏的回报。
短语“可能得到报应”的含义表明了目的。“Komizo”可以翻译为“为了得到”所采取行动的奖励。审判的目的是我们的行为将受到适当的审判和奖励。在很大程度上,经文表明,这次审判将处理我们利用所获得的机会所做的事情的管理,以及我们行动的动机(希伯来书 4:12-13)。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强调了拥有永恒动力的重要性,他劝告门徒要对现实采取一种特定的看法,即我们向前迈进的事情是真实而永久的。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有许多经文指出,上帝会根据我们在世上所作所为给予奖赏或报答。(马太福音 16:27;使徒行传 10:42;罗马书 2:16, 14:10, 12;以弗所书 6:8)正如以弗所书 2:8-9 所述,这种行为的审判并非为了确定我们在上帝眼中是否正义,因为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耶稣的信仰(约翰福音 3:14-15)。我们通过信仰无条件地成为上帝的孩子。一旦相信,我们就会得到遗产(以弗所书 1:11)。
上帝的奖赏决定了我们拥有和受益于我们相信时所赐遗产的程度。我们从出埃及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以色列人身上看到了这一点。他们都拥有应许之地的遗产,这是几个世纪前赐予的(创世记 15:18)。然而,第一代逃离埃及的人未能拥有遗产,因为他们没有运用信心,没有顺服地去拥有它(希伯来书 3:16 - 4:2)。
上帝所赐予的奖赏与我们的服从成正比。耶稣希望,寻求祂的奖赏而非世人的奖赏成为我们行动的主要动力,正如祂在启示录中所言: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启示录 22:12)
保罗用敬畏耶和华的术语来谈论基督的审判台。圣经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也是智慧的开端(诗篇 111:10, 箴言 1:7, 9:10)。生活在知识和智慧中,也考虑到基督即将来临的审判台的现实。因此,保罗断言:我们既知道耶和华是可畏的,便劝化人,但我们在神面前是显明的;盼望在你们的良心中也是显明的(第 11 节) 。
保罗在这里似乎将这种对基督审判台的认识应用到自己身上。基督给他的命令是劝服人。保罗在他的第一封信中谈到了这一点,说他“被迫”传福音,甚至说如果他不遵循上帝给他传福音的命令,“我就有祸了”(哥林多前书 9:16, 使徒行传 26:16-18)。
保罗和他的福音同工在履行他的管家职责,按照吩咐传福音时,向上帝显现。显现意味着被人知晓。通过忠心行事和传福音,保罗和他的同工向上帝显现了他们的忠诚。上帝一直在注视着,他不仅审判行为,还审判行为背后的意图(希伯来书 4:12)。
保罗知道他的行为正在向上帝显露,因为所有人的行为都被上帝看到,而且显然被记录下来以备将来的审判(启示录 20:12-13)。但保罗也希望哥林多信徒也能看到并理解他的行为。保罗说,我希望我们也显露在你们的良心上。保罗希望每个信徒都扪心自问,看看保罗所做的是否正确。
在给哥林多人的信中,保罗一直强调拥有清洁良心的重要性,以及良心在做出正确判断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含义是,在我们的良心层面,圣灵在说话,如果我们愿意倾听,圣灵会引导我们走向真理。每个人的良心都会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因为上帝把正确的知识放在每个人的良心里(罗马书 2:14)。
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扩展了这个概念,他谈到我们内心的旧本性(“肉体”)和新本性(“灵”)之间的较量。在所有情况下,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愿意倾听,真理就在我们心中。他说他希望也显明在你们的良心中, 保罗推断,如果他们愿意寻求真理,他们就会发现保罗也在寻求真理。
保罗断言每个人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接着他又说: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第 11 节)。
人类的恐惧可以说是我们最基本的动机。例如,对死亡的恐惧驱使我们寻求安全。寻求安全驱使我们劳动,为食物和住所做准备。对被拒绝的恐惧塑造了我们的社会行为。我们的恐惧动机是有顺序的,遵循需求层次。我们可能很少甚至根本不害怕被困在电影院里,直到我们闻到烟味。那时,所有其他恐惧都退居次要地位,而对被烧死的恐惧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圣经帮助我们为我们的恐惧选择一个合适的等级。保罗提供的新世界观/视角/思维模式为我们带来了真正的现实。在基督里,上帝提供了完全摆脱死亡恐惧的解脱,只要我们凭着信心接受它(约翰福音 3:14-15)。这让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更加快乐,因为我们知道耶稣已经战胜了死亡。
但正如保罗在第 10 节中所说,我们众人都要站在基督台前,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我们的许多社交行为都是出于对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的恐惧。无论是我们开的车,穿的衣服,选择的语言,从事的工作,还是其他大多数行为,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到“别人会怎么看我?”
