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教导在福音书中没有明显的对应记载。
耶稣所陈述的 (D') 怜恤人的人 Makarios!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与 (D) 饥渴慕义的人 Makarios!因为他们必得饱足,相对应。这就完整了 "八福" 交叉对称的核心部分,是八福的要点。选择按公义生活的人会产生巨大的益处,是人通往完全满足 (有福,Makarios) 的途径。
在耶稣 Makarios 交叉对称中义所对应的是怜恤。怜恤是整本旧约的一个核心主题,也是耶稣新约的一个核心主题。
在旧约中译为怜恤/怜悯的三个词是 "Channuwn","Rachuwm" 和 "Checed"。"Channuwn" 描述的是同情和仁慈的慷慨 (箴言 14:21)。"Rachuwm" 描绘的是家庭关系中的情感连接 (父亲对儿子——耶利米书 31:20;或母亲对婴儿——以赛亚书 49:15;或丈夫对妻子——何西阿书 2:19;或在兄弟中的约瑟——创世记 43:30)。"Checed" 描述的是坚定和忠实的爱 (诗篇 100:5)。
这三个词在旧约的一些经文中有结合 (出埃及记 34:6;民数记 14:18;尼希米记 9:17;诗篇 86:15;; 103:8145:8;约珥书 2:13)。同时涵盖这三个词的一节经文是由先知约拿所说,"我知道你是有恩典 ('Channuwn'),有怜悯 ('Rachuwm') 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 ('Checed'),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约拿书4:2)。怜悯确实是神的一个属性。
耶稣宣称,怜恤人的人是Makarios 的(幸福和满足),其原因不难看出,因为那些怜恤人的必蒙怜恤。这一概念,这一怜恤原则被耶稣一次一次地重复,不仅是在这登山宝训中,也在他整个的事工生涯中。耶稣的怜恤原则是他在马太福音 6 章中的祷告核心:"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免了人的罪" (马太福音 6:12)。怜恤也是耶稣在祷告之后再次强调的焦点,"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马太福音 6:14-15)。
过了一会儿,耶稣又用否定的方式重述这一真理,肯定了怜恤原则:"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马太福音 7:1-2)。
甚至黄金法则也遵循怜恤原则,"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马太福音 7:12)。怜恤人的,必蒙怜恤。
耶稣在不饶恕之仆人的比喻中重复了怜恤的原则 (马太福音 18:23-35)。
当然,虽然耶稣自己并不需要饶恕,但他也实践他所传讲的信息。耶稣赦免瘸腿的人 (马可福音 2:5),赦免洗他脚的有罪妇人 (路加福音 7:48),赦免行淫时被抓的妇人 (约翰福音 8:11),赦免那些钉他十字架的人 (路加福音 23:34)。耶稣弥赛亚来是为了赦罪,而且他也教导他的跟随者要饶恕。
这世上的国度是建立在责备和定罪的基础之上,当事情出问题时,必须有人受谴责,受惩罚。这是一个可悲的制度,而且那些审判人的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也当被定罪。
但耶稣教导说,当人怜恤人 (饶恕得罪他们的另一个人) 时,就进入了祝福之中 (Makarios),因为他们 (从王那里) 必蒙怜恤。在一个错误和罪恶的世界上,怜恤通常是确定无疑的爱之表现。怜恤有悖于这个世界国度背后的体系,但怜恤是天国的一个主要政策原则。
因此,它完整了 Makarios 交叉对称的核心部分。获取人类满足的主要焦点是追求义,好像你的生命依赖于此一般。事实上,你的属灵满足的确依赖于此。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恩赐,履行身体上的职责,顺服头时,我们就是 Makarios 的。如果我们顺服头,就会对身体上的所有其他成员抱有一个怜恤的态度。当他们失败时,我们就饶恕;当我们饶恕时,我们就被头 (耶稣) 所饶恕。
询问圣经说
