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使徒行传 19:1-10 含义

保罗回到以弗所。在那里,他为信耶稣基督的人施洗。他开始在犹太教堂里布道三个月,直到一些犹太人说福音是坏话。保罗找到了一个演讲厅,他可以在那里每天讲授上帝的国度。他被允许在那里教了两年,该地区的许多人都信仰了耶稣。

使徒行传 19:1-10 描述了保罗返回以弗所以及他在那里开始的传道工作。

这段经文的直接背景来自第 18 章的最后一部分。保罗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传教之旅。他这次旅程的第一站是加拉太(小亚细亚中部的一个省,即现代土耳其)的教堂,这些教堂是他在第一次传教之旅中建立的。与此同时,保罗的老朋友和传教伙伴百基拉和亚居拉暂时定居在罗马亚细亚行省(现代土耳其西部)的以弗所城。百基拉和亚居拉是因迫害逃离罗马的犹太人,他们最初在哥林多遇见了保罗(使徒行传 17:1-2)。

一个名叫亚波罗的人来到以弗所。亚波罗精通旧约,热心传讲耶稣。然而,百基拉和亚居拉注意到亚波罗的知识存在一些空白,所以他们花时间教导他,让他对耶稣有了更多的了解。最后,亚波罗渡过爱琴海,前往希腊哥林多帮助传道,在那里他与敌视福音的犹太人进行了公开辩论。

现在,在第 19 章的开头,《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将视角从讲述现在在哥林多的亚波罗转向讲述保罗。路加向我们介绍了保罗的旅行进展: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经过上边的地方,来到以弗所,遇见几个门徒(第 1 节)。

我们看到,当亚波罗在哥林多捍卫福音时,保罗穿越小亚细亚北部地区(现代土耳其)并返回以弗所。保罗在第二次传教旅程结束时曾在以弗所短暂停留,在那里留下了一些新信徒以及百基拉和亚居拉(使徒行传 18:18-21)。

在公元一世纪,以弗所是亚细亚省的首府。它是一个重要的大城市。它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连接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和希腊和意大利。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就位于以弗所,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朝圣者。保罗在以弗所逗留期间,发生了一场针对他的暴乱,暴乱是由愤怒的工匠煽动起来的,他们因为许多以弗所人信仰基督并拒绝购买阿耳忒弥斯的神殿或偶像而损失了钱。

保罗第二次到达以弗所时,遇到了一些门徒。根据保罗与这些门徒的以下互动,这些门徒似乎不太可能是保罗第一次访问以弗所时向他们传福音的人。也没有提到百基拉和亚居拉,或他们在以弗所建立的教会。门徒这个词是从希腊语“mathētēs”翻译而来的,意思是“学生,门生,追随者”。

所提到的门徒似乎是施洗约翰的门徒马可福音 2:18, 约翰福音 3:25)。他们似乎对上帝最近在世上的工作和启示只有部分了解,并不完全了解耶稣或十字架的胜利和复活。由于这些门徒在以弗所,而且施洗约翰被处决大约有二十五年多的时间,所以这些门徒可能并不认识约翰,但听说过他关于悔改的教导,并信奉别人教给他们的东西。

保罗问这些门徒一个问题:

耶稣问他们:“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 (第2节)

他们回答道:

他们回答说:“没有,我们甚至没有听说过有圣灵降临。” (第 2 节)

保罗的问题表明这些门徒声称他们相信了某件事。他的询问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测试,可以检验他们到底相信了什么:他们相信的时候是否领受了圣灵

正如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写道,任何没有圣灵的人都不会相信耶稣(罗马书 8:9)。这适用于新约时代,因为旧约信徒被上帝视为义人,因为他们相信上帝(罗马书 4:1-3)。然而,使徒行传中的模式是犹太人通过洗礼和按手接受圣灵,而外邦人在最初的信仰中接受圣灵。

这些门徒遵循约翰的教导,通过按手领受圣灵,这表明他们是犹太人。此外,保罗在以弗所的下一步行动是在犹太人的礼拜场所——犹太会堂里教导(使徒行传 19:8)。他习惯先去犹太人那里,然后再去外邦人那里。所以这也表明这些最初的门徒是犹太信徒。