我们可以将此称为“对人的恐惧”。
如果我们的社会行为,即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是由“对人的恐惧”所驱动的,那么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被他人转瞬即逝的观点所左右。更糟糕的是,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知道任何人对我们的看法(他们可能说的是他们认为我们想听到的话,因为他们害怕被我们拒绝),我们最终被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的幻觉所控制。因此,我们最终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错过了通过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可以获得的真正祝福。
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是将“对人的恐惧”替换为对主的敬畏。如果我们首先关心上帝对我们的看法,并将我们的行为导向取悦他,其余的事情就应该顺理成章了。人们是善变的,但我们知道上帝赞成什么,因为他告诉我们,他总是真实的。
如果我们讨神喜悦,并且认识到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是否讨人喜悦,而且他们的喜悦很快就会变成蔑视,那么我们就可以活着讨神喜悦,相比之下,我们从人类那里得到的拒绝将大大减少。如果有人因为我们侍奉神而拒绝我们,那么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观点:我们正在遭受基督的苦难,耶稣承诺,如果我们像他一样克服困难,他将与我们分享他巨大的回报(罗马书 8:17b,启示录 3:21)。
劝告我们采取这种观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旧约》告诉我们,敬畏上帝是知识和智慧的起点(诗篇 111:10, 箴言 1:7, 9:10)。当我们惧怕人时,我们最终会生活在幻想中,没有真正的知识。当我们惧怕人时,我们最终会做出自我毁灭的事情,而不是生活在智慧中。敬畏上帝,最关心他的想法,为我们寻求他的话语提供了基础,从而带来知识(看清现实)和智慧(有效生活的技巧)。
恐惧人的虚幻世界的一部分是相信我们通过管理自己的形象和装模作样来控制他人。这会导致三心二意和精神健康受损。当我们生活在对主的敬畏中时,我们就会意识到他看透了我们内心最深处,没有什么能瞒过他(希伯来书 4:13)。他已经知道我们所有的秘密。但他也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有的罪付出了代价(哥林多后书 5:19, 歌罗西书 2:14)。我们所有的罪都已经通过耶稣的死在他面前得到了处理。所以当我们向他忏悔时,我们并不是在告诉上帝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相反,我们正在使自己与现实保持一致。
如果我们想过一个高功能的人的生活,符合我们的设计,我们必须处理的是 a) 破坏上帝希望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拥有的和谐的罪 (马太福音 6:14-15) 和 b) 我们肉体中的罪,这些罪试图破坏我们自己的灵魂。即使信徒是基督里的新造物,我们内心仍然有旧本性,保罗称之为“肉体”。当我们追随肉体时,它会导致自私,控制和剥削行为,其社会结果是我们“相咬相吞”(加拉太书 5:15)。
上帝希望我们行在新的本性中,行在圣灵中。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成全了律法(罗马书 8:4)。当我们成全律法时,我们就会爱人如己(加拉太书 5:13-14)。他希望我们彼此宽恕,彼此顺服,这意味着为他人寻求最好的,甚至超越我们自己(以弗所书 5:21)。
使徒约翰说:“……完全的爱可以驱除恐惧,因为恐惧中含有刑罚,恐惧的人在爱中未得完全”(约翰一书 4:18)。我们害怕被人拒绝,因为被人拒绝会造成痛苦。我们害怕那些会伤害我们或给我们带来损失的东西。这节经文说,如果我们有“完全的爱”,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害怕上帝的审判。前一节经文告诉我们什么是“完全的爱”:
“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神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约翰一书 4:17)
我们从这节经文中看到,当我们像耶稣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就会产生完美的爱。这节经文至少在两个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我们似乎确实有潜力像基督那样生活。这是因为基督住在我们里面,祂把我们塑造成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 5:17)。