马太福音 5:7 含义
这一教导在福音书中没有明显的对应记载。
耶稣所陈述的 (D') 怜恤人的人 Makarios!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与 (D) 饥渴慕义的人 Makarios!因为他们必得饱足,相对应。这就完整了 "八福" 交叉对称的核心部分,是八福的要点。选择按公义生活的人会产生巨大的益处,是人通往完全满足 (有福,Makarios) 的途径。
在耶稣 Makarios 交叉对称中义所对应的是怜恤。怜恤是整本旧约的一个核心主题,也是耶稣新约的一个核心主题。
在旧约中译为怜恤/怜悯的三个词是 "Channuwn","Rachuwm" 和 "Checed"。"Channuwn" 描述的是同情和仁慈的慷慨 (箴言 14:21)。"Rachuwm" 描绘的是家庭关系中的情感连接 (父亲对儿子——耶利米书 31:20;或母亲对婴儿——以赛亚书 49:15;或丈夫对妻子——何西阿书 2:19;或在兄弟中的约瑟——创世记 43:30)。"Checed" 描述的是坚定和忠实的爱 (诗篇 100:5)。
这三个词在旧约的一些经文中有结合 (出埃及记 34:6;民数记 14:18;尼希米记 9:17;诗篇 86:15;; 103:8145:8;约珥书 2:13)。同时涵盖这三个词的一节经文是由先知约拿所说,"我知道你是有恩典 ('Channuwn'),有怜悯 ('Rachuwm') 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 ('Checed'),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约拿书4:2)。怜悯确实是神的一个属性。
耶稣宣称,怜恤人的人是Makarios 的(幸福和满足),其原因不难看出,因为那些怜恤人的必蒙怜恤。这一概念,这一怜恤原则被耶稣一次一次地重复,不仅是在这登山宝训中,也在他整个的事工生涯中。耶稣的怜恤原则是他在马太福音 6 章中的祷告核心:"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免了人的罪" (马太福音 6:12)。怜恤也是耶稣在祷告之后再次强调的焦点,"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马太福音 6:14-15)。
过了一会儿,耶稣又用否定的方式重述这一真理,肯定了怜恤原则:"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马太福音 7:1-2)。
甚至黄金法则也遵循怜恤原则,"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马太福音 7:12)。怜恤人的,必蒙怜恤。
耶稣在不饶恕之仆人的比喻中重复了怜恤的原则 (马太福音 18:23-35)。
当然,虽然耶稣自己并不需要饶恕,但他也实践他所传讲的信息。耶稣赦免瘸腿的人 (马可福音 2:5),赦免洗他脚的有罪妇人 (路加福音 7:48),赦免行淫时被抓的妇人 (约翰福音 8:11),赦免那些钉他十字架的人 (路加福音 23:34)。耶稣弥赛亚来是为了赦罪,而且他也教导他的跟随者要饶恕。
这世上的国度是建立在责备和定罪的基础之上,当事情出问题时,必须有人受谴责,受惩罚。这是一个可悲的制度,而且那些审判人的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也当被定罪。
但耶稣教导说,当人怜恤人 (饶恕得罪他们的另一个人) 时,就进入了祝福之中 (Makarios),因为他们 (从王那里) 必蒙怜恤。在一个错误和罪恶的世界上,怜恤通常是确定无疑的爱之表现。怜恤有悖于这个世界国度背后的体系,但怜恤是天国的一个主要政策原则。
因此,它完整了 Makarios 交叉对称的核心部分。获取人类满足的主要焦点是追求义,好像你的生命依赖于此一般。事实上,你的属灵满足的确依赖于此。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恩赐,履行身体上的职责,顺服头时,我们就是 Makarios 的。如果我们顺服头,就会对身体上的所有其他成员抱有一个怜恤的态度。当他们失败时,我们就饶恕;当我们饶恕时,我们就被头 (耶稣) 所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