在使徒行传中,有四个信徒在信耶稣一段时间后才领受圣灵的例子(使徒行传第 2,8,9 和 19 章)。每个例子都与犹太或半犹太信徒有关。

在使徒行传的前九章中,圣灵直到犹太信徒悔改,受洗,有时甚至在使徒按手在他们身上之后才会降临。这是因为这一代犹太人受到了耶稣的诅咒。耶稣反复警告这一代人,他们不悔改,腐败,不忠(马太福音 12:41, 17:17)。

彼得在五旬节那天向聚集的犹太人概述了犹太信徒受洗,悔改并按手后接受圣灵的模式:

“彼得对他们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使徒行传 2:38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前的日子里,他宣告了那一代犹太人拒绝他的审判(马太福音 23:35-36)。这个诅咒符合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约定,不服从会招致上帝的诅咒(申命记 28:1,,, 154952)。

对当代人的审判将是耶路撒冷和圣殿的毁灭(马太福音 24:2)。耶稣传道后的一代(40 年),罗马人摧毁了圣殿(公元 70 年)。

犹太人的这种模式可能只适用于耶稣之后的第一代。由于心地刚硬,犹太人需要悔改并受洗,才能“脱离这弯曲的世代!”(使徒行传 2:40)。

直到使徒行传第 10 章,福音才传到外邦人那里。百夫长哥尼流和他的朋友,家人都信了耶稣。哥尼流是外邦人得救的典型。但是外邦人接受圣灵的顺序与犹太人不同。对于外邦人来说,只要信耶稣,圣灵就会降临在信徒身上。只有在圣灵降临之后,信徒才会受洗(使徒行传 10:43-48)。也没有提到悔改。外邦人似乎是在信耶稣的那一刻就接受了圣灵,因为他们从未受到过耶稣的诅咒。

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半犹太人)被要求悔改,受洗,有时还要特别按手,就像保罗在使徒行传第 19 章中所做的那样。这拯救了他们脱离邪恶的世代和惩罚他们的愤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接受圣灵。

以下是使徒行传中犹太人/撒玛利亚人只有在悔改,受洗或被按手之后才能获得圣灵的例子或解释:

  • 彼得的五旬节讲道(使徒行传 2:38
  • 彼得向议会解释,圣灵是赐给那些顺服上帝并悔改的人的(使徒行传 5:31-32
  • 彼得和约翰按手在半犹太裔撒马利亚人身上,领受圣灵(使徒行传 8:14-17
  • 亚拿尼亚按手在扫罗/保罗身上,使他的视力恢复,并充满圣灵(使徒行传 9:17-18
  • 保罗在以弗所为十二个受洗的犹太人按手(使徒行传 19:5-6

外邦人只要相信,就立即得到圣灵:

  • 哥尼流和他的家人信了主,圣灵“浇灌在他们身上”。之后他们才受洗(使徒行传 10:43-48, 11:15-18

以下是使徒行传中其他特定外邦人获得救恩的例子(暗示接受圣灵):

  • 塞吉乌斯·保罗相信(使徒行传 13:12
  • 吕底亚信后才受洗(使徒行传16:14-15
  • 腓立比狱卒和他的家人信了主,后来受了洗礼(使徒行传 16:30-34
  • 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达马里斯和其他雅典人都信了(使徒行传 17:34

保罗也在他的教会书信中描述了外邦人如何因信而获得圣灵(加拉太书 3:2, 以弗所书 1:13-14)。

由于施洗约翰是耶稣的先驱(约翰福音 1:20, 23),他可以被视为旧约的先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以弗所信徒就像那些在耶稣降临人间,受死复活之前就信主的人一样。

尽管在从旧约过渡到新约的这段时期,犹太人经历了种种变化,但圣灵是属于所有信耶稣的人的。多年后,保罗写信给以弗所人说,他们信耶稣后就被“所应许的圣灵”所印记(以弗所书 1:13)。