其次,它还告诉我们,在我们像基督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之前,我们应该惧怕审判。这应该在我们心中产生对主的敬畏,这将驱使我们像基督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战胜罪恶,服从他的父。
如前所述,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信徒的第一封信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基督的审判。他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我们的行为就像建筑材料,我们先送到天堂,耶稣会用火来考验。那些经受住火考验的材料(金,银,宝石)会留在那里,用来建造。
重点似乎是,为了取悦上帝而做的行为是我们死后会带走的行为。然而,我们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做的事情,如果不能经受住审判之火(木柴,干草,稻草),最终只会成为损失(哥林多前书 3:10-15)。我们在世上得到的任何回报都是我们能得到的一切,就像我们留下的金钱和财产一样(马太福音 6:19-20)。
因此,保罗说,我们既知道敬畏主,就劝人,因为所有的人,就是所有的人,都要在基督面前显露。在劝人时,保罗认识到他正受到上帝的监视,上帝将审判他,他说,但我们是显明给上帝的(第 11 节上)。
显露就是清楚明白地表明,不带任何欺骗或伪装。保罗认识到,一切事物在神面前都是赤裸裸的。保罗在第一封信中指出,他已经检查过自己,没有发现任何过错。然而,他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对的。他知道他将在审判中面对神,并找出真相(哥林多前书 4:4-5)。
保罗继续回应批评者,尽可能地保持开放和脆弱,他说,我希望我们也在你们的良心中显露出来(第 11b 节)。正如他之前强调的那样(哥林多后书 3:5),“我们的能力来自上帝。”人看外表,但上帝知道内心,知道内心的想法。
保罗呼吁,在上帝面前,他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然后他呼吁哥林多信徒的道德良知,我们也在你们的良知中显现出来。如前所述,保罗一贯呼吁良知作为见证。
正如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所说,上帝把什么是正义的知识写进了所有人的良心中(罗马书 2:14;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罗马书 2:14-16的评论)。 关于良心的延伸讨论。
在这封写给哥林多的信中,保罗为我们提供了出色的指导,告诉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正确观点才能从生活中获得最大收获。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受到审判。我们需要记住,真正的荣耀来自于我们行事为人反映耶稣。我们可以通过活出我们通过他成为的新造物来做到这一点。我们是一座“地上的帐篷”,一个“瓦器”,里面装着无价之宝(哥林多后书 4:7)。
当我们顺服圣灵行事时,我们就会过上真实而美好的生活,这种生活将为我们带来最大的益处,无论是现在还是永恒。这就是为什么保罗认为顺服生活的困难是“暂时的”和“轻微的苦楚”,而顺服上帝的人将得到“极重永远的荣耀”的奖赏(哥林多后书 4:17)。
在保罗的这段教导中,我们可以听到所罗门智慧的回响。所罗门结束了他的智慧论文,总结如下:
“听完这一切之后,结论就是:敬畏上帝,遵守他的诫命,因为这适用于每一个人。因为上帝会审判一切行为,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 (传道书 12:13-14)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哥林多后书 5:9-11 含义
在本节中,保罗解释了我们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的含义。
保罗经历了当前艰难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忠诚的服从将在天堂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使他继续专注于忠诚,即使他更愿意在天堂更好的地方。鉴于这一现实,保罗得出结论:“因此,无论是住在里面,离开外面,我们也要立志讨主的喜悦”(第 9 节)。
翻译为“志向远大”的希腊词是“philotimeomai”。意思是努力争取荣誉。保罗认为,他在传道工作中忍受的困难是“暂时,轻微的苦恼”,相比之下,他正在获得“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 4:17)。这种荣耀来自于取悦他的主。当权威认可你的成就时,你就获得了荣誉和荣耀。购买别人赢得的奥运奖牌并不能带来荣耀,因为它不伴随着奥委会权威的认可。
