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奉圣灵的命令离开约帕,去见罗马百夫长哥尼流,他是一名罗马军官。哥尼流手下有两个仆人和一名士兵,他们正陪着他从约帕前往凯撒利亚。
约帕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镇,而凯撒利亚是约帕以北约 30 英里的另一个海滨城市(见地图)。凯撒利亚在公元一世纪是一个大型,繁忙的贸易和交通枢纽,是从欧洲进入中东的门户。它是罗马犹太总督的主要政府所在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哥尼流是一位备受推崇的罗马军官。
第二天,也就是离开约帕的第二天,彼得进入凯撒利亚城。哥尼流正等着他们,并请了他的亲朋好友来(第 24 节)。哥尼流是一个信徒,敬畏神的人,他为西门彼得的到来而兴奋不已(第 5 节)。神通过天使告诉哥尼流派人去约帕接彼得。
在那之后的几天里,哥尼流一直怀着极大的兴趣在想,上帝派来的这个人会说什么或做什么。他希望这会是件重要的事情,值得一听,他想与亲戚和密友分享这一刻,这样他们也会因即将发生的事情而受到祝福。哥尼流的亲戚和他的密友也应该是外邦人。他的家人也信仰上帝(第 2 节),所以他的仆人和家人无疑也在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彼得一进门,哥尼流就迎上来,俯伏在他脚前拜他(第 25 节)。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过度的,也许有些不恰当的反应。但这显示出哥尼流的期待,以及他已经决定听从上帝使者告诉他的一切的程度。
在圣经中,当人们被宗教狂热或超自然遭遇所淹没时,跪倒并崇拜并不罕见。即使是使徒约翰,他认识耶稣,是他的密友,也在末世异象中跪倒并崇拜天使,天使立即纠正他只崇拜上帝(启示录 22:8-9)。彼得在这里对哥尼流也做了同样的事,但彼得扶起他,说:“你起来,我也不过是个人” (第 26 节)。
此时,彼得似乎明白了几天前所见的异象(使徒行传 10:10-16)。也许他在去凯撒利亚的路上明白了,或者在罗马仆人来到他在约帕的家时明白了。彼得没有看不起哥尼流,也没有利用这个人的下跪。对于一个来自加利利偏远地区的前渔夫来说,让罗马百夫长向他鞠躬是一件奇怪的事。但彼得把哥尼流提升到他的水平,“我也只是一个人。”
彼得曾经在水上行走,曾经是上帝之子的学生,曾经说他以前从未听过的语言,曾经治愈过病人,最近还在约帕使一名妇女死而复生。他可能感受到了精英主义和骄傲的诱惑,想要让罗马百夫长向他鞠躬致敬。哥尼流当时是占领以色列总部的罗马军官,因此从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地位非常高。但哥尼流明白,在精神层面上,彼得拥有更高的权威。这证实了哥尼流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说法。
彼得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靠着基督的力量,他也只是一个被上帝召唤,被上帝拯救的人,现在上帝用他作为实现他善意的工具。上帝让他看到了不洁动物的景象,宣告它们洁净,不再是污秽的,以此为他做好了这一刻的准备(第 15 节)。彼得现在明白了,这个“不洁,不洁净”的外邦人被召唤来“成为圣洁和洁净的人”,成为耶稣王国的一部分。
彼得刚进屋,哥尼流就在门口俯伏在他脚前。彼得和他说话,然后走进屋里,发现有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第 27 节)。他可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只被告知要见一个名叫哥尼流的人。但彼得抓住了这个机会。
彼得曾向更大的人群发表演讲,比如几年前五旬节在耶路撒冷的数千人(使徒行传 2:41)。但这是一群外邦人,聚集在罗马将军的家里。哥尼流的亲戚和密友等着听他说些什么。于是彼得开口了。他揭示了上帝最近通过从天上降下的布上的禁忌动物的异象教给他的教训。
耶稣又对聚集在那里的众人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外邦人交往,到他那里去,本是不可的。然而神已经指示我,不可把任何人看作俗人或不洁净的人。” (第 28 节)
虽然他们聚集在那里,表面上都是外邦罗马人,但他们在以色列生活了足够长的时间,知道犹太人如何与众不同,努力保持他们的文化和宗教纯洁神圣,不与世俗,腐败的方式混杂在一起(《申命记》14:2)。罗马人知道,像彼得这样的犹太人与外国人交往或拜访他是多么不合法。
