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a bookmarkAdd and edit notesShare this commentary

马太福音 24:15-20 含义

耶稣开始回答门徒关于他来临的征兆的第二个问题。他让他们参考《但以理书》中的预言,即“毁灭的憎恶”。这不是他回归的征兆,但却是回归的前兆。他警告门徒,一看到这个征兆就逃离耶路撒冷,以躲避随之而来的血腥危险。

马太福音 24:15-20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3:14-18路加福音 21:20-24 中找到。

耶稣告诉门徒,圣殿的一块石头也不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马太福音 24:2),门徒问了耶稣三个问题(马太福音 24:3)。他们的三个问题是:

  1. 这些事什么时候会发生
  2. 你来临的征兆是什么
  3. 时代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耶稣按照相反的顺序回答了这些问题。

他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时代末期的标志是“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马太福音 24:14)。这将发生在许多阵痛之后,例如战争和战争的风声(马太福音 24:6),自然灾害(马太福音 24:7)和社会崩溃(马太福音 24:12)。将会出现假弥赛亚,迫害和背叛——结果是许多人的爱心会变得冷淡(马太福音 24:12)。

耶稣先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然后开始回答门徒的第二个问题,即“你们来临的征兆是什么?”最终,他的回答可以归结为:“在我回来之前,你们要留意那些必须发生的事,这样你们才能做好准备。当我回来的时候,你们不需要征兆。每个人都会知道我是谁!”(马太福音 24:27, 31)。

耶稣指出了三个预兆或事件,它们预示着他即将复临。这三个事件是:

  1. 行毁坏可憎的事(马太福音24:15
  2. 大灾难(马太福音24:21
  3. 太阳,月亮和星宿变暗(马太福音24:29

第一个表明他即将归来的事件是毁灭性的憎恶

毁灭的憎恶由两个希伯来语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是“Shikkoots”,翻译为憎恶。意思是“令人憎恶的东西”。“Shikkoots”描述的是某种极其不可接受的食物或崇拜的东西。第二个单词是“Shawmame”,翻译为毁灭。它可以表示“被摧毁”,“震惊”,“愤怒”,“极度冒犯”,“浪费”或“毁坏”。这两个词合在一起描述了一种令人不安和恶心的罪行,这种罪行破坏了神圣的东西。

“行毁坏可憎的”最早出现在但以理的预言中,其中提到了三次(但以理书 9:27;; 11:3112:11)。看来,在公元一世纪耶稣在世的时候,犹太人对但以理书及其预言很感兴趣。(许多可追溯到耶稣时代的著名死海古卷都是但以理书的抄本。)犹大被流放到巴比伦期间,但以理发出了预言。而在耶稣时代,犹大在罗马帝国的占领下正经历着类似流放的境地。但除了这个共同主题之外,但以理还准确地提前几个世纪预言了包括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现在的罗马在内的多个王国的兴衰。

但以理的预言被证明是如此准确,以至于现代无神论学者不相信这些预言的唯一借口就是声称这些预言是在预言发生之后的某个时刻被添加的。他们做出这一大胆的断言,没有历史或语言证据作为他们主张的依据,而是基于上帝不存在的假设。

其中一个预言出现在但以理书第 7 章中,其中将每个帝国,即过去的帝国(巴比伦)和未来的帝国(波斯,希腊和罗马)描绘成四种不同的野兽(但以理书 7:1-8; 7:15-28)。在这个序列的末尾,但以理预言了第五个帝国,即“亘古常在者”的统治,他将荣耀和统治权赋予了人子——弥赛亚(但以理书 7:9-14)。

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可能已经认识到巴比伦,波斯和希腊帝国是如何兴衰的,现在他们处于第四兽罗马的统治之下。当耶稣开始传道时,罗马已经占领了犹大九十年。这些预言事件大部分已经在四百年的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但以理在为以色列的复兴祈祷时说出了这个预言,因为耶利米特别提到了70年的流亡,而现在已经过去了70年。所以,但以理在但以理书第9章中预言,公元前516年左右罗马成功地在公元前63年围攻了耶路撒冷。现在,在耶稣时代,大约90年后,犹太人期待着但以理预言序列的最后两个事件(罗马的陷落和弥赛亚的出现)随时发生。

此外,但以理特别预言,从宣布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到弥赛亚降临,中间要经过 483 年(见但以理书 9:24-25 注释) 。这样的法令有好几项;其中任何一项法令颁布后 483 年,都发生在耶稣作为人类首次降临地球的时间内。所有这些因素都表明人们对弥赛亚寄予厚望。

顺便说一句,如果犹太人接受耶稣为他们的弥赛亚,弥赛亚王国似乎实际上会在那时建立。耶稣教导时,好像他真的在向犹太人提议,如果他们接受他为弥赛亚,他现在就开始承诺的王国,因为这实际上是他的提议。他的信息是“悔改,因为天国近了”(马太福音 4:17)。门徒们一直认为情况就是这样,直到耶稣升天(使徒行传 1:6)。