当我们取悦基督时,我们获得了最大的荣耀。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提到了这一点,他说,关于上帝面前行为的必然审判,如果我们“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的福分”(罗马书 2:7),我们就可以期待得到“永生”作为奖励。保罗有一个野心,要从一个永恒的地方寻求荣耀,尊贵和不朽坏:从基督那里。这样做的代价是今生被人拒绝。他认为与收益相比,这个代价微不足道。
我们可以在今生获得荣耀,但荣耀终将消逝。我们也可以在此生获得荣誉,甚至永生,也许会被选入名人堂。尽管如此,我们终将被遗忘。但在天堂,情况并非如此。在天堂,我们得到的所有奖赏都将永存。正如耶稣所说: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偷窃。”
(马太福音 6:20)
保罗正在将这一劝告付诸实践,寻求取悦我们被造来取悦的那位。保罗的目标是取悦基督,无论在家还是不在。保罗可能指的是在天堂,他真正的家,或者远离他真正的家,这意味着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的那段时间远离天堂,正如他在第 8 节中所描述的那样。
保罗的意思也可能是住在肉身里,远离主,正如他在第 6 节中所描述的那样。无论哪种情况,意思都是一样的;保罗的目标就是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生活在这里还是在天堂,都要讨神的喜悦。
保罗这样说,呼应了耶稣的模范祷告中所推断的内容,即天堂是实现上帝旨意的地方,他说:
“愿你的旨意成就,
天上如此,地上亦如此。”
(马太福音 6:10)
保罗完全期望在天堂度过他的时光,寻求上帝的喜悦。因此,他献身于在今生做天堂里总是发生的事情:上帝的旨意。对于保罗或任何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的信徒来说,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天堂带到人间,因为天堂是上帝旨意得以实现的地方。保罗断言,上帝对每个信徒的旨意是让他们圣洁或远离罪恶和世界,并按照上帝的设计生活,让他们彼此相爱,彼此服务(帖撒罗尼迦前书 4:3)。
保罗的思想根基十分牢固,他认为他真正的家是在天堂,在来世(《腓立比书》 3:20)。
我们可以有好的野心,也可以有坏的野心。在腓立比书 1:17 中,保罗描述一些传道人教导耶稣基督是出于“自私的野心,而不是出于纯洁的动机”。他在第 9 节中宣称的是一种具有纯洁动机的野心;为了取悦上帝。这与罗马书 2 中的段落相似,其中展示了那些寻求上帝的荣誉和荣耀的人与那些“自私的野心,不顺从真理”的人之间的对比(罗马书 2:8)。
好的野心寻求取悦上帝,坏的野心寻求取悦自己。骄傲是信仰的对立面(哈巴谷书 2:4)。
雅各告诉我们,“自我”才是导致我们毁灭的因素(雅各书 1:13-16)。保罗写道,他发现他的本性自我,他的“肉体”,里面没有任何好东西(罗马书 7:18)。服务自我会导致死亡。死亡就是分离,当我们服务自我时,我们就会将自己与上帝赋予我们的设计分离。另一方面,服务上帝会带来生命。正如耶稣在向他的父亲祈祷时所说: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约翰福音 17:3)
当我们凭着信念行事时,我们就会通过信念认识上帝,这将使我们获得最大程度的人生经验。
保罗渴望侍奉上帝,无论在天上还是不在天上(住在地上的帐篷里)。换句话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实现特定目标的愿望,而是一种现在以及在我们永恒的家中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一句短语或一个美好的想法或我们希望在某个时候能做的事情,而是一种雄心壮志。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认为“看不见的事物”比我们在这个正在消逝的世界上可以看到的事物更真实,更持久。可以说,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的真正结束是当我们因在地球上生活时所做的事而得到回报时: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第 10 节)。
福音(基督的好消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责任感。上帝无条件地因信称义,接纳我们为祂的孩子(约翰福音 3:14-15, 以弗所书 2:8-9)。这与我们的行为无关。然后,作为君王的孩子,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而责任则伴随着责任。接纳是无条件的,我们被上帝接纳为祂的孩子完全是因为耶稣的工作,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工作。然而,正如一位慈爱的父亲应该做的那样,只有当我们的行为对我们有益时,上帝才会认可我们的行为——一种符合我们计划的方式。
