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事件的对应记载是在马可福音 1:12-13 和 路加福音 4:1-2。
耶稣受约翰的洗,被天父认可,被圣灵膏立为弥赛亚之后,就经历了一段独处和受试探的时间。
马太说,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这段路是一段从约旦河他受洗之地开始的上山之路。我们并不知道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的确切地点或是在哪一个旷野,但传统认为是在耶利哥的西北部,犹大的旷野,其连绵起伏的山峦上有深谷和悬崖,是一片干燥而崎岖的地势。人若没有特殊目的,是不会选择去这片旷野的。
耶路撒冷与耶稣可能受洗的地方之间大约只有 20 英里的距离;东部的约旦河谷和西部的耶路撒冷之间被犹大旷野所填满。耶稣的先祖大卫王在犹大的旷野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要躲避想要杀他的扫罗王,因为扫罗认为大卫对他的宝座造成了威胁。大卫在隐基底旷野的一个洞穴里存留了扫罗的性命,而该洞穴距离耶稣可能受洗的地方大约以南 50 英里 (撒母耳记上 24 章)。
耶稣顺从了圣灵的带领。在约翰福音中,耶稣一再承认:他的目的是要遵行他父的旨意;他所做之事没有一件出于自己的意愿;他只说他父所告诉他的话。在顺从圣灵的事上,耶稣重复了同样的模式。他可能并非按自己的选择去到旷野消磨时间,而是顺服三位一体第三位格的旨意。有趣的是要留意,在一节经文中,父神宣告说到目前为止祂喜悦祂的儿子 (马太福音 3:17),而在下一节经文中,父就带领祂的儿子去到了旷野接受试验 (马太福音 4:1)。
这是贯穿圣经的一贯模式,即神带领那些祂要预备服事的人进入旷野。浅举几例包括:摩西在蒙召带领以色列出埃及之前,以牧人的身份在旷野度过许多年;大卫也在旷野度过一段时间,躲避扫罗;以色列民族进入应许之地前,在旷野漂流了 40 年。在此的原则是:受试验的时间可以是神认可的标志;它可以恰当地被视为为伟大工作的预备。任何的活动,只要是为主做的,就是伟大的 (歌罗西书 3:23)。
马太在本节使用了希腊文单词 "Peirazō",被译为受试探,其字根通常被译为 "试验" 或 "试探"。虽然翻译因译者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们的意思相同。雅各在他书信的第一章使用了相同的字根,和合本的翻译对两方面都有涵盖。但是,雅各书 1 章的中间部分为试探的本质和试探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真理。
"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 (雅各书 1:13-14)。
雅各的经文明确表明,试探和试验的主要区别在于意图。家教,教练,老师或导师设制考试,为要促进成长。就像一位几何老师设制考试,为要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老师希望你能通过,将你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目标是成长和受益。
然而,试探者所希望的恰好相反,他欲求毁灭。雅各清楚地表明,神从不希望我们失败。事实上,圣经应许我们说,神总会阻止我们进入任何我们无法承受的试探中 (哥林多前书 10:13)。
这段经文引起了一些有关耶稣受试探的有趣问题。
如果耶稣是神,他怎能受试探呢?
