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法利赛人扫罗对教会发起了“大迫害”(第 1 节),导致大量信徒离开耶路撒冷城,但福音的传播并没有停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恶劣的情况(“大迫害”)为福音传播到耶路撒冷城外创造了绝佳的机会。(犹大是以色列的南部,撒玛利亚是北部。)这正是耶稣告诉使徒们要做的事情,将福音传播到犹大,撒玛利亚,甚至地极(使徒行传 1:8)。现在犹大和撒玛利亚的人们听到了关于弥赛亚的好消息:因此,那些分散的人就四处传道。
这些散居各地的门徒是否暂时隐居了?他们是否改变了福音,使它更容易被接受,更少令人反感?他们是否等了几个月,直到扫罗平静下来?没有。即使司提反惨死,他们也没有停止继续传福音。这为上帝的恩典(“恩惠”)降临外邦人铺平了道路。
一位信徒腓力下到撒马利亚城,开始向他们宣讲基督。这个腓力显然不是使徒腓力,因为经文告诉我们,使徒们留在耶路撒冷(第 1 节)。这个腓力似乎是使徒行传 6:5 中提到的前七位执事之一的执事腓力,后来被称为传福音的腓力(使徒行传 21:8)。他可能很了解司提反,因为他们都曾一起担任执事。
值得注意的是,腓力作为犹太人,决定去撒玛利亚人那里传福音。这对犹太人来说是违反直觉的,因为他们不与撒玛利亚人交往(约翰福音 4:9)。但这与耶稣向撒玛利亚妇女传福音的例子一致(约翰福音 4:9-10)。
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怀有敌意的原因是公元前 10 世纪应许之地分裂为两个王国,其中 10 个部落分离出去,形成北部的撒玛利亚王国(也称为以色列),而其余两个部落犹大和本杰明则形成南部的犹大王国。
腓力开始在撒马利亚城传教,撒马利亚城是以色列北方王国的古都。撒马利亚城由以色列国王奥姆利建造(列王纪上 16:24),后来被亚述人征服(列王纪下 17:6),然后由希律大帝重建。公元前 722 年,撒马利亚被亚述人占领,以色列人被流放。少数剩余的以色列人与外邦人通婚,违反了摩西律法。他们还开始在基利心山上敬拜(而不是按照上帝的指示在耶路撒冷),只教导摩西五经(摩西五经)作为上帝的话语,而忽略了旧约的其余部分。
这些事情让撒玛利亚人对犹太人来说非常可恶。犹太人不愿与他们有任何来往,甚至将他们视为敌人。约翰·海卡努斯是犹大的王子和大祭司,也是马加比家族的一员,他于公元前 110 年左右入侵撒玛利亚,摧毁了他们在基利心山上的圣殿,当时距离耶稣诞生仅一个多世纪。当时,撒玛利亚人被迫改信犹太教,因为他们被视为异教徒。
在基督时代,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的关系仍然充满仇恨和丑陋。耶稣的一些敌人试图散布谎言,说耶稣生来就是撒玛利亚人(约翰福音 8:48)。这被认为是恶意的诽谤。但耶稣通过塑造撒玛利亚人作为他寓言中的英雄,被称为“好撒玛利亚人”,提升了撒玛利亚人的尊严,使他们变得人性化。
当耶稣讲授“好撒玛利亚人”的寓言时,他使用夸张手法来阐明观点,因为对犹太人来说,“好”和“撒玛利亚人”是对立的。这个寓言讲述了一个犹太人被遗弃在路边等死的故事,一位牧师和利未人避开了他,他们选择不帮助他,但一位撒玛利亚人表现出怜悯和仁慈,为他治病并支付了康复费用。因此,这个寓言的结论是,高地位的犹太人没有遵守律法的第二大诫命;撒玛利亚人遵守了第二大诫命,即爱你的邻居。
从文化上来说,犹大和加利利的犹太人看不起撒玛利亚人,认为他们是不洁的半外邦人。耶稣告诉他们,他们应该被视为第二大诫命中的“邻居”。
在另一个例子中,耶稣想留在撒玛利亚人的一个村庄,但撒玛利亚人拒绝了他。使徒雅各和约翰问耶稣,他们是否应该从天上降下火来摧毁这个村庄,因为他们侮辱了耶稣(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撒玛利亚人普遍有偏见)。耶稣回答说,他对撒玛利亚人有一个更好的计划,他说:“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加福音 9:56)
现在,福音传教士腓利来到了一个被认为是异端的群体,他可能一生都被训练去憎恨这个群体。但他想与他们分享好消息,就像基督所命令的那样(使徒行传 1:8)。
腓利的事工大获成功:众人同心合意地听腓利所讲的话。他吸引了大批人,他们都同心合意地团结起来聆听福音(好消息)。由于腓利所行的神迹,他们特别关注他。这些神迹是治愈的奇迹。在撒马利亚,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他们被鬼附身。鬼对它们所附身的人做了许多伤害,使他们口中流沫,牙关紧咬,身体僵硬(马可福音 9:17-29),拥有能够挣断锁链的超人力量,用石头砍断宿主的身体(马可福音 5:1-20),哑巴和耳聋(马太福音 12:22)等等。腓利驱逐了撒马利亚人的污鬼,鬼就大声呼喊,从被附身的人身上出来。
腓利也医治了许多肢体残障,瘫痪,跛足的人,靠着耶稣的能力,他们得以行走,站立,四肢得以自由活动。
由于这些奇妙的救济和恢复奇迹,那座城市欢欣鼓舞。撒玛利亚人怀着感恩的心接受了腓力和耶稣的福音。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使徒行传 8:4-8 含义