罪就是违背上帝赋予我们的计划而行。当我们违背我们的计划而行时,我们会伤害自己和他人。上帝不会赞成我们伤害自己和他人,并会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管理负责。保罗在写给哥林多的第一封信中多次提到这种责任。
在《哥林多前书》第 3 章中,保罗说,我们站在基督面前,我们在地上所行的一切就像我们提前送到天堂的建筑材料。如果我们行为的“房子”是用金银等持久的材料建造的,那么审判之火将使它变得纯净,并永远存在。然后我们得到奖励。但如果我们行为的“房子”是用木头和干草等暂时的材料建造的,它们就会被烧毁,我们在地上生活的管理工作将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将经历“损失”(《哥林多前书》3:12-15)。
这与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所说的积攒财宝在天上的劝诫是一致的: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马太福音 6:19-21)
保罗在他的第一封信中也说,上帝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奖赏是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哥林多前书 2:9)。他进一步将自己的精神之旅描述为像奥运会运动员为比赛训练一样。他的目标是获胜。而获胜意味着放下自我,勤奋工作以取悦上帝,遵循他对保罗生命的呼召(哥林多前书 9:17, 24-27)。
我们都将面对耶稣,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管理职责作出解释。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这句话中的“我们众人都必须”似乎是指保罗和哥林多的所有信徒;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从广义上讲,它适用于所有信徒。它也可能适用于所有人。看来,即使是非信徒也会因其行为而受到审判,正如启示录中告诉我们的那样: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启示录 20:12)
基督对信徒的审判将决定永恒的奖赏。那些像耶稣一样得胜的信徒将获得巨大的奖赏,正如启示录 1-3 章所述。可以说,最终的奖赏是分享基督统治新世界的权威(启示录 3:21)。似乎与基督一起统治,分享他的王国,是我们设计的完全恢复,因此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我们从才干的比喻中得到了一些暗示,耶稣对那些忠实的管家说“做得好”,并给予他们双倍责任的奖励。耶稣称之为“你主人的喜乐”(马太福音 25:21)。
在希伯来书中,我们被告知耶稣通过“受死的苦难”将“荣耀和尊贵”恢复给人类,使他们统治地球(希伯来书 2:9)。耶稣因顺服父而被赋予作为人类的一切权柄(腓立比书 2:8-9, 马太福音 28:18)。似乎他最大的快乐就是与同为“儿子”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他将带领他们获得与他从父那里获得的荣耀一样的荣耀(希伯来书 2:10)。
尚不清楚为何非信徒会因其行为而受到审判,但我们得到了一些迹象。耶稣断言,邪恶之城所多玛受到的审判将比见证耶稣奇迹的城市轻,因为它们的责任较少(来自上帝的启示较少)(马太福音 11:24)。这表明上帝对非信徒的审判有不同程度的严厉性。
所有非信徒都会被火湖吞噬(启示录 20:15)。但似乎这个火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这可能是互惠原则适用,每个人都会得到他们希望别人得到的,这导致审判程度的差异(马太福音 6:14-15)。
信息很明确:我们都要对上帝负责,为我们一生中做过或没做过的事负责。不信的人将在审判之火中被吞噬,信的人将在审判之火中被提炼和净化。所有信徒都将符合基督的形象(罗马书 8:29)。但似乎每个信徒都可以选择,是让他们的信仰通过今生的考验通过忠实的服从来提炼,以获得巨大的回报,还是让他们的信仰在基督的审判中被净化,失去回报(雅各书 1:2-3, 12,哥林多前书 3:13-15)。
我们可以从以弗所书 2:8-10 的上下文中理解保罗的断言“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 。我们因信,因恩典成为神的儿女(以弗所书 2:8-9)。但神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 5:17)是有原因的:去做祂为我们每个人预备的工作(以弗所书 2:10)。尽管神事先预备了这些工作,但当我们照着去做时,祂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每一个信徒都受到审判,以便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善是恶,得到相应的报应(第 10b 节)。