耶稣是一个悖论。他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当两个命题共同存在,又不相融合时,就产生了悖论。世界观的每一个基础原则都具悖论性。在基于人类逻辑的哲学体系中,悖论必定要么可以解释,要么就是矛盾。然而,神超越人类的逻辑。人类的逻辑是对神的一种反映,而不是祂必须在其中运作的范围边界。圣经本身的阐述就并非建立在人类的逻辑之上,而是以 "起初神" 作为开篇。
鉴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解释耶稣怎能受试探的问题,其回答就是 "因为他是人"。我们无法解释耶稣怎能既是神,又是人,正如我们无法解释存在本身一样;它就是如此。
圣经的基础悖论与其它世界观相矛盾。圣经将神自己描述为基础悖论:一位既是一位又是多位的神;一位既是完全神又是完全人的神;一位超越解释的神。所有的解释都源于神,而非反向而为之。主后 325 年著名的尼西亚会议肯定了一则悖论,即耶稣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关于这一问题的完整讨论,请在此参阅有关神悖论本性的圣经难题文章)。
希伯来书 2:17-18 就耶稣真正被试探的现实分享了额外亮光:
"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希伯来书 2:17-18)。
这段经文表达了耶稣成为人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让他与人类感同身受,也为了让我们认同他人的身份。在为人的过程中,耶稣能够以人的身份服事人。"受苦" 和 "受试探" 的他能够像弟兄一样服事其他人,能够以同受苦难之人的身份服事那些同样遭受苦难,受试探的人。耶稣的旷野经历显明了他人性的软弱。如果耶稣在试探期间依靠神的恩典和神的话语来支撑自己,那么我们也应该在试探来临时指望依靠神和祂的话。
经文说,耶稣受魔鬼的试探。这一陈述与雅各在雅各书 1:13-14 所告诉我们的一致,即神不试探人。圣灵将耶稣引到旷野,却是魔鬼前来试探他。神曾允许撒但在伊甸园中试探亚当和夏娃 (创世记 3:1-7)。神也允许信徒受试探,但并不允许他们受试探超过我们所能受的 (哥林多前书 10:13)。总有一天魔鬼会被阻止不再试探 (启示录 20:1-10)。与此同时,神允许他试探,但也预备了逃脱之法,如果我们愿意选择它的话。耶稣经历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所以他能够与我们感同身受。耶稣因他的忠心获得了惊人的奖赏,并为那些效仿他的榜样,拒绝试探的人预备了极大的赏赐 (腓立比书 2:8-11;希伯来书 2:5-12;启示录 3:21)。
神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万物的维持者,但即使这样,祂也创造我们在道德上完全自由,可以选择善恶。神并不试探任何人。这些悖论根植于神的属性和本质之中。
询问圣经说
马太福音 4:1 含义
这一事件的对应记载是在马可福音 1:12-13 和 路加福音 4:1-2。
耶稣受约翰的洗,被天父认可,被圣灵膏立为弥赛亚之后,就经历了一段独处和受试探的时间。
马太说,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这段路是一段从约旦河他受洗之地开始的上山之路。我们并不知道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的确切地点或是在哪一个旷野,但传统认为是在耶利哥的西北部,犹大的旷野,其连绵起伏的山峦上有深谷和悬崖,是一片干燥而崎岖的地势。人若没有特殊目的,是不会选择去这片旷野的。
耶路撒冷与耶稣可能受洗的地方之间大约只有 20 英里的距离;东部的约旦河谷和西部的耶路撒冷之间被犹大旷野所填满。耶稣的先祖大卫王在犹大的旷野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要躲避想要杀他的扫罗王,因为扫罗认为大卫对他的宝座造成了威胁。大卫在隐基底旷野的一个洞穴里存留了扫罗的性命,而该洞穴距离耶稣可能受洗的地方大约以南 50 英里 (撒母耳记上 24 章)。
耶稣顺从了圣灵的带领。在约翰福音中,耶稣一再承认:他的目的是要遵行他父的旨意;他所做之事没有一件出于自己的意愿;他只说他父所告诉他的话。在顺从圣灵的事上,耶稣重复了同样的模式。他可能并非按自己的选择去到旷野消磨时间,而是顺服三位一体第三位格的旨意。有趣的是要留意,在一节经文中,父神宣告说到目前为止祂喜悦祂的儿子 (马太福音 3:17),而在下一节经文中,父就带领祂的儿子去到了旷野接受试验 (马太福音 4:1)。
