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中发生了一些改变世界的事情。使徒彼得向外邦人传福音,他们领受了圣灵。驻扎在凯撒利亚的罗马军队中一个名叫哥尼流的百夫长和他的亲朋好友有机会听到彼得告诉他们拿撒勒人耶稣是神的儿子。他们听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传 10:43)。
当彼得向这些外邦人提出福音的选择时,哥尼流和其他罗马人立刻信了耶稣的名。他们不是大声喊出来,而是在心里相信:“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 (使徒行传 10:44)
这件事之所以能改变世界,是因为哥尼流和他的朋友是耶稣死而复活后第一批相信耶稣的外邦人。耶稣升天后的几年里,彼得和其他使徒们一直致力于向犹太人和半犹太人(撒玛利亚人)传福音。但现在,福音要传到犹大以外的地方,“直到地极”(使徒行传 1:8)。
耶稣号召使徒们“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福音 28:19)。在使徒行传 10 章(使徒行传的前一章)中,第一批外邦人成为耶稣的信徒并受洗。
这一刻并非自然而然,而是超自然的。彼得一直住在以色列地中海沿岸的小镇约帕,圣灵干预了哥尼流和彼得,安排彼得沿海岸向北行驶 30 英里,到达港口城市凯撒利亚,去哥尼流家传福音。
在此之前,彼得得到了一个异象,上帝命令他不再将外邦人视为不洁或与犹太人分开。耶稣为全世界而死,而不仅仅是犹太人(歌罗西书 2:14)。彼得在这个异象中受到了上帝的一点刺激,但他听从了。当圣灵降临在信奉外邦人的身上时,陪同他去凯撒利亚的犹太信徒们感到困惑(使徒行传 10:45-46)。犹太人并不期望上帝将他的恩典传播给外邦人。
这对犹太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范式转变,他们看到外邦人被纳入上帝的恩典之中。这不应该如此令人惊讶,因为上帝在整个旧约中以及耶稣传道期间一直在呼唤外邦人回归他(以赛亚书 19:19-25, 56:6-8,约拿书 3:7-10, 但以理书 4:34-35, 创世纪 15:16,列王记下 5:17,马太福音 8:10, 24:14,约翰福音 3:16, 12:32);无论如何,这是犹太信徒必须适应的事情。有一段时间他们必须弄清楚上帝在做什么。上帝要求他们采用新的视角。有些人这样做了,有些人没有。
现在,在使徒行传第 11 章中,彼得回到了耶路撒冷。他将面临他和他的传教伙伴在前一章中必须克服的对外邦人的同样的内部偏见。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已经听说了彼得在凯撒利亚的所作所为,他们听说了他与“不洁净”的外邦人的交往。在公元一世纪犹太人的心中,外邦人被视为上帝不关心的人,是不圣洁的或“不洁净的”,就像他们认为禁食是不洁净的一样。
更糟糕的是,对于犹太信徒来说,哥尼流是罗马百夫长,指挥着 100 名罗马士兵。我们可以推测,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看,哥尼流不仅是不洁的,而且是镇压上帝选民,将犹太人置于脚下帝国的危险代表。
外邦人信耶稣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使徒和在犹太全地的弟兄们听说外邦人也领受了神的道(第 1 节)。我们不知道整个弟兄(信徒)网络是如何听说外邦人现在已经相信耶稣的。
彼得本人可能亲自传话来庆祝这一新加入。他可能知道这将在其他犹太人中引起骚动,需要加以处理,所以他可能试图抢在争议之前,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迎接这一发展。
彼得回到耶路撒冷,因他所做的事受到信奉犹太教的人的质问: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受割礼的犹太人就与他争辩(第 2 节) 。
被称作受割礼的人是犹太信徒,他们对基督的信仰还很新,尚不清楚上帝的恩典对他们的生活有多大的改变。割礼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的物理标志,通过切除每个男性的包皮来标记犹太人的身份和与非犹太人的分离(创世记 17:10-14)。但它本身没有精神力量。事实上,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坚持认为,真正重要的割礼是心灵的割礼(罗马书 2:29)。