从上下文中可以看出,做好事会得到好的回报,坏事会得到坏的回报。希腊语单词“komizo”翻译为“可能会得到报偿”,可以翻译为“可能会收到”或“可能会得到偿还”。行为这个词是译者添加的,因为它是从希腊语单词“他已经做了”推断出来的,它表示基于决定的行动(行为)。我们决定和采取行动的事情将受到评判,我们将根据我们的决定和行动获得好的或坏的回报。
短语“可能得到报应”的含义表明了目的。“Komizo”可以翻译为“为了得到”所采取行动的奖励。审判的目的是我们的行为将受到适当的审判和奖励。在很大程度上,经文表明,这次审判将处理我们利用所获得的机会所做的事情的管理,以及我们行动的动机(希伯来书 4:12-13)。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强调了拥有永恒动力的重要性,他劝告门徒要对现实采取一种特定的看法,即我们向前迈进的事情是真实而永久的。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偷窃。”
(马太福音 6:20)
有许多经文指出,上帝会根据我们在世上所作所为给予奖赏或报答。(马太福音 16:27;使徒行传 10:42;罗马书 2:16, 14:10, 12;以弗所书 6:8)正如以弗所书 2:8-9 所述,这种行为的审判并非为了确定我们在上帝眼中是否正义,因为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耶稣的信仰(约翰福音 3:14-15)。我们通过信仰无条件地成为上帝的孩子。一旦相信,我们就会得到遗产(以弗所书 1:11)。
上帝的奖赏决定了我们拥有和受益于我们相信时所赐遗产的程度。我们从出埃及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以色列人身上看到了这一点。他们都拥有应许之地的遗产,这是几个世纪前赐予的(创世记 15:18)。然而,第一代逃离埃及的人未能拥有遗产,因为他们没有运用信心,没有顺服地去拥有它(希伯来书 3:16 - 4:2)。
上帝所赐予的奖赏与我们的服从成正比。耶稣希望,寻求祂的奖赏而非世人的奖赏成为我们行动的主要动力,正如祂在启示录中所言: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启示录 22:12)
保罗用敬畏耶和华的术语来谈论基督的审判台。圣经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也是智慧的开端(诗篇 111:10, 箴言 1:7, 9:10)。生活在知识和智慧中,也考虑到基督即将来临的审判台的现实。因此,保罗断言:我们既知道耶和华是可畏的,便劝化人,但我们在神面前是显明的;盼望在你们的良心中也是显明的(第 11 节) 。
保罗在这里似乎将这种对基督审判台的认识应用到自己身上。基督给他的命令是劝服人。保罗在他的第一封信中谈到了这一点,说他“被迫”传福音,甚至说如果他不遵循上帝给他传福音的命令,“我就有祸了”(哥林多前书 9:16, 使徒行传 26:16-18)。
保罗和他的福音同工在履行他的管家职责,按照吩咐传福音时,向上帝显现。显现意味着被人知晓。通过忠心行事和传福音,保罗和他的同工向上帝显现了他们的忠诚。上帝一直在注视着,他不仅审判行为,还审判行为背后的意图(希伯来书 4:12)。
保罗知道他的行为正在向上帝显露,因为所有人的行为都被上帝看到,而且显然被记录下来以备将来的审判(启示录 20:12-13)。但保罗也希望哥林多信徒也能看到并理解他的行为。保罗说,我希望我们也显露在你们的良心上。保罗希望每个信徒都扪心自问,看看保罗所做的是否正确。
在给哥林多人的信中,保罗一直强调拥有清洁良心的重要性,以及良心在做出正确判断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含义是,在我们的良心层面,圣灵在说话,如果我们愿意倾听,圣灵会引导我们走向真理。每个人的良心都会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因为上帝把正确的知识放在每个人的良心里(罗马书 2:14)。
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扩展了这个概念,他谈到我们内心的旧本性(“肉体”)和新本性(“灵”)之间的较量。在所有情况下,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愿意倾听,真理就在我们心中。他说他希望也显明在你们的良心中, 保罗推断,如果他们愿意寻求真理,他们就会发现保罗也在寻求真理。
保罗断言每个人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接着他又说: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第 11 节)。