这是贯穿圣经的一贯模式,即神带领那些祂要预备服事的人进入旷野。浅举几例包括:摩西在蒙召带领以色列出埃及之前,以牧人的身份在旷野度过许多年;大卫也在旷野度过一段时间,躲避扫罗;以色列民族进入应许之地前,在旷野漂流了 40 年。在此的原则是:受试验的时间可以是神认可的标志;它可以恰当地被视为为伟大工作的预备。任何的活动,只要是为主做的,就是伟大的 (歌罗西书 3:23)。
马太在本节使用了希腊文单词 "Peirazō",被译为受试探,其字根通常被译为 "试验" 或 "试探"。虽然翻译因译者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们的意思相同。雅各在他书信的第一章使用了相同的字根,和合本的翻译对两方面都有涵盖。但是,雅各书 1 章的中间部分为试探的本质和试探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真理。
"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 (雅各书 1:13-14)。
雅各的经文明确表明,试探和试验的主要区别在于意图。家教,教练,老师或导师设制考试,为要促进成长。就像一位几何老师设制考试,为要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老师希望你能通过,将你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目标是成长和受益。
然而,试探者所希望的恰好相反,他欲求毁灭。雅各清楚地表明,神从不希望我们失败。事实上,圣经应许我们说,神总会阻止我们进入任何我们无法承受的试探中 (哥林多前书 10:13)。
这段经文引起了一些有关耶稣受试探的有趣问题。
如果耶稣是神,他怎能受试探呢?
耶稣是一个悖论。他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当两个命题共同存在,又不相融合时,就产生了悖论。世界观的每一个基础原则都具悖论性。在基于人类逻辑的哲学体系中,悖论必定要么可以解释,要么就是矛盾。然而,神超越人类的逻辑。人类的逻辑是对神的一种反映,而不是祂必须在其中运作的范围边界。圣经本身的阐述就并非建立在人类的逻辑之上,而是以 "起初神" 作为开篇。
鉴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解释耶稣怎能受试探的问题,其回答就是 "因为他是人"。我们无法解释耶稣怎能既是神,又是人,正如我们无法解释存在本身一样;它就是如此。
圣经的基础悖论与其它世界观相矛盾。圣经将神自己描述为基础悖论:一位既是一位又是多位的神;一位既是完全神又是完全人的神;一位超越解释的神。所有的解释都源于神,而非反向而为之。主后 325 年著名的尼西亚会议肯定了一则悖论,即耶稣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关于这一问题的完整讨论,请在此参阅有关神悖论本性的圣经难题文章)。
希伯来书 2:17-18 就耶稣真正被试探的现实分享了额外亮光:
"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希伯来书 2:17-18)。
这段经文表达了耶稣成为人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让他与人类感同身受,也为了让我们认同他人的身份。在为人的过程中,耶稣能够以人的身份服事人。"受苦" 和 "受试探" 的他能够像弟兄一样服事其他人,能够以同受苦难之人的身份服事那些同样遭受苦难,受试探的人。耶稣的旷野经历显明了他人性的软弱。如果耶稣在试探期间依靠神的恩典和神的话语来支撑自己,那么我们也应该在试探来临时指望依靠神和祂的话。
经文说,耶稣受魔鬼的试探。这一陈述与雅各在雅各书 1:13-14 所告诉我们的一致,即神不试探人。圣灵将耶稣引到旷野,却是魔鬼前来试探他。神曾允许撒但在伊甸园中试探亚当和夏娃 (创世记 3:1-7)。神也允许信徒受试探,但并不允许他们受试探超过我们所能受的 (哥林多前书 10:13)。总有一天魔鬼会被阻止不再试探 (启示录 20:1-10)。与此同时,神允许他试探,但也预备了逃脱之法,如果我们愿意选择它的话。耶稣经历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所以他能够与我们感同身受。耶稣因他的忠心获得了惊人的奖赏,并为那些效仿他的榜样,拒绝试探的人预备了极大的赏赐 (腓立比书 2:8-11;希伯来书 2:5-12;启示录 3:21)。
神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万物的维持者,但即使这样,祂也创造我们在道德上完全自由,可以选择善恶。神并不试探任何人。这些悖论根植于神的属性和本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