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撒母耳记上 16 解经注释

请选择一段

撒母耳前往伯利恒,膏立耶西的儿子为以色列王

献祭之后,耶西让每个儿子都经过撒母耳面前。前七个儿子没有被选中,所以最后他们叫来了大卫。大卫是最小的儿子,在撒母耳和他父亲耶西眼中,他最不可能成为上帝的受膏者。

上帝将他的灵从扫罗身上移除,并派遣折磨之灵降临到国王身上,以此坚定地拒绝扫罗成为以色列的国王。


撒母耳记上第 16 章开头,上帝指示先知撒母耳膏立耶西的儿子为以色列下一任国王,取代便雅悯人扫罗。这是对扫罗在撒母耳记上第 15 章中不服从上帝声音的回应。扫罗的王权是以色列人拒绝上帝为王,并要求像他们的外邦邻居一样由人类国王统治他们的回应(撒母耳记上第 8 章)。上帝告诉撒母耳要满足以色列人对人类国王的要求。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上帝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向他们表明,只要他们顺服他的道路,他就会保护和祝福他们,他们与他立约要这样做(出埃及记 19:8)。然而,他们最终拒绝了上帝作为他们的国王,并要求一位人类国王(撒母耳记上 8:7)。

上帝的愤怒常常表现为满足他的子民的愿望,目的是让他们通过经验认识到他的方式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上帝通过先知何西阿说:“你们的王在哪里呢?他可以在你们所有的城里拯救你们。你们曾求问审判官说:‘给我立一个王和领袖。’我发怒为你们立了一个王,又在怒中将他废去。”(何西阿书 13:10-11)

上帝告诉撒母耳,他已从伯利恒“为自己”挑选了这位君王。以色列拒绝上帝统治他们,拒绝上帝在律法之约下自治。但上帝并没有拒绝以色列。新君王将是一位追随上帝的君王,因为以色列仍然是他的子民。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正如保罗在罗马书中所说:“上帝并没有弃绝他预先所知道的百姓”(罗马书 11:2)。

上帝使万事互相效力,为的是使那些按祂旨意被召的子民得益处(罗马书 8:28)。即使他们拒绝祂为王,祂仍打算通过建立大卫王朝来使他们得益处,最终将迎来弥赛亚耶稣的诞生,他是大卫之子,将拯救世界并永远坐在大卫的宝座上(历代志上 22:10)。

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扫罗凭借其外表吸引了以色列人;在他们看来,他看起来就像国王应有的样子。然而,上帝利用扫罗向以色列人表明,最好根据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表来判断一个人,耶稣在《新约》中重申了这一点(马太福音 15:17-19)。当撒母耳召集耶西一家参加宴会,以膏立耶西的一个儿子为以色列王时,这一点得到了充分体现。撒母耳和耶西的目光被最年长和最高的人吸引,但上帝却另有所图。那就是大卫,耶西认为大卫不值得带到撒母耳面前。

受膏后,大卫被赐予了上帝之灵的特殊显现,作为恩惠和力量的资产。据说基甸也得到了这种礼物(士师记 6:34)。扫罗也拥有上帝之灵的特殊显现,但由于他的不服从,这种天赋最终会离开扫罗(撒母耳记上 11:6-7,撒母耳记上 16:14)。

一旦上帝的恩惠和力量之灵离开扫罗,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上帝的折磨之灵。扫罗没有指望上帝减轻这种折磨之灵,而是听从了仆人的声音,并要求大卫用音乐抚慰他的灵魂,弹奏七弦琴(也翻译为“竖琴”)。上帝允许大卫的音乐驱走折磨之灵。但后来,当扫罗看到上帝赐予大卫的恩惠和力量之灵时,扫罗变得更加痛苦和悲惨,并试图毁灭大卫。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