人类的恐惧可以说是我们最基本的动机。例如,对死亡的恐惧驱使我们寻求安全。寻求安全驱使我们劳动,为食物和住所做准备。对被拒绝的恐惧塑造了我们的社会行为。我们的恐惧动机是有顺序的,遵循需求层次。我们可能很少甚至根本不害怕被困在电影院里,直到我们闻到烟味。那时,所有其他恐惧都退居次要地位,而对被烧死的恐惧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圣经帮助我们为我们的恐惧选择一个合适的等级。保罗提供的新世界观/视角/思维模式为我们带来了真正的现实。在基督里,上帝提供了完全摆脱死亡恐惧的解脱,只要我们凭着信心接受它(约翰福音 3:14-15)。这让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更加快乐,因为我们知道耶稣已经战胜了死亡。
但正如保罗在第 10 节中所说,我们众人都要站在基督台前,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我们的许多社交行为都是出于对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的恐惧。无论是我们开的车,穿的衣服,选择的语言,从事的工作,还是其他大多数行为,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到“别人会怎么看我?”
我们可以将此称为“对人的恐惧”。
如果我们的社会行为,即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是由“对人的恐惧”所驱动的,那么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被他人转瞬即逝的观点所左右。更糟糕的是,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知道任何人对我们的看法(他们可能说的是他们认为我们想听到的话,因为他们害怕被我们拒绝),我们最终被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的幻觉所控制。因此,我们最终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错过了通过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可以获得的真正祝福。
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是将“对人的恐惧”替换为对主的敬畏。如果我们首先关心上帝对我们的看法,并将我们的行为导向取悦他,其余的事情就应该顺理成章了。人们是善变的,但我们知道上帝赞成什么,因为他告诉我们,他总是真实的。
如果我们讨神喜悦,并且认识到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是否讨人喜悦,而且他们的喜悦很快就会变成蔑视,那么我们就可以活着讨神喜悦,相比之下,我们从人类那里得到的拒绝将大大减少。如果有人因为我们侍奉神而拒绝我们,那么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观点:我们正在遭受基督的苦难,耶稣承诺,如果我们像他一样克服困难,他将与我们分享他巨大的回报(罗马书 8:17b,启示录 3:21)。
劝告我们采取这种观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旧约》告诉我们,敬畏上帝是知识和智慧的起点(诗篇 111:10, 箴言 1:7, 9:10)。当我们惧怕人时,我们最终会生活在幻想中,没有真正的知识。当我们惧怕人时,我们最终会做出自我毁灭的事情,而不是生活在智慧中。敬畏上帝,最关心他的想法,为我们寻求他的话语提供了基础,从而带来知识(看清现实)和智慧(有效生活的技巧)。
恐惧人的虚幻世界的一部分是相信我们通过管理自己的形象和装模作样来控制他人。这会导致三心二意和精神健康受损。当我们生活在对主的敬畏中时,我们就会意识到他看透了我们内心最深处,没有什么能瞒过他(希伯来书 4:13)。他已经知道我们所有的秘密。但他也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有的罪付出了代价(哥林多后书 5:19, 歌罗西书 2:14)。我们所有的罪都已经通过耶稣的死在他面前得到了处理。所以当我们向他忏悔时,我们并不是在告诉上帝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相反,我们正在使自己与现实保持一致。
如果我们想过一个高功能的人的生活,符合我们的设计,我们必须处理的是 a) 破坏上帝希望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拥有的和谐的罪 (马太福音 6:14-15) 和 b) 我们肉体中的罪,这些罪试图破坏我们自己的灵魂。即使信徒是基督里的新造物,我们内心仍然有旧本性,保罗称之为“肉体”。当我们追随肉体时,它会导致自私,控制和剥削行为,其社会结果是我们“相咬相吞”(加拉太书 5:15)。
上帝希望我们行在新的本性中,行在圣灵中。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成全了律法(罗马书 8:4)。当我们成全律法时,我们就会爱人如己(加拉太书 5:13-14)。他希望我们彼此宽恕,彼此顺服,这意味着为他人寻求最好的,甚至超越我们自己(以弗所书 5:21)。