圣灵存在于每个信徒心中,就像一笔定金,确保我们无条件地被上帝接纳为他的儿女,确保我们与上帝共度永恒的未来(以弗所书 1:14)。如果新约时代的人没有圣灵,他们就没有信仰基督。但如果任何人拥有圣灵,那就意味着他们相信了耶稣。两者相辅相成。

当被问及他们是否已领受圣灵时,这些门徒诚实地回答说没有。他们中没有人听说过是否有圣灵。这也可以翻译成他们甚至没有听说过圣灵是否已被赐予或被派遣。他们对圣灵一无所知,圣灵是三位一体上帝(圣父,圣子,圣灵)中的第三位,或者他们对圣灵在敬畏上帝的人中目前的角色和存在一无所知。

保罗接着提出了另一个好问题:

他又说:“这样,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 (第 3 节

他们的回答很明确:

他们说:“受约翰的洗礼。” (第 3 节)

这意味着这些以弗所的门徒可能早在几年前就已在以色列接受约翰的洗礼,或者约翰的教义已传播到埃及和小亚细亚,甚至远至以弗所。我们从上一章得知,亚历山大的亚波罗精通施洗约翰的教义(使徒行传 18:24-25),但对耶稣及其成就的了解有限。

这些以弗所的门徒是真诚的,但似乎并不知道上帝的救世主耶稣的好消息。

既然他们信的时候既没有领受圣灵,甚至没有听说圣灵被差来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不知道耶稣的事,也不知道他的死亡和复活。那么他们的是什么呢?

可能是即将到来的弥赛亚,因为这是施洗约翰的信息(约翰福音 1:19-36, 约翰福音 3:26-30, 马可福音 1:2-12)。还有悔改和行善以符合正义(马太福音 3:11)。约翰的使命是为即将到来的弥赛亚铺平道路,呼吁犹太人民悔改他们的罪孽并期待上帝之子的即将出现。

这些门徒很可能就是这么认为的。但他们显然不知道约翰的教导已经应验了(约翰福音 10:41)。这些门徒被困在过去,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还没有听说弥赛亚来到以色列,死去并复活。他们仍在期待弥赛亚的到来。因此,他们很可能是旧约时代那些相信的人的代表,比如亚伯拉罕,他相信上帝的应许,这算为他的义(创世记 15:6, 罗马书 4:1-3)。

在得知他们只受过约翰的洗礼,保罗明白了他们的知识从哪里开始和结束,他继续向他们解释故事的其余部分:

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礼,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来的,就是耶稣。” (第 4 节)

保罗解释了约翰的教导和洗礼的局限性。根据耶稣的说法,施洗约翰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之一(马太福音 11:11)。他忠实地履行了上帝赋予他的使命。但他只是“修直主的道路”(约翰福音 1:23)。

现在,主已经来了。主已经死去,又复活了,所以所有相信他的人都可以得到永生,并通过基督在上帝眼中被视为无罪。约翰用悔改的洗礼为男男女女施洗。成千上万的人蜂拥到约翰那里,听他宣讲上帝的国度即将到来,应许的弥赛亚即将到来,听他宣讲的人需要悔改

以色列需要为即将到来的弥赛亚和他的王国做好准备,而准备的第一步就是与当时犹太领袖的腐败行为和教导断绝关系(马太福音 3:7-9)。通过悔改,犹太人可以远离罪恶和虚假的正义,回归上帝和他的美好计划。约翰教导说,上帝的弥赛亚即将到来,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保持一致,许多人通过接受约翰的洗礼并将他们的希望和信仰寄托在即将到来的弥赛亚身上。

保罗解释说,约翰的信息是告诉人们要相信那位在他之后来临的,也就是耶稣。保罗在这里提到弥赛亚的名字:耶稣。耶稣在希伯来语中是“约书亚”,意思是“耶和华是救世主”。耶和华是上帝与以色列立约的名字。上帝的弥赛亚——那位在他之后来临的(约翰)——已经来临。他的名字是耶稣。约翰的洗礼已经达到了目的。他的信息是让人们相信弥赛亚耶稣。

以弗所的门徒满怀信心地回应了这一信息:

他们听见了,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5节)。

虽然经文没有明确说他们相信保罗关于耶稣的信息,但暗示了这一点。既然他们相信约翰的信息,他们就已经相信上帝即将来临的弥赛亚。现在他们对自己所相信的有了更充分的解释,并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保罗告诉他们,既然他们遵循了约翰的教导,他们就应该知道约翰指向了那位在他之后到来的人,而约翰传教的目的是让人们相信耶稣的到来。

这些以弗所的门徒显然一听就信了,并且立即再次受洗。这一次,他们不是像以前一样受悔改的洗礼,而是奉主耶稣的名受洗。他们把自己浸入水中,然后从水中上来,象征着他们的旧生命已经死去,现在他们过着耶稣复活的新生命,同时公开宣布自己是弥赛亚主耶稣的信徒。他们奉他的受洗,与他结盟。他们不再是施洗约翰的门徒,而是主耶稣的门徒。

保罗为他们祷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第 6 节)。

那天早上,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是否有圣灵(第 2 节)。现在,奉耶稣的名受洗,并被按手在他们身上之后,圣灵就降临在他们身上。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的事实显然是基于他们突然拥有并能展示的属灵恩赐,比如说方言预言。说方言的新能力意味着这些以弗所人可以意外地说出他们以前不知道的外来人类语言。

这与圣灵在五旬节那天赐下的神迹相同,当时圣灵第一次降临,住在使徒和门徒的心中。五旬节时,所有信耶稣的人突然都能说外语(使徒行传 2:4)。在使徒行传 2:9-11 中,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列出了来自 15 个不同地区/语言的人,他们能听懂门徒说方言时说的话。从罗马到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都能听懂“他们用自己的方言讲述上帝的大事迹”(使徒行传 2:11)。

门徒们说的都是人类的语言,目的是讲述上帝所做的奇妙之事。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征兆,以便他们能够相信,正如上帝通过先知约珥所预言的那样(使徒行传 2:17-21)。同样,当圣灵降临在凯撒利亚时,第一批外邦信徒也能说方言。与使徒行传中的模式相符,这些外邦信徒在相信后接受了圣灵(使徒行传 10:44-48)。

这些以弗所的门徒也在说预言预言的属灵恩赐是圣灵赋予某些信徒的力量,使其他信徒受益(哥林多前书 14:39)。先知帮助辨别真理,并引导他人做出明智的选择。有时,特别是在使徒行传中,当福音刚刚开始传播时,先知会通过圣灵得到来自上帝的更直接的命令,强调号召人们采取行动,挑战人们遵循上帝的方式(使徒行传 11:27-30, 13:1-3)。

这些人是因着圣灵降临而预言的。他们在神的圣灵的启示下说出来自神的话语。凯撒利亚的外邦信徒在初信时说方言并“尊崇神”(使徒行传 10:46),这可能就是这些刚被圣灵所住的信徒在以弗所所做的,他们尊崇神并说出他的话语。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告诉我们,受洗的门徒只是一小群人:

总共约有十二个人(第 7 节)。

在与这十二位拥有圣灵的人初次相遇后,保罗前往以弗所犹太人和改宗者的主要聚会场所:犹太会堂。保罗的惯例是,当他来到一个新城市时,首先向犹太人传道。

保罗的传教策略是,只要有会堂,就尽快去每个城市的会堂传福音(使徒行传 17:2)。保罗在最后一次传教旅程的最后阶段已经参观过这个会堂,他承诺如果上帝允许,他会回到他们身边(使徒行传 18:19-21)。现在他回来了,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

耶稣进了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与他们辩论,劝化他们有关神国的事(第 8 节)。

保罗有一段时间表现不错。在过去的城市里,他曾在短短一两周内被赶出犹太会堂(使徒行传 13:43-44)。在以弗所的犹太会堂,他继续大胆地讲道三个月。这是保罗的持续努力,很可能每个安息日(星期六)犹太人都会聚集在一起聆听圣经阅读和教导。保罗大胆地讲话,而不是害羞地讲话。