彼得正在解释他是如何违反犹太人的习俗,甚至是法律的,与他的人民认为是外国人(和侵略者)的人交往。甚至拜访外国人都是闻所未闻的。但彼得还是来了,他解释了原因,他理解了两天前看到的奇怪景象, “然而上帝告诉我,我不应该称任何人为不圣洁或不洁净的。这就是为什么当我被派去时,我甚至没有提出任何反对就来了” (第 28-29 节)。
彼得正在摆脱当时潜入犹太文化的精英主义和偏见。上帝确实选择了犹太人作为他的子民,并呼吁他们远离尘世。上帝并不想让犹太人成为一个隐士民族,让他们与世隔绝,自以为优越。上帝将一个特定的民族分开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世界其他地方的祭司,通过敬畏和服从上帝,引导人类回归上帝,向其他国家展示如何爱邻如己,而不是互相剥削(出埃及记 19:6, 以赛亚书 42:6)。
圣经中充满了迹象表明,自从人类堕落并被逐出伊甸园以来,上帝一直在呼唤所有人回归祂(以赛亚书 19:19-25, 56:6-8,约拿书 3:7-10, 但以理书 4:34-35, 创世记 15:16, 列王记下 5:17)。使徒保罗在向雅典人传福音时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告诉他们,
“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的儿子。’”(使徒行传 17:26-28)
《路得记》讲述了一位摩押女子(外邦人)在其犹太婆婆拿俄米的带领下追随以色列人的上帝的故事。迦南人(外邦人)喇合选择了以色列的上帝并活了下来,而耶利哥城及其居民则被毁灭。路得和喇合都因被纳入基督的血统而受到上帝的尊崇(马太福音 1:5)。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外邦人)和波斯统治者大流士(外邦人)都崇拜耶和华为永生上帝。上帝在对亚伯拉罕的承诺中说,所有国家都将因他而得到祝福(创世记 12:3)。
现在彼得明白了,从罪恶和死亡中得救的好消息已经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他要去服侍他们。好消息是上帝已经开辟了一条与他和解的道路,邀请亚当和夏娃的所有后代与他和解,而不仅仅是犹太人。彼得现在明白了他的愿景并不是关于他现在可以吃什么动物,而是上帝告诉他,他不应该称任何人为不圣洁或不洁净的。彼得需要抛开他的文化偏见,看看上帝派他去服侍的人类的内在价值。
彼得的心必须先改变,才能发生这一刻。神在预备他不再把外邦人视为“异类”或“帐篷外的人”。神要救赎万国的人。没有人会被忽视。神差遣耶稣来救赎整个世界,因为他爱整个世界(歌罗西书 2:14, 约翰福音 3:16)。
彼得在耶稣传道期间曾亲眼目睹耶稣谈到救赎的普世性,尽管他直到现在才完全领悟。彼得观察到的一个例子是,另一个罗马百夫长对耶稣表现出信心,这种信心如此强烈,令耶稣印象深刻,因为这种信心比任何以色列人在耶稣在世时表现出的信心都要大,
“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从未在以色列见过有这么大信心的人。我告诉你们,许多人将从东从西而来,在天国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马太福音 8:10-11)
耶稣在这里预言“许多人将从东方和西方来”坐在“餐桌旁”,也就是说,当他登上地上的宝座时,外国人和外邦人,如罗马百夫长(来自西方)将坐在尊贵的餐桌旁,正如预言所说。坐在尊贵座位上的不仅是犹太人,还有来自以色列东西方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他们将与上帝最受尊敬的追随者坐在一起,如族长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
现在彼得开始理解福音事工的全部意义,理解基督在重返天堂之前所给予的使命的全部意义(马太福音 28:18-20)。上帝正在向所有人传福音。彼得告诉哥尼流和他的客人:“我只是一个人,上帝教我以他的角度看待所有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被派来时,我甚至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我没有反抗或抱怨。我没有看不起你们中的任何人。我以平等的身份来,没有敌意或优越感,作为一个同样敬畏上帝的人。”
然后他问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所以我想问你为什么派人来找我” (第 29 节)。
“你叫我来干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彼得来这里不是为了被人服侍,彼得来这里是为了服侍,就像他的主教导他的那样(约翰福音 13:12-17)。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使徒行传 10:24-29 含义