事实上,即使在耶稣升天之后,彼得也向犹太人宣告,如果他们悔改,耶稣就会回来并开始他的统治(使徒行传 4:19-21)。有趣的是,就像以色列子民在没有上帝祝福的情况下试图征服应许之地并惨遭失败一样,犹太人也试图通过公元 68 年开始的“犹太战争”摆脱罗马的束缚,而没有他们的弥赛亚的力量和祝福。他们的野心最终导致彻底的灾难。

如果当弥赛亚耶稣几天前“谦卑地骑着驴”来到他们中间时(撒迦利亚书 9:9;马太福音 21:6-10),犹太人能够团结一心接受他,那么事情就会截然不同。

此外,但以理还为弥赛亚的出现做了倒计时,从“颁布法令重建耶路撒冷,直等到弥赛亚君王” (但以理书 9:24-25) 开始,共计 483 年。人们都知道亚达薛西王颁布这样的法令 (尼希米记 2:1),那些计算时间的人知道时间越来越近了。有趣的是,这个预言还正确地预言了弥赛亚将“被剪除,一无所有” (但以理书 9:26)。弥赛亚被“剪除”的预言即将实现,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它就实现了。但耶稣在橄榄山讲道中没有提到这个预言。

截至 2022 年撰写本文时,耶稣提到的“毁灭的憎恶”对我们来说仍然是未来的事件(认识到这对未来的读者来说可能不再适用)。门徒们很可能预计耶稣回归的迹象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但正如我们现在所知,耶稣第一次和第二次访问地球之间会有相当长的时间间隔。

但以理关于毁灭之憎恶的预言似乎有四种可能的应验。其中三种已经实现。第四种尚未实现。当耶稣在橄榄山上警告门徒时,他指的就是第四种也是最后的应验。

但以理关于毁灭之憎恶的预言第一次应验发生在公元前 167 年左右。当时,犹大由希腊国王安条克四世统治,他自称安条克“Epiphanes”(“神显者”)。安条克禁止一切犹太习俗,并试图强迫犹太人融入希腊文化和宗教。毁灭之憎恶发生在他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殿中竖立宙斯雕像,然后在其祭坛上献祭不洁动物时。

安条克的亵渎并没有像他所希望的那样预示犹太教的终结,反而引发了一场叛乱,成功推翻了安条克,并一度建立了犹太独立。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都是那些与希腊人作战以维护犹太教的人的继承者,这也是他们在以色列享有尊重的原因之一。但以理但以理书 11:31 中预言了这一事件。但以理预言的这场毁灭性的憎恶发生在但以理预言之后大约四百年,大约在耶稣坐在橄榄山上回答门徒关于他回归的问题之前两百年。这一应验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

但以理关于毁灭之憎恶的预言第二次可能的应验发生在公元前 60 年,当时罗马将军庞培在征服耶路撒冷后进入圣殿。但是,尽管庞培用他的血腥和异教行为玷污了圣殿,但他并没有像希腊国王安条克那样献祭不洁的动物,为异教神灵树立雕像或试图阻止祭祀。这件事发生在但以理预言大约五百年后,大约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前九十年。这可能是另一个应验。

但以理关于毁灭的憎恶的预言第三次可能应验发生在公元 70 年,当时罗马将军(也是未来的皇帝)提图斯镇压了犹太人的起义并摧毁了圣殿。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从而应验了耶稣的预言(马太福音 24:2)。圣殿里的所有黄金和财宝都被洗劫一空。(犹太圣殿的战利品资助了不久后建成的罗马斗兽场)。历史学家约瑟夫斯估计,在这场大屠杀中,有超过 100 万犹太人被杀。圣殿的毁灭使犹太人无法献祭,并实际上终结了撒都该人作为一个宗教党派的存在。圣殿的毁灭也威胁到犹太教的灭绝,但犹太人再次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件事发生在但以理预言六又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大约在耶稣预言四十年后。这可能是另一个应验。

但以理关于毁灭之憎恶的预言的第四次应验尚未实现。这是肯定的。它将标志着基督重返人间的明确前兆。人们可能认为,这一未来的憎恶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公元前 167 年发生的事件,但它也可能与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的毁灭有相似之处。路加记下耶稣的话:“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围困,就知道她毁灭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 21:20)。

有两个原因可以确定,未来我们一定会经历一场毁灭性的可憎之事。第一个原因是:A.) 耶稣说这个可憎的事件将在大灾难之前发生,但大灾难尚未发生(马太福音 24:21);B.) 他说这场灾难非常可怕,与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任何灾难都不一样(马太福音 24:21)。自从耶稣描述了这些事件以来,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但显然没有一件事情的规模可以无可争议地被描述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因此,这个事件仍将在未来发生。例如,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的毁灭是可怕的,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似乎更加严重。

耶稣表示,祂会在毁灭性的憎恶和大灾难发生后不久回来(马太福音 24:29-31)。耶稣还没有回来这一事实也表明耶稣所描述的毁灭性的憎恶尚未发生(截至 2022 年)。