使徒约翰说:“……完全的爱可以驱除恐惧,因为恐惧中含有刑罚,恐惧的人在爱中未得完全”(约翰一书 4:18)。我们害怕被人拒绝,因为被人拒绝会造成痛苦。我们害怕那些会伤害我们或给我们带来损失的东西。这节经文说,如果我们有“完全的爱”,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害怕上帝的审判。前一节经文告诉我们什么是“完全的爱”:
“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神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约翰一书 4:17)
我们从这节经文中看到,当我们像耶稣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就会产生完美的爱。这节经文至少在两个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我们似乎确实有潜力像基督那样生活。这是因为基督住在我们里面,祂把我们塑造成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 5:17)。
其次,它还告诉我们,在我们像基督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之前,我们应该惧怕审判。这应该在我们心中产生对主的敬畏,这将驱使我们像基督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战胜罪恶,服从他的父。
如前所述,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信徒的第一封信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基督的审判。他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我们的行为就像建筑材料,我们先送到天堂,耶稣会用火来考验。那些经受住火考验的材料(金,银,宝石)会留在那里,用来建造。
重点似乎是,为了取悦上帝而做的行为是我们死后会带走的行为。然而,我们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做的事情,如果不能经受住审判之火(木柴,干草,稻草),最终只会成为损失(哥林多前书 3:10-15)。我们在世上得到的任何回报都是我们能得到的一切,就像我们留下的金钱和财产一样(马太福音 6:19-20)。
因此,保罗说,我们既知道敬畏主,就劝人,因为所有的人,就是所有的人,都要在基督面前显露。在劝人时,保罗认识到他正受到上帝的监视,上帝将审判他,他说,但我们是显明给上帝的(第 11 节上)。
显露就是清楚明白地表明,不带任何欺骗或伪装。保罗认识到,一切事物在神面前都是赤裸裸的。保罗在第一封信中指出,他已经检查过自己,没有发现任何过错。然而,他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对的。他知道他将在审判中面对神,并找出真相(哥林多前书 4:4-5)。
保罗继续回应批评者,尽可能地保持开放和脆弱,他说,我希望我们也在你们的良心中显露出来(第 11b 节)。正如他之前强调的那样(哥林多后书 3:5),“我们的能力来自上帝。”人看外表,但上帝知道内心,知道内心的想法。
保罗呼吁,在上帝面前,他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然后他呼吁哥林多信徒的道德良知,我们也在你们的良知中显现出来。如前所述,保罗一贯呼吁良知作为见证。
正如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所说,上帝把什么是正义的知识写进了所有人的良心中(罗马书 2:14;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罗马书 2:14-16的评论)。 关于良心的延伸讨论。
在这封写给哥林多的信中,保罗为我们提供了出色的指导,告诉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正确观点才能从生活中获得最大收获。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受到审判。我们需要记住,真正的荣耀来自于我们行事为人反映耶稣。我们可以通过活出我们通过他成为的新造物来做到这一点。我们是一座“地上的帐篷”,一个“瓦器”,里面装着无价之宝(哥林多后书 4:7)。
当我们顺服圣灵行事时,我们就会过上真实而美好的生活,这种生活将为我们带来最大的益处,无论是现在还是永恒。这就是为什么保罗认为顺服生活的困难是“暂时的”和“轻微的苦楚”,而顺服上帝的人将得到“极重永远的荣耀”的奖赏(哥林多后书 4:17)。
在保罗的这段教导中,我们可以听到所罗门智慧的回响。所罗门结束了他的智慧论文,总结如下:
“听完这一切之后,结论就是:敬畏上帝,遵守他的诫命,因为这适用于每一个人。因为上帝会审判一切行为,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
(传道书 12:13-14)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