彼得奉圣灵的命令离开约帕,去见罗马百夫长哥尼流,他是一名罗马军官。哥尼流手下有两个仆人和一名士兵,他们正陪着他从约帕前往凯撒利亚。
约帕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镇,而凯撒利亚是约帕以北约 30 英里的另一个海滨城市(见地图)。凯撒利亚在公元一世纪是一个大型,繁忙的贸易和交通枢纽,是从欧洲进入中东的门户。它是罗马犹太总督的主要政府所在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哥尼流是一位备受推崇的罗马军官。
第二天,也就是离开约帕的第二天,彼得进入凯撒利亚城。哥尼流正等着他们,并请了他的亲朋好友来(第 24 节)。哥尼流是一个信徒,敬畏神的人,他为西门彼得的到来而兴奋不已(第 5 节)。神通过天使告诉哥尼流派人去约帕接彼得。
在那之后的几天里,哥尼流一直怀着极大的兴趣在想,上帝派来的这个人会说什么或做什么。他希望这会是件重要的事情,值得一听,他想与亲戚和密友分享这一刻,这样他们也会因即将发生的事情而受到祝福。哥尼流的亲戚和他的密友也应该是外邦人。他的家人也信仰上帝(第 2 节),所以他的仆人和家人无疑也在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彼得一进门,哥尼流就迎上来,俯伏在他脚前拜他(第 25 节)。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过度的,也许有些不恰当的反应。但这显示出哥尼流的期待,以及他已经决定听从上帝使者告诉他的一切的程度。
在圣经中,当人们被宗教狂热或超自然遭遇所淹没时,跪倒并崇拜并不罕见。即使是使徒约翰,他认识耶稣,是他的密友,也在末世异象中跪倒并崇拜天使,天使立即纠正他只崇拜上帝(启示录 22:8-9)。彼得在这里对哥尼流也做了同样的事,但彼得扶起他,说:“你起来,我也不过是个人” (第 26 节)。
此时,彼得似乎明白了几天前所见的异象(使徒行传 10:10-16)。也许他在去凯撒利亚的路上明白了,或者在罗马仆人来到他在约帕的家时明白了。彼得没有看不起哥尼流,也没有利用这个人的下跪。对于一个来自加利利偏远地区的前渔夫来说,让罗马百夫长向他鞠躬是一件奇怪的事。但彼得把哥尼流提升到他的水平,“我也只是一个人。”
彼得曾经在水上行走,曾经是上帝之子的学生,曾经说他以前从未听过的语言,曾经治愈过病人,最近还在约帕使一名妇女死而复生。他可能感受到了精英主义和骄傲的诱惑,想要让罗马百夫长向他鞠躬致敬。哥尼流当时是占领以色列总部的罗马军官,因此从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地位非常高。但哥尼流明白,在精神层面上,彼得拥有更高的权威。这证实了哥尼流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说法。
彼得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靠着基督的力量,他也只是一个被上帝召唤,被上帝拯救的人,现在上帝用他作为实现他善意的工具。上帝让他看到了不洁动物的景象,宣告它们洁净,不再是污秽的,以此为他做好了这一刻的准备(第 15 节)。彼得现在明白了,这个“不洁,不洁净”的外邦人被召唤来“成为圣洁和洁净的人”,成为耶稣王国的一部分。
彼得刚进屋,哥尼流就在门口俯伏在他脚前。彼得和他说话,然后走进屋里,发现有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第 27 节)。他可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只被告知要见一个名叫哥尼流的人。但彼得抓住了这个机会。
彼得曾向更大的人群发表演讲,比如几年前五旬节在耶路撒冷的数千人(使徒行传 2:41)。但这是一群外邦人,聚集在罗马将军的家里。哥尼流的亲戚和密友等着听他说些什么。于是彼得开口了。他揭示了上帝最近通过从天上降下的布上的禁忌动物的异象教给他的教训。
耶稣又对聚集在那里的众人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外邦人交往,到他那里去,本是不可的。然而神已经指示我,不可把任何人看作俗人或不洁净的人。” (第 28 节)
虽然他们聚集在那里,表面上都是外邦罗马人,但他们在以色列生活了足够长的时间,知道犹太人如何与众不同,努力保持他们的文化和宗教纯洁神圣,不与世俗,腐败的方式混杂在一起(《申命记》14:2)。罗马人知道,像彼得这样的犹太人与外国人交往或拜访他是多么不合法。
彼得正在解释他是如何违反犹太人的习俗,甚至是法律的,与他的人民认为是外国人(和侵略者)的人交往。甚至拜访外国人都是闻所未闻的。但彼得还是来了,他解释了原因,他理解了两天前看到的奇怪景象, “然而上帝告诉我,我不应该称任何人为不圣洁或不洁净的。这就是为什么当我被派去时,我甚至没有提出任何反对就来了” (第 28-29 节)。