前三次“毁坏憎恶”很可能预示着人子再来前夕的恐怖和污秽。它们的共同点是滥用权力镇压对上帝的崇拜,压迫或屠杀上帝的子民。

耶稣向他的门徒指出,那行毁坏可憎之事将发生在圣地(第 15 节)。耶稣所说的圣地指的是圣殿,最有可能指的是圣殿的内部圣所——至圣所。这可能意味着,必须有一个具有祭祀制度的圣殿,毁坏可憎之事才会发生。我们应该谨慎,避免对上帝如何实现他自己的预言施加限制,但圣殿修复似乎确实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发挥作用。

在撰写这篇评论时,这样的圣殿并不存在。摩利亚山顶上没有犹太圣殿,而是矗立着两座伊斯兰清真寺。其中一座清真寺被称为圆顶清真寺,自公元 690 年以来,它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鉴于目前的情况,可能很难想象会建造一座犹太圣殿。但我们还必须考虑,对于耶稣的门徒来说,想象希律大帝(建造者)圣殿的彻底毁灭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在罗马皇帝哈德良于公元 135 年将犹太人驱逐出家园并把犹大改名为“巴勒斯坦”(即非利士人的土地)之后,以色列国从那时起直到公元 1948 年(距离撰写这篇评论不到一百年)一直不存在。以色列国的突然复兴以及这个新犹太民族在敌对王国面前的繁荣,使这个看似难以置信的预言在历史的眼中变得更加可信。

当然,耶稣的任何预言都必定会应验。我们要有一双能看见的眼睛,这样我们才不会错过应验,就像法利赛人错过了耶稣作为他们的弥赛亚的应验一样。

在耶稣的警告中间插入了一个有趣的感叹词:当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者应当会意)... (第 15 节)。

目前尚不清楚马太在耶稣的教导中插入“让读者明白”这句话时,是否插入了自己的劝诫,以此强调福音书读者理解的某个特定观点,或者耶稣实际上是在鼓励门徒在阅读他的书时理解但以理预言的含义。马可福音也包含同样的感叹词(马可福音 13:14)。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是圣经的指示,要求我们停下来仔细考虑一些并不立即显现的重要事情。(这正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读者需要理解先知但以理所说的“行毁坏可憎之事” (第 15 节)最有可能出自但以理书 12:11-12:

“从废除常献的祭,设立毁坏可憎之物的时候起,一共一千二百九十天。凡等候,直到一千三百三十五天的人,是有福的!”
但以理书 12:11-12

耶稣向他的门徒们指出,毁灭的憎恶标志着基督再来的第二个前兆的开始:“大灾难”(马太福音 24:21)。对于信徒来说,这将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时期,它将持续“1,290 天”或大约三年半。对于那些忠实地坚持到大灾难结束的信徒来说,似乎有特殊的祝福。信徒们应该在这段时间保持警惕(马太福音 24:42),因为他们的主人即将到来,他将奖励那些在这场严峻考验中忠于他的人(马太福音 24:46-47)。

耶稣警告说,当你们看到毁灭性的憎恶发生时,那些在犹大的人必须逃到山上(第 16 节)。这是逃离这座城市的标志,似乎是因为一场大规模的种族灭绝即将发生。

除了这个警告之外,耶稣还补充了一些更不祥的指示,以防他们看到毁灭性的憎恶

在屋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不要回去取衣服(17-18节)。

他们不能回头收拾财物,因为一旦玷污了他们,屠杀就会开始。没有时间收拾财物,否则就太迟了。逃跑是当务之急。

耶稣补充说, “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 (第 19 节)。这可能表明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在试图逃跑时将不得不忍受额外的困难和危险。耶稣还告诉他的门徒要祈祷你们逃走时不要在冬天或安息日(第 20 节)。如果逃走的时间是在冬天,情况会更糟,因为考虑到她们必须紧急逃走,可能会暴露在病毒之下。

如果你的逃亡需要在安息日进行,那也太可怕了,因为当局会更容易追捕犹太人,因为他们可能聚集在一起,或者因为他们的传统而对允许他们旅行多远有道德上的疑虑。有趣的是,耶稣表示,虽然这一事件是肯定的,但其时间可能会受到祈祷的影响。

根据但以理书的说法,毁灭性的憎恶将在一个被描述为野兽小角的无神权威人物的监督下进行(但以理书 7:7-8)。

“他必兴起军队,亵渎圣所堡垒,废除定期祭祀。他们必设立毁灭之物。他必用甜言蜜语使那些不遵守盟约的人变为不信神的人,但认识上帝的人必彰显力量,采取行动。”
但以理书 11:31-32

后来,这个人物被认定为敌基督(约翰一书 2:18)和不法之人(帖撒罗尼迦后书 2:3-4)以及野兽(启示录 13:2)。(另见但以理书 8:23-26; 11:36-39;启示录 17:7-14)。

当这毁灭性的憎恶发生时,这将是预示基督即将回归的第一个先兆事件。这是耶稣对门徒关于“你来临的预兆是什么?”(马太福音 24:3)问题的回答的一部分。耶稣在下一部分继续讨论他回归的下一个先兆事件——大灾难。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Select Language
AaSelect font sizeDark ModeSet to dark mode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增强您的浏览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内容。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隐私政策中所述的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