尽管法利赛人扫罗对教会发起了“大迫害”(第 1 节),导致大量信徒离开耶路撒冷城,但福音的传播并没有停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恶劣的情况(“大迫害”)为福音传播到耶路撒冷城外创造了绝佳的机会。(犹大是以色列的南部,撒玛利亚是北部。)这正是耶稣告诉使徒们要做的事情,将福音传播到犹大,撒玛利亚,甚至地极(使徒行传 1:8)。现在犹大和撒玛利亚的人们听到了关于弥赛亚的好消息:因此,那些分散的人就四处传道。
这些散居各地的门徒是否暂时隐居了?他们是否改变了福音,使它更容易被接受,更少令人反感?他们是否等了几个月,直到扫罗平静下来?没有。即使司提反惨死,他们也没有停止继续传福音。这为上帝的恩典(“恩惠”)降临外邦人铺平了道路。
一位信徒腓力下到撒马利亚城,开始向他们宣讲基督。这个腓力显然不是使徒腓力,因为经文告诉我们,使徒们留在耶路撒冷(第 1 节)。这个腓力似乎是使徒行传 6:5 中提到的前七位执事之一的执事腓力,后来被称为传福音的腓力(使徒行传 21:8)。他可能很了解司提反,因为他们都曾一起担任执事。
值得注意的是,腓力作为犹太人,决定去撒玛利亚人那里传福音。这对犹太人来说是违反直觉的,因为他们不与撒玛利亚人交往(约翰福音 4:9)。但这与耶稣向撒玛利亚妇女传福音的例子一致(约翰福音 4:9-10)。
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怀有敌意的原因是公元前 10 世纪应许之地分裂为两个王国,其中 10 个部落分离出去,形成北部的撒玛利亚王国(也称为以色列),而其余两个部落犹大和本杰明则形成南部的犹大王国。
腓力开始在撒马利亚城传教,撒马利亚城是以色列北方王国的古都。撒马利亚城由以色列国王奥姆利建造(列王纪上 16:24),后来被亚述人征服(列王纪下 17:6),然后由希律大帝重建。公元前 722 年,撒马利亚被亚述人占领,以色列人被流放。少数剩余的以色列人与外邦人通婚,违反了摩西律法。他们还开始在基利心山上敬拜(而不是按照上帝的指示在耶路撒冷),只教导摩西五经(摩西五经)作为上帝的话语,而忽略了旧约的其余部分。
这些事情让撒玛利亚人对犹太人来说非常可恶。犹太人不愿与他们有任何来往,甚至将他们视为敌人。约翰·海卡努斯是犹大的王子和大祭司,也是马加比家族的一员,他于公元前 110 年左右入侵撒玛利亚,摧毁了他们在基利心山上的圣殿,当时距离耶稣诞生仅一个多世纪。当时,撒玛利亚人被迫改信犹太教,因为他们被视为异教徒。
在基督时代,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的关系仍然充满仇恨和丑陋。耶稣的一些敌人试图散布谎言,说耶稣生来就是撒玛利亚人(约翰福音 8:48)。这被认为是恶意的诽谤。但耶稣通过塑造撒玛利亚人作为他寓言中的英雄,被称为“好撒玛利亚人”,提升了撒玛利亚人的尊严,使他们变得人性化。
当耶稣讲授“好撒玛利亚人”的寓言时,他使用夸张手法来阐明观点,因为对犹太人来说,“好”和“撒玛利亚人”是对立的。这个寓言讲述了一个犹太人被遗弃在路边等死的故事,一位牧师和利未人避开了他,他们选择不帮助他,但一位撒玛利亚人表现出怜悯和仁慈,为他治病并支付了康复费用。因此,这个寓言的结论是,高地位的犹太人没有遵守律法的第二大诫命;撒玛利亚人遵守了第二大诫命,即爱你的邻居。
从文化上来说,犹大和加利利的犹太人看不起撒玛利亚人,认为他们是不洁的半外邦人。耶稣告诉他们,他们应该被视为第二大诫命中的“邻居”。
在另一个例子中,耶稣想留在撒玛利亚人的一个村庄,但撒玛利亚人拒绝了他。使徒雅各和约翰问耶稣,他们是否应该从天上降下火来摧毁这个村庄,因为他们侮辱了耶稣(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撒玛利亚人普遍有偏见)。耶稣回答说,他对撒玛利亚人有一个更好的计划,他说:“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加福音 9:56)
现在,福音传教士腓利来到了一个被认为是异端的群体,他可能一生都被训练去憎恨这个群体。但他想与他们分享好消息,就像基督所命令的那样(使徒行传 1:8)。
腓利的事工大获成功:众人同心合意地听腓利所讲的话。他吸引了大批人,他们都同心合意地团结起来聆听福音(好消息)。由于腓利所行的神迹,他们特别关注他。这些神迹是治愈的奇迹。在撒马利亚,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他们被鬼附身。鬼对它们所附身的人做了许多伤害,使他们口中流沫,牙关紧咬,身体僵硬(马可福音 9:17-29),拥有能够挣断锁链的超人力量,用石头砍断宿主的身体(马可福音 5:1-20),哑巴和耳聋(马太福音 12:22)等等。腓利驱逐了撒马利亚人的污鬼,鬼就大声呼喊,从被附身的人身上出来。
腓利也医治了许多肢体残障,瘫痪,跛足的人,靠着耶稣的能力,他们得以行走,站立,四肢得以自由活动。
由于这些奇妙的救济和恢复奇迹,那座城市欢欣鼓舞。撒玛利亚人怀着感恩的心接受了腓力和耶稣的福音。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