他直率地传福音,不怕被他所熟悉的世界拒绝(哥林多后书 11:23-29)。他相信那些被上帝召唤的人会知道他们主的声音,并以自己的信仰回应(约翰福音 10:27-28)。保罗的生活就是一个忠实的见证人,一个胜利者,就像耶稣一样胜利(启示录 3:23)。

保罗竭尽全力宣扬福音的真理,而不是简单地以“相信我的话”为基础进行教导。他用道理说服他们相信神的国度。保罗这样做,就是尊重他所传道的人们,认识到神赋予他们每个人管理自己选择的权力。

由于保罗教导的对象是敬畏上帝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他能够指出旧约预言中提到的上帝派来的弥赛亚。保罗可以引用那些认识耶稣,向他学习,亲眼目睹他行过许多奇迹的使徒们的证言。

保罗能够描述耶稣的追随者所见证的一切,他如何治愈病人,驱赶魔鬼,显露自己荣耀的形象,以及使死人复活。最重要的是,保罗能够谈论耶稣如何死去并复活,正如犹太经文中所说的那样。保罗可能使用诗篇 22, 以赛亚书 49, 53 等经文进行推理和说服。我们可以回顾保罗的书信,发现其中充满了旧约的引用。

保罗最个人的证据帮助他推理和说服以弗所的犹太人,那就是他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的经历,当时耶稣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话,并使他失明。这说明了上帝的力量和爱,耶稣来到保罗身边,呼唤他去服务,而保罗以前曾迫害过耶稣的信徒。保罗教导说,上帝的王国即将到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只要他们信任国王耶稣。

在以弗所会堂大胆传福音三个月后,一群犹太人反对保罗和他的信息:

但有些人心里刚硬,不顺服,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他就离开了他们(第 9 节)

这是保罗所到过的每个城市的典型情况。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在任何一家犹太会堂里传道,大多数时候,许多在场的人都会响应他的信息,相信耶稣。但最终,不信的犹太人会试图把他赶出犹太会堂,保罗会顺从。

他通常会对那些敌视耶稣的人进行最后的斥责(使徒行传 13:46-47, 18:6),但他试图教导那些有耳朵可以听的人,而不是浪费时间在那些希望他和其他信徒受到伤害的人身上。这通常是每个城市基督教会的形成方式,由相信耶稣但不再受到犹太教堂欢迎的犹太人和改宗者组成(使徒行传 18:7-8)。在传道生涯结束时,保罗指示他的门徒提摩太继续同样的做法,只花时间在“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身上(提摩太后书 2:2)。

在以弗所,一些犹太人变得刚硬不顺从。他们用刚硬的心拒绝福音。他们不想再听到有关弥赛亚,有关拿撒勒人耶稣,有关他死而复活,将再来建立神国度的传言。“不顺从”一词源自希腊语“apeitheō”,也可以翻译为“不相信”,但意思是他们出于怨恨,出于对信息的抵制而不相信,而不仅仅是不相信。

这些心硬不顺服的人拒绝相信。他们选择不相信。有些人确实想相信上帝,但真心没有信仰。他们的不信仍然是不信,但这是诚实的。用“apeitheō”这个词来描述以弗所犹太人对福音的态度,描绘了一幅更具攻击性和情绪化的不信画面;这更类似于拒绝信息。这可以解释他们因此产生的敌意。

反对的犹太人心硬而充满敌意,开始在众人面前诋毁这道(第 9 节)。这群反对者在会堂里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谴责保罗和他的信息。这是基督教的早期术语,意为耶稣基督的道路,他教导说,他是获得永生和在神面前正确地位的唯一“道路,真理和生命”(约翰福音 14:6, 使徒行传 9:2)。

短语“说恶话”是希腊语“kakologeō”的翻译,也可以翻译为某人在咒骂。这种反对完全是谴责耶稣之,诽谤它,咒骂它,将其斥为他们再也无法容忍的东西。因此,在会堂里大胆传福音三个月后,保罗离开了他们。保罗通常能很好地处理拒绝的问题。他把谁相信耶稣的问题留给上帝和其他人的选择。如果福音被拒绝,那么保罗就不去管那些拒绝它的人,而把时间花在其他地方。