在使徒行传 11 章中,受割礼的人仍然严格遵守摩西律法。他们相信耶稣是他们的救世主和上帝派来的弥赛亚,但他们也相信他们的精神崇拜服务就是遵守摩西律法。这在某种意义上当然是正确的。但耶稣来是为了成全律法(马太福音 5:17)。因此,犹太人被要求遵守更高的服从标准,即恩典标准。
犹太人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原本以为弥赛亚只是为了他们而来。为了拯救他们。教会(所有信徒)此时还很年轻。最终,耶路撒冷将举行一次会议,决定信徒在遵守摩西律法方面必须做什么(使徒行传 15)。这将是有争议的,因为许多人认为外邦信徒应该接受割礼并遵守摩西律法(使徒行传 15:5)。
问题将得到解决,即犹太信徒将继续遵守犹太宗教习俗,而外邦信徒则不会。显然,并非所有犹太人都同意这一决定。此后,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将有一群人试图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让所有外邦信徒成为犹太人,通过接受割礼和遵守犹太宗教传统。保罗的一些书信至少部分地传到我们这里,是因为他正在与相互竞争的犹太当局争论,这些当局试图说服外邦人必须接受割礼(罗马书 4:9-10;加拉太书 5:1-2;哥林多前书 7:18)。
在新约的其余部分,这群反对保罗向外邦人传授恩典信息的犹太信徒被称为受割礼的人或“受割礼的人”,与外邦人相对(加拉太书 2:12)。由于他们,这些族群之间很快就会出现裂痕,受割礼的信徒将发起运动,呼吁外邦基督徒接受割礼,皈依犹太教,并献身于摩西律法,以真正获得“拯救”(使徒行传 15:1)。扫罗(保罗)将终其一生与这种虚假的福音作斗争(哥林多前书 7:18-19)。
保罗总是指出,上帝的恩典和居住在所有信徒心中的圣灵是我们过上与上帝(美好)设计和谐生活的方式。保罗称按照上帝的设计生活为“正义”或“和平”,这反映了犹太人的“Shalom”概念,即万物和谐运作,正如上帝所计划的那样。
保罗将引导信徒们理解,要顺应基督的形象并获得人生中最伟大的经验和回报,需要通过信仰之路,跟随圣灵。这不是通过皈依犹太宗教传统而实现的。信仰遵守摩西律法的仪式和规定就是信仰自我。保罗将教导信徒,顺服上帝的灵,在直接的个人信仰关系中行事(加拉太书 3:25-26, 罗马书 3:28, 罗马书 8)
然而,在使徒行传 11 章的这个时间点,这些与彼得对峙的受割礼的信徒还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他们只是对彼得与外邦人交往这一事实感到愤怒;这违反了犹太人的信仰,即他们应该与污秽分开。他们没有考虑到彼得向他们传讲了耶稣。犹太信徒对他进入哥尼流的家并与他一起吃饭感到生气。
他们与彼得的主要争论点是: “你到未受割礼的人那里,与他们一同吃饭了” (第 3 节) 。在犹太文化中,一起吃饭是亲密的团契和团结行为。耶稣在对信徒的教导中用吃饭来描绘团契和团结(启示录 3:20)。所以这并非不合理。
犹太人认为,彼得与外邦人一起吃饭,就是在与不圣洁的人,世上的普通人交往,他们不是上帝的选民。这种批评让人想起法利赛人因耶稣与税吏和罪人一起吃饭而审判他(马太福音 9:10-13) 。但耶稣的回答是,将自己比作一个来给病人而不是“健康”人开药的医生,并引用旧约中关于上帝优先事项的经文:
“我渴望同情,而不是牺牲,”因为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马太福音 9:13)
彼得只是遵从上帝的指引,与未受割礼的人一起吃饭。虽然当时的犹太人认为外邦人不属于上帝的范围,但这与耶稣在传道期间所教导的完全相反。他的最后命令,即大使命,明确指示他的追随者使“万民”作门徒(马太福音 28:19-20)。在圣经中,“万民”是指外邦人,即以色列人以外的人群。耶稣来是为了所有人而死,将救赎和与上帝的正确关系扩展到所有人(约翰福音 1:29, 3:16-17;歌罗西书 2:14)。
彼得决定遵从神在异象中向他传达的信息,向外邦人传福音,这为使徒保罗向外邦国家传教打开了大门。这进一步推动了基督的使命,即让全世界人民与造物主上帝和解(马太福音 28:19)。这是教会轨迹的开始——一个信仰耶稣的全球社区,精神统一克服了所有种族差异:
“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 (加拉太书 3:28)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使徒行传 11:1-3 含义