彼得正在摆脱当时潜入犹太文化的精英主义和偏见。上帝确实选择了犹太人作为他的子民,并呼吁他们远离尘世。上帝并不想让犹太人成为一个隐士民族,让他们与世隔绝,自以为优越。上帝将一个特定的民族分开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世界其他地方的祭司,通过敬畏和服从上帝,引导人类回归上帝,向其他国家展示如何爱邻如己,而不是互相剥削(出埃及记 19:6, 以赛亚书 42:6)。
圣经中充满了迹象表明,自从人类堕落并被逐出伊甸园以来,上帝一直在呼唤所有人回归祂(以赛亚书 19:19-25, 56:6-8,约拿书 3:7-10, 但以理书 4:34-35, 创世记 15:16, 列王记下 5:17)。使徒保罗在向雅典人传福音时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告诉他们,
“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的儿子。’”
(使徒行传 17:26-28)
《路得记》讲述了一位摩押女子(外邦人)在其犹太婆婆拿俄米的带领下追随以色列人的上帝的故事。迦南人(外邦人)喇合选择了以色列的上帝并活了下来,而耶利哥城及其居民则被毁灭。路得和喇合都因被纳入基督的血统而受到上帝的尊崇(马太福音 1:5)。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外邦人)和波斯统治者大流士(外邦人)都崇拜耶和华为永生上帝。上帝在对亚伯拉罕的承诺中说,所有国家都将因他而得到祝福(创世记 12:3)。
现在彼得明白了,从罪恶和死亡中得救的好消息已经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他要去服侍他们。好消息是上帝已经开辟了一条与他和解的道路,邀请亚当和夏娃的所有后代与他和解,而不仅仅是犹太人。彼得现在明白了他的愿景并不是关于他现在可以吃什么动物,而是上帝告诉他,他不应该称任何人为不圣洁或不洁净的。彼得需要抛开他的文化偏见,看看上帝派他去服侍的人类的内在价值。
彼得的心必须先改变,才能发生这一刻。神在预备他不再把外邦人视为“异类”或“帐篷外的人”。神要救赎万国的人。没有人会被忽视。神差遣耶稣来救赎整个世界,因为他爱整个世界
(歌罗西书 2:14, 约翰福音 3:16)。
彼得在耶稣传道期间曾亲眼目睹耶稣谈到救赎的普世性,尽管他直到现在才完全领悟。彼得观察到的一个例子是,另一个罗马百夫长对耶稣表现出信心,这种信心如此强烈,令耶稣印象深刻,因为这种信心比任何以色列人在耶稣在世时表现出的信心都要大,
“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从未在以色列见过有这么大信心的人。我告诉你们,许多人将从东从西而来,在天国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马太福音 8:10-11)
耶稣在这里预言“许多人将从东方和西方来”坐在“餐桌旁”,也就是说,当他登上地上的宝座时,外国人和外邦人,如罗马百夫长(来自西方)将坐在尊贵的餐桌旁,正如预言所说。坐在尊贵座位上的不仅是犹太人,还有来自以色列东西方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他们将与上帝最受尊敬的追随者坐在一起,如族长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
现在彼得开始理解福音事工的全部意义,理解基督在重返天堂之前所给予的使命的全部意义(马太福音 28:18-20)。上帝正在向所有人传福音。彼得告诉哥尼流和他的客人:“我只是一个人,上帝教我以他的角度看待所有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被派来时,我甚至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我没有反抗或抱怨。我没有看不起你们中的任何人。我以平等的身份来,没有敌意或优越感,作为一个同样敬畏上帝的人。”
然后他问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所以我想问你为什么派人来找我” (第 29 节)。
“你叫我来干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彼得来这里不是为了被人服侍,彼得来这里是为了服侍,就像他的主教导他的那样
(约翰福音 13:12-17)。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