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按书卷浏览

创世记 14:4-6 含义

基大老玛统治约旦河谷平原的五座城市十三年,击败了平原五王中的四王。

十二年来,平原诸王(包括所多玛和蛾摩拉诸王)一直侍奉基大老玛王在之前的事件中,基大老玛击败了西订谷诸王,并迫使他们缴纳贡品。他们一直侍奉基大老玛王,并缴纳了十二年的贡品。但第十三年他们叛变了,拒绝缴纳贡品或税款。

圣经中记载的战争通常是为了土地或金钱而战。这是几次税收起义中的第一次。以色列王国后来分裂了,因为十个北方部落要求降低他们的税收,但遭到拒绝( 列王纪上 12:3-18 )。但以理因威胁官僚机构的税收收入而被人密谋扔给狮子( 但以理书 6:1-4 )。导致亚述入侵,击败和驱逐以色列王国的事件是以色列国王何细亚的阴谋,他停止向亚述进贡,而是成为埃及的附庸( 列王纪下 17:1-6 )。

第十四年,基大老玛王与他的盟友一起回来击败并再次征服了叛军。那些与基大老玛有盟约的人必须与他并肩作战。东部诸王在向南进军死海地区时攻占了几个地方。起初,他们沿着约旦河谷东部山脉的国王大道行进。山脉为他们提供了保护,直到他们进入约旦平原。诸王不是简单地路过这些城市,而是在他们到达时征服了每一个城市。在山脉的东侧行进使他们能够避开敌人的视线,同时以他们击败的城市为代价来补充兵力。以下是六座被击败的城市中的前四座(第 5-6 节):

(1) 第一个国王基大老玛和他的盟友击败了利乏音人这些人被列为以色列人之前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早期居民(例如, 创世记 15:20 )。到出埃及记时,他们几乎已经消失了( 申命记 1:4 , 3:11 , 13 , 2:20 , 3:11 )。他们的家乡是约旦河以东地区最北部的巴珊地区,现在是以色列北部戈兰高地的一部分( 申命记 3:13 )。巴珊距离死海以北约 100 英里。联军行进数百英里到达以色列北部的这个地区。这是东部国王的自然会合点。六个被击败的民族中的前四个如下:

利乏音人是巨人族,就像亚衲族的后裔( 《民数记》13:33 ; 《申命记》2:10-11 , 3:11-13 )。 《民数记》13:33 说亚衲族是 《创世记》6:4 中提到的 Nephalim 的一部分,显然与地球上充满暴力有关。利乏音人居住在亚斯他录-卡奈姆。这是两个截然不同但紧密相邻的城市。第一个是巴珊的古代首都( 《申命记》1:4 ; 《约书亚记》9:10 )。这座城市的名字来源于迦南生育女神亚斯他录(《列王记上》11:5,33)。卡奈姆(字面意思是“双角或山峰”)位于古代亚斯他录以北约 2 英里处。当亚斯他录的命运衰落时,卡奈姆接管了巴珊的首都。

(2) 东部的基大老玛王及其盟友继续向南进军,在哈姆击败了苏西姆。哈姆的确切位置不详;但它位于通往所多玛和蛾摩拉的路上,位于巴珊(以色列北部的戈兰高地)和摩押的沙维基列亭(基列亭平原,死海以东)之间。苏西人就是撒母耳( 申命记 2:20 )。

(3) 接下来,他们在沙微基列亭击败了以米人。以米人来自基列亭附近的平原,基列亭是摩押的一个城镇,位于约旦河南部和死海的东边(参见 《民数记》32:37 ; 《约书亚记》13:19 ; 《耶利米书》48:1 , 23 ; 《以西结书》25:9 )。基大老玛王和他的盟友沿着国王大道贸易路线前进,征服了沿途的城市。

(4)然后他们在西珥山征服了何利人。何利人一度被认为是穴居人,因为希伯来语Hor的意思是“洞穴”。更可能的是,他们是古代胡里安人,一个非闪族人。他们居住在西珥(以东)南部地区,这是死海东部的山区,位于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最远到埃尔帕兰,即亚喀巴湾的以拉他。帕兰沙漠(巴勒斯坦西南的西奈半岛)与亚伯兰的儿子以实玛利被拒绝有关( 创世记 21:21 ; 民数记 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