上一章中发生了一些改变世界的事情。使徒彼得向外邦人传福音,他们领受了圣灵。驻扎在凯撒利亚的罗马军队中一个名叫哥尼流的百夫长和他的亲朋好友有机会听到彼得告诉他们拿撒勒人耶稣是神的儿子。他们听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传 10:43)。
当彼得向这些外邦人提出福音的选择时,哥尼流和其他罗马人立刻信了耶稣的名。他们不是大声喊出来,而是在心里相信:“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 (使徒行传 10:44)
这件事之所以能改变世界,是因为哥尼流和他的朋友是耶稣死而复活后第一批相信耶稣的外邦人。耶稣升天后的几年里,彼得和其他使徒们一直致力于向犹太人和半犹太人(撒玛利亚人)传福音。但现在,福音要传到犹大以外的地方,“直到地极”(使徒行传 1:8)。
耶稣号召使徒们“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福音 28:19)。在使徒行传 10 章(使徒行传的前一章)中,第一批外邦人成为耶稣的信徒并受洗。
这一刻并非自然而然,而是超自然的。彼得一直住在以色列地中海沿岸的小镇约帕,圣灵干预了哥尼流和彼得,安排彼得沿海岸向北行驶 30 英里,到达港口城市凯撒利亚,去哥尼流家传福音。
在此之前,彼得得到了一个异象,上帝命令他不再将外邦人视为不洁或与犹太人分开。耶稣为全世界而死,而不仅仅是犹太人(歌罗西书 2:14)。彼得在这个异象中受到了上帝的一点刺激,但他听从了。当圣灵降临在信奉外邦人的身上时,陪同他去凯撒利亚的犹太信徒们感到困惑(使徒行传 10:45-46)。犹太人并不期望上帝将他的恩典传播给外邦人。
这对犹太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范式转变,他们看到外邦人被纳入上帝的恩典之中。这不应该如此令人惊讶,因为上帝在整个旧约中以及耶稣传道期间一直在呼唤外邦人回归他(以赛亚书 19:19-25, 56:6-8,约拿书 3:7-10, 但以理书 4:34-35, 创世纪 15:16,列王记下 5:17,马太福音 8:10, 24:14,约翰福音 3:16, 12:32);无论如何,这是犹太信徒必须适应的事情。有一段时间他们必须弄清楚上帝在做什么。上帝要求他们采用新的视角。有些人这样做了,有些人没有。
现在,在使徒行传第 11 章中,彼得回到了耶路撒冷。他将面临他和他的传教伙伴在前一章中必须克服的对外邦人的同样的内部偏见。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已经听说了彼得在凯撒利亚的所作所为,他们听说了他与“不洁净”的外邦人的交往。在公元一世纪犹太人的心中,外邦人被视为上帝不关心的人,是不圣洁的或“不洁净的”,就像他们认为禁食是不洁净的一样。
更糟糕的是,对于犹太信徒来说,哥尼流是罗马百夫长,指挥着 100 名罗马士兵。我们可以推测,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看,哥尼流不仅是不洁的,而且是镇压上帝选民,将犹太人置于脚下帝国的危险代表。
外邦人信耶稣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使徒和在犹太全地的弟兄们听说外邦人也领受了神的道(第 1 节)。我们不知道整个弟兄(信徒)网络是如何听说外邦人现在已经相信耶稣的。
彼得本人可能亲自传话来庆祝这一新加入。他可能知道这将在其他犹太人中引起骚动,需要加以处理,所以他可能试图抢在争议之前,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迎接这一发展。
彼得回到耶路撒冷,因他所做的事受到信奉犹太教的人的质问: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受割礼的犹太人就与他争辩(第 2 节) 。
被称作受割礼的人是犹太信徒,他们对基督的信仰还很新,尚不清楚上帝的恩典对他们的生活有多大的改变。割礼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的物理标志,通过切除每个男性的包皮来标记犹太人的身份和与非犹太人的分离(创世记 17:10-14)。但它本身没有精神力量。事实上,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坚持认为,真正重要的割礼是心灵的割礼(罗马书 2:29)。
