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路加福音 6:39-40 含义

耶稣给门徒讲了两个寓言。一个似乎与法利赛人等其他宗教教师有关,另一个则讲到门徒与他们的老师耶稣的关系。

路加福音 6:39-40 平行的福音书记载是马太福音 15:14, 10:24约翰福音 15:20

在陈述和解释了仁慈原则:“赦免,你们就必蒙赦免”(路加福音 6:37b)之后,路加插入耶稣的教诲来宣告:耶稣又设一个比喻对他们说:(路加福音 6:39a)。

这种感叹将耶稣的平原布道(路加福音 6:20-49)的教导分为直截了当的原则和更具解释性的寓言。耶稣在这两种教学风格中的目的是相同的。他的目的是陈述和描述将引领我们走向生命的真理。

寓言是一个短篇故事或延伸的隐喻。寓言让听众倾听并思考故事的要点。寓言的意义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字面意义。

他向他们讲的第一个寓言是: 

“瞎子总不能给瞎子带路吧?他们俩不是都掉进坑里了吗?”
(第 39b 节)

这个简短的寓言由两个反问句组成。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不,盲人不能很好地引导盲人。”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是的,如果盲人试图引导盲人,他们俩都可能会掉进坑里。”

看到一个盲人徒劳地试图引导另一个盲人,这是一件愚蠢甚至可悲的事情。但是看到一个不懂真理的人试图引导另一个不懂真理的度过一生,那就更加悲惨了。这样的一对可能会掉入比深渊更糟糕的东西中。

耶稣的观点是,一个人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向导,就需要看到并理解真理和现实。

有许多瞎子假装是向导,也有许多瞎子跟随他们。在这个比喻中,耶稣警告他的门徒要小心跟随谁。

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耶稣讲了一个类似的寓言,将法利赛人(犹太宗教领袖)描述为盲目的向导(马太福音 15:12-15)。但在路加对平原宝训的记录中,他并没有记录耶稣将法利赛人称为盲目的向导。这个寓言的原则在路加福音中更为广泛,因为它指的是任何不合格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犹太法利赛人,他们在更广泛的希腊世界中几乎没有影响力。

耶稣详细阐述了盲人引领盲人的寓言:

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但人学成之后,不过和先生一样(第 40 节)。

如果老师对真理视而不见,那么老师就会将他的盲目性传递给学生。耶稣谈到他那个时代的法利赛人时说,他们走遍海陆寻找一个学生,当他们找到一个学生时,他们“使他比他们自己更加倍地成为地狱之子”(马太福音 23:15)。这是这种学生对学生教学的一种应用,它似乎是本上下文中的主要应用。

另一个应用是来自马太福音第 10 章的小使命,当时耶稣差遣他的门徒两个两个地到以色列各地去。

第二个应用意味着他的门徒不会(也永远不会)比他自己更伟大:

“学生不能高过老师,奴仆不能高过主人。”
(马太福音 10:24)

耶稣在差遣门徒之前教导他们这一点,是说他们不会高过他。介词“上”指伟大,权力,权威,荣耀,荣誉,名望等。学生在权威或荣誉方面不比老师高(第 40 节)。老师比学生(比学生高)。

门徒们想要成为伟人(马太福音 18:1, 马可福音 9:33-36, 路加福音 9:46-48, 22:24-30)。耶稣希望他们成为伟人。门徒们愿意做任何事(包括死亡)来成为伟人。他们渴望成为伟人的野心可能是耶稣选择这十二个人做门徒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耶稣现在和将来都比他的门徒更伟大。这些经文清楚地表明,耶稣高于天上和地上的一切。

要了解有关第二个应用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马太福音 10:24-25 的注释》

再次,耶稣在这里的主要观点似乎是警告他的门徒,他们将像,但不会比他们的老师更伟大——所以他们应该明智地选择跟随谁。他们应该选择他们想成为 的老师。

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后这样解释:但每个人,在受了充分的训练之后,都会像他的老师一样。 

耶稣是完美的人。他过着完美的生活。他是完美的老师。耶稣邀请每个人效仿他的榜样,这样他们就能像他一样

当我们变得像耶稣并符合他的形象时,我们的救赎就完成了(罗马书 8:29-30)。这一生是耶稣的信徒和追随者接受全面信仰训练的机会。耶稣之所以能够完成他所完成的事情,是因为他完全信任他的父亲上帝。我们应该明智地效仿耶稣的榜样,像他一样凭着信仰生活。

每一次考验都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到更全面的训练,更加像耶稣(雅各书 1:2, 1:12,彼得前书 1:6-7)。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