但以弗所有许多犹太人和改宗犹太教的人相信耶稣之道,并为此献出了一生。他们跟随保罗走出犹太会堂,过着耶稣的追随者,门徒的生活。以弗所信徒找到了一个新的聚会场所:

保罗带着门徒,在推喇奴的学房里天天辩论(第 9 节)。

这可能是以弗所教会的正式成立。在以弗所逗留期间,保罗多次写信给哥林多教会。在其中一封信中,他提到了在百基拉和亚居拉家里聚会的教会。百基拉和亚居拉自从在保罗第二次传教之旅结束时与保罗一起航行到以弗所以来就一直在那里(使徒行传 18:18-19)。在此期间,亚波罗来到以弗所,也在会堂里“大胆地”传讲耶稣,百基拉和亚居拉就是在那里第一次遇见耶稣,并继续成为他的门徒(使徒行传 18:24-26)。

我们没有确切地知道从保罗第一次访问以弗所到使徒行传第 19 章中的第二次访问已经过去了多长时间,但至少有好几个月了。在那段时间里,以及保罗第二次访问以弗所的三个月里,福音一直在以弗所传播。直到现在,还没有报道过任何反对福音的消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反对的犹太人已经受够了,耶稣之道门徒不再受到犹太教堂的欢迎。

于是,保罗开始在推喇奴学堂教书。我们不知道推喇奴学堂到底是什么。它显然是一所学校,是一栋用作教学场所的建筑。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可以出租或免费使用的演讲厅。

推喇奴可能是耶稣的信徒,他允许保罗使用他的学校传福音。或者,推喇奴可能只是学校的所有者/捐助人。保罗在以弗所任职期间,他可能并不在场,最初只是学校的创始人或同名人。无论如何,保罗被犹太教堂拒绝后,就有了另一个聚会场所来传授耶稣。直到今天,新建立的教会在最初的启动阶段通常仍租用学校建筑。

喇奴学堂对保罗的传教工作大有裨益,因为他可以每天授课,而不是每周一次在安息日的会堂授课。此外,他还可以在推喇奴学堂教书两年(第 10 节)。这是保罗被允许在希腊罗马城市自由安全地传教的最长时间,超过了他在哥林多居住一年半的时间(使徒行传 18:11):

这样持续了两年,所有居住在亚细亚的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都听到了主的话语(第 10 节)。

此处的亚洲与我们今天所用的地理意义不同,后者指的是亚洲大陆。这里的亚洲指的是罗马的一个大省,位于现在现代土耳其的西部地区。人们认为亚洲可能源于古阿卡德语单词“asu”,意为“升起”(如“日出”)或“东方”。

罗马的亚洲行省位于希腊正东,隔着爱琴海。以弗所是亚洲行省的首府,也是该行省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圣经中提到的亚洲其他城市包括:帕加马,推雅推喇,老底嘉,歌罗西,特罗亚,费城。

保罗在推喇奴学房里每日推理两年,结果福音传遍了整个亚细亚省。所有亚细亚的人都听到了主的话语,听到了好消息:唯一,真实,全能的神差遣他的儿子为世人的罪而死,并赐予所有相信他的人永生。我们知道教会是在亚细亚的大城市建立的,因为在启示录中,耶稣向七个教会传达了具体的信息,而这七个教会都位于亚细亚启示录 2:1,,,,,, 812183:1714)。

不仅亚细亚犹太人听到了主的话语,希腊人也一样。由于保罗能够在亚细亚最重要的城市扎根并不断传道,福音得以广为人知。以弗所是一个港口城市。来自希腊和亚洲各地的人们前往那里进行贸易,买卖和旅行,并参观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

住在亚洲的所有人,可能都曾去过推喇奴的堂屋,或听过保罗传授主的道。保罗在那两年的传教活动广为流传,引人注目,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听说过耶稣基督和他拯救世界脱离罪恶和死亡的工作。

福音的传播是神安排的。在保罗第二次传教旅程中,他决定前往亚洲,但圣灵阻止了他,并将他重新引导到马其顿(使徒行传 16:6, 9-10)。现在门开了,福音传遍了亚洲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