在使徒行传 11 章中,受割礼的人仍然严格遵守摩西律法。他们相信耶稣是他们的救世主和上帝派来的弥赛亚,但他们也相信他们的精神崇拜服务就是遵守摩西律法。这在某种意义上当然是正确的。但耶稣来是为了成全律法(马太福音 5:17)。因此,犹太人被要求遵守更高的服从标准,即恩典标准。
犹太人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原本以为弥赛亚只是为了他们而来。为了拯救他们。教会(所有信徒)此时还很年轻。最终,耶路撒冷将举行一次会议,决定信徒在遵守摩西律法方面必须做什么(使徒行传 15)。这将是有争议的,因为许多人认为外邦信徒应该接受割礼并遵守摩西律法(使徒行传 15:5)。
问题将得到解决,即犹太信徒将继续遵守犹太宗教习俗,而外邦信徒则不会。显然,并非所有犹太人都同意这一决定。此后,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将有一群人试图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让所有外邦信徒成为犹太人,通过接受割礼和遵守犹太宗教传统。保罗的一些书信至少部分地传到我们这里,是因为他正在与相互竞争的犹太当局争论,这些当局试图说服外邦人必须接受割礼(罗马书 4:9-10;加拉太书 5:1-2;哥林多前书 7:18)。
在新约的其余部分,这群反对保罗向外邦人传授恩典信息的犹太信徒被称为受割礼的人或“受割礼的人”,与外邦人相对(加拉太书 2:12)。由于他们,这些族群之间很快就会出现裂痕,受割礼的信徒将发起运动,呼吁外邦基督徒接受割礼,皈依犹太教,并献身于摩西律法,以真正获得“拯救”(使徒行传 15:1)。扫罗(保罗)将终其一生与这种虚假的福音作斗争(哥林多前书 7:18-19)。
保罗总是指出,上帝的恩典和居住在所有信徒心中的圣灵是我们过上与上帝(美好)设计和谐生活的方式。保罗称按照上帝的设计生活为“正义”或“和平”,这反映了犹太人的“Shalom”概念,即万物和谐运作,正如上帝所计划的那样。
保罗将引导信徒们理解,要顺应基督的形象并获得人生中最伟大的经验和回报,需要通过信仰之路,跟随圣灵。这不是通过皈依犹太宗教传统而实现的。信仰遵守摩西律法的仪式和规定就是信仰自我。保罗将教导信徒,顺服上帝的灵,在直接的个人信仰关系中行事(加拉太书 3:25-26, 罗马书 3:28, 罗马书 8)
然而,在使徒行传 11 章的这个时间点,这些与彼得对峙的受割礼的信徒还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他们只是对彼得与外邦人交往这一事实感到愤怒;这违反了犹太人的信仰,即他们应该与污秽分开。他们没有考虑到彼得向他们传讲了耶稣。犹太信徒对他进入哥尼流的家并与他一起吃饭感到生气。
他们与彼得的主要争论点是: “你到未受割礼的人那里,与他们一同吃饭了” (第 3 节) 。在犹太文化中,一起吃饭是亲密的团契和团结行为。耶稣在对信徒的教导中用吃饭来描绘团契和团结(启示录 3:20)。所以这并非不合理。
犹太人认为,彼得与外邦人一起吃饭,就是在与不圣洁的人,世上的普通人交往,他们不是上帝的选民。这种批评让人想起法利赛人因耶稣与税吏和罪人一起吃饭而审判他(马太福音 9:10-13) 。但耶稣的回答是,将自己比作一个来给病人而不是“健康”人开药的医生,并引用旧约中关于上帝优先事项的经文:
“我渴望同情,而不是牺牲,”
因为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马太福音 9:13)
彼得只是遵从上帝的指引,与未受割礼的人一起吃饭。虽然当时的犹太人认为外邦人不属于上帝的范围,但这与耶稣在传道期间所教导的完全相反。他的最后命令,即大使命,明确指示他的追随者使“万民”作门徒(马太福音 28:19-20)。在圣经中,“万民”是指外邦人,即以色列人以外的人群。耶稣来是为了所有人而死,将救赎和与上帝的正确关系扩展到所有人(约翰福音 1:29, 3:16-17;歌罗西书 2:14)。
彼得决定遵从神在异象中向他传达的信息,向外邦人传福音,这为使徒保罗向外邦国家传教打开了大门。这进一步推动了基督的使命,即让全世界人民与造物主上帝和解(马太福音 28:19)。这是教会轨迹的开始——一个信仰耶稣的全球社区,精神统一克服了所有种族差异:
“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
(加拉